安慶師範大學學子編演原創紅色話劇演繹烈士事跡
“教育我兒,繼承我志,代我收屍,勿告我母。”十六字遺言緩緩浮現于螢幕上,伴隨著一聲槍響,革命烈士張璋留下了他最後的身影。舞台下,在學生演員的唸白聲中,觀眾眼含熱淚,以長久的掌聲表達對話劇的肯定。
近日,安慶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話劇社復排原創話劇《信念》,並於安徽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現場和安慶師範大學2023年學生表彰大會暨“春之聲”大學生公共藝術教育成果展現場,面向全省高校師生代表及該校師生公演。
這並非話劇《信念》的首次展演。2021年12月,在安慶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浪淘沙”迎新晚會上,話劇社成員獻上歷時一年編排的《信念》首秀,並錄製視頻寄送給烈士張璋的女兒張小璋。次年春天,時年97歲的張小璋向話劇社師生回信,表達了對學生的誠摯謝意和美好祝願。時隔兩年,話劇社為安徽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復排《信念》,將這份如磐信念再度呈現。
張璋于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積極投身革命活動。1936年10月,張璋在安慶英勇就義,臨刑前僅留下四句遺言,時年31歲。2017年,張璋的獄中書信在安慶被發現,塵封了80餘年的家書再次面世。
為將原本40分鐘的話劇凝練成12分鐘,話劇社社長、漢語言文學專業2021(6)班的鄭美君四度易稿,一遍遍打磨劇本,保留話劇精粹部分。“我們平常會一同觀摩學習《信念》初版公演的現場錄影,仔細揣摩張璋烈士的家書,課餘時前往安慶博物館等地實地采風。”這群由各年級在校生組成的劇組抽出課餘時間,精心打磨作品,期望能以豐富的細節支撐話劇細膩的情感表達。“從燈光佈置、幻燈片放映、演員服化道、走位和念詞語氣等細節一一入手,不斷調整,每位參演同學只為將革命烈士事跡呈現在觀眾眼前。”鄭美君如是説。
經過夜以繼日的練習,學生演員對每一句臺詞、每一步走位早已熟稔於心,但在每一場排演中,他們始終心懷熱忱,全身心投入練習。自入校以來,鄭美君已經陪伴話劇社將近三年,未曾缺席過任何一場《信念》的排演。“《信念》初版是我首次參演話劇,我對這部話劇有感情,也正是《信念》支撐著我從大一堅持到大三成為話劇社社長。”她感嘆,排演一部話劇費時費錢費力,感謝各位老師和學生的支援與付出,每一場話劇的落幕都讓她心生感動。
“張璋烈士是他所在的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他投身於革命的洪流,多次身陷囹圄依然初心不改。”在對情感、對白的一遍遍打磨中,張璋飾演者、漢語言文學專業2022(7)班的侯聯宇與張璋跨時空“對話”。他表示,傾注心血和劇組演員一同將這段革命歲月再度呈現于觀眾眼前,希望這份如磐的信念能夠鼓舞新時代青年接續前行,肩負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鬥的青春使命。
二十多年來,人文學院話劇社先後改編演繹過《雷雨》《四世同堂》等經典劇目,同時也創作過《王步文》《好人李記》等原創劇目。《王步文》獲2018年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優秀創作獎。在安慶師範大學,原創紅色話劇已經通過第二課堂走進大學校園,將厚重歷史轉化為可聽可感的紅色故事,在藝術演繹中為新時代大學生上好一堂青春思政課。(文:安慶師範大學學生記者 羅佳琦/ 圖:學生記者 張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