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聚焦“教育高品質發展”,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十屆年會舉行

2023-12-12 10:06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12月8日-10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十屆年會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教育高品質發展”。本屆年會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主辦,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北京樂達教科院、北京東方紅學校、山西教育出版社協辦。

著名經濟學家、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湯敏在9日論壇開幕致辭中談到,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普及水準實現歷史性跨越。與此同時,今天教育所面臨問題的複雜程度和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遵循教育規律,推進高品質發展,成為中國教育發展面臨的新課題。

實現教育高品質發展,就要繼續從源頭上落實“教育減負”,推動教育評價體系和教育考試製度的改革,利用迅速發展的高科技成果,推動教育變革。同時要改變觀念,普及幸福教育等新理念,推動教育治理創新,通過教育資源的均衡化來實現鄉村教育振興。

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楊丹在致辭中表示,教育目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在於對人的心靈滋養和精神培育。在推進教育高品質發展背景下,行業要整體轉變教育觀。同時,推進科教融匯,實現普惠科學教育。

楊丹提到,科技發展為教育進步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提升空間教育行業各領域應發揮各自資源的稟賦,積極佈局大模型、5G應用、人工智慧、元宇宙等技術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以科技手段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體驗,促進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推動教育協調合作。

山西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潘峰表示,“教育高品質發展”,這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標。我們將繼續致力於出版高品質的教育圖書,為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也期待與更多優秀的專家和團隊合作,共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共同實踐教育高品質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在兩天半的年會上,來自政界、學界以及教育一線的50余位專家學者、老師通過線上和線下形式進行了交流,思考當下教育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注入新的能量。

加快重構教育生態 按規律科學辦教育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顧明遠在論壇上表示,當前教育面對著種種挑戰。教育遇到世界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國際政治社會動蕩不安。同時,生態的惡化,環境的破壞,人類生存受到威脅。此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資訊化、人工智慧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産和生活,也在改變著教育的生態。

世界的錯綜複雜和矛盾衝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這複雜的形勢下,教育怎麼辦?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原副校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程介明提出同樣的擔憂。他線上上演講時談到,社會已經不是原始的工業社會的形態了,這是全球面臨的時代挑戰。教育如何擺脫純粹的經濟話語?這就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標,重新定義教育品質。

人們寄希望於教育能夠培養個人和社會掌握適應變化並做出反應的能力。顧明遠指出,教育的本質就是提高人的生命品質和生命價值。

程介明表示,社會的發展需要自信、從容、有尊嚴的一代。他提出了四個思考:把素養放在舞台中心,如何培養品質高尚的人才;深化學習話語,如何把學習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如何為師生開闢空間,避免成績、考試、學歷佔據全部空間;如何淡化“尖子”,變為多元概念。

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張志勇在論壇上指出,要以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引領教育生態重構。

“我們的教育生態在很多地方已經被破壞了,以升學第一為目標,而不是育人第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智體美勞的體系被肢解了。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同質化了。家庭教育則是補課、作業。”

張志勇稱,説到底,是立德樹人的要求沒有完全落實到體制機制上,教育的指揮棒在中小學實際上是考試分數和升學率。“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長期以來,“經濟發展看GDP,教育發展看升學率”成為錯誤的教育政績觀的真實寫照。張志勇表示,近年來,這種錯誤的教育政績觀不但沒有得到扭轉,反而愈來愈嚴重,不僅用升學率、重點升學率考核評價教育系統,甚至用北清率評價考核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

張志勇呼籲,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加快教育生態重構。他強調,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堅持科學的教育發展觀。堅持以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發展教育,堅持系統思維發展教育,堅持尊重教育規律發展教育,堅持依靠教育科學發展教育,堅持底限思想發展教育。要用法規推進教育生態的重構。

拔尖創新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産業革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資源中最關鍵、最稀缺的頂尖部分。面對新的産業革命,在培養 “從 0 到 1”範式突破的創新人才上,需要建立全社會呵護拔尖創新人才的生態。

湯敏指出,現在的教育選拔體系和拔尖人才的挑選體系,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對學霸型人才過度呵護,對偏科的奇才、怪才過早淘汰。對自然科學拔尖創新人才高度重視,對社會科學拔尖創新人才關注不夠。同時,人才早期培養基本上都在城市,農村和縣域的人才早期培養得不到足夠的關注。此外,我國對拔尖創新人才的挑選和培養也缺乏相應的法制保護。

湯敏介紹,不少國家對拔尖人才都有法律支援,比如:美國《天才兒童教育法案》、俄羅斯《構建發現和發展青少年天才的全國體系方案》、英國《追求卓越學校》、南韓《英才教育振興法》等。

湯敏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殊教育法》, 將超常兒童納入特殊教育的對象, 對具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的識別、安置、 選拔、培養、師資等方面作出規定, 為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培養提供法律保障。

擴大和完善各種拔尖創新人才計劃。繼續擴大和完善“英才計劃”“拔尖計劃2 .0 ”“強基計劃”等行之有效的計劃,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在小、中、大學和研究生階段的銜接 培養。建議國家以及地方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環節提供專項經費支援。同時,中國科協、高校與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實驗室資源向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開放。

湯敏認為,呵護奇才、怪才、偏才學生,要給他們一些特殊通道。適度擴大五大科學競賽的範圍, 增加人工智慧、工程、環保等以及跨學科內容的競賽,增加社會創新方面的競賽。逐漸打破一刀切的小升初、初升高、以及高考制度,允許以科學的方式甄別、選拔和培養拔尖創新後備人才,為他們打造一定的綠色通道。

擴大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和培養範圍。探索以線上線下手段相結合,將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和培養範圍擴大到農村地區學校的中小學生以及非重點大學的大學生。

湯敏特別提到,培養拔尖人才、挑選拔尖人才不能成為學校掐尖的藉口,不能讓它成為一個偏離教育公平的考試。他指出,不是每一個拔尖人才都能成功,不能對拔尖人才過度要求,因為獲得成功的永遠是少數人。

實現教育高品質發展,從源頭上落實“教育減負”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瞄準一個定位:將校內減負提質作為“雙減”工作的治本之策,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使學生更好回歸校園。

“雙減”兩年多,各地積極落實政策,從作業減量增效到延長課後服務,再到壓減校外培訓、推進中高考改革……

新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李鎮西近日線上上開展了關於“雙減”效果的調查,有630人參與。認為現在孩子的課業負擔“適當”的人達60.79%。

在對學校“雙減”滿意度調查中,基本滿意者佔比32%,滿意者佔比是4%,不滿意者佔比26.5%。作業量減少是大家滿意的主要原因。初中主科作業依然較多、 “評價不變,減負空談”也成為大家對“雙減”不太滿意或不滿意的原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名譽理事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楊東平表示,當前,“減負”面對的教育背景和社會背景,跟過去已經大不相同了。最突出的是少子化和老齡化,學齡兒童大幅減少,學習壓力以及內卷嚴重。同時,還面對高學歷人才“過剩”和基礎勞動力缺乏的情況。

如何從源頭減負?楊東平稱,中國需要新的教育哲學,需要實質性的教育制度變革。實行自上而下的頂層制度變革,實行“源頭減負”,而不是僅僅在學校和家長的層面上做“末端減負”。

“如果沒有頂層的制度改革,考試製度、升學制度、評價制度不改,讓老師和學生去改,這是不現實的。”楊東平認為,把“減負”轉化為具體的教育實踐,首先是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學習觀、學生觀。要以人為本,要善待兒童,培養具有自我發展能力,創業精神的終身學習者,而不是會迅速過時的考試機器,形成低競爭、低評價、低管控的教育生態。

楊東平稱,現在的過度教育,是提前教育和過度操練為主。他認為,要從源頭上減少課程數、學時數,大幅度降低教學難度、考試難度。同時,教育從源頭上減負還要推行小學的全科教師模式,改善教育生態,改革並適時地取消中考,促進高中教育的均衡發展和多元化。

張志勇認為,一切以升學考試的教育體系,考試難度不斷增加,造成學生負擔加碼,這是學生負擔重的重要原因。

張志勇建議,教育要健康發展,政府層面應該有所作為。一是清理功利化、短視化的教育行為,要給教育戰線創造一個健康發展的外部環境。二是在教育公平配置上下功夫,實現教育資源均等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從源頭上解決教育內卷。三是要給改革和創新提供更好的制度環境。

當前,社會和學界有人認為“減負就是不讓孩子學習”。張志勇表示,這其實是對減負政策的誤讀。減負是在調整教育結構,讓德智體美勞的結構和諧起來,是在調整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結構,讓孩子減過重的部分,補不足的部分,讓孩子們的學習健康起來,環境更好起來。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也表示,“減負”重要的是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在喜歡的事情上花費的時間可能更多,但也不覺得是負擔。

劉堅及團隊跟蹤調查發現,能夠保證每天睡眠、保證每天體育運動一小時、保證每天有營養早餐、不出現手機依賴、可以每天自主閱讀半小時以上的中小學生,在學業成績和幸福感上都表現很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烽認為,之所以學生學業負擔重、競爭激烈,最重要的原因是教育體系沒給多樣化人才成長提供豐富的機會。

“一方面是教育內容嚴重脫離實際、脫離社會。另外一點,從小學到大學,學校都是排了隊的。所有家長肯定願意往前面的學校擠。高中階段肯定是過於單一,特別是普通高中過於單一,不夠多樣化。”

王烽認為,堅持高中階段的多樣化是源頭減負的重要途徑和關鍵點。“高中階段是教育體系的腰部,如果它不多樣化,整個教育體系就沒法多樣化,目前它是一個瓶頸。”

王烽談到,推進高中多樣化有兩條路徑。一是學校多樣化。一批職業教育的中職和一批普通高中能不能辦成綜合高中,將來形成高中階段的普通高中、職業特色的綜合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三大高中階段學校體系。

“在職普分流的國家,比如歐洲,學校多樣化顯著,比如語言高中、藝術高中、職業教育。美國就是綜合高中。”

二是課程多樣化。我們國家高中課程中,學校自主權少,學生選擇權有限。課程沒有難度梯次,或者有難度梯次,只不過分成普通班和實驗班。

王烽認為,實現高中多樣化首先要擴大高中教學自主權,特別是校內課程的學分設置。還要加強課程資源和師資建設。同時,初中和小學階段一定要減課,讓學生廣泛接觸實踐。從小學到高中,職業生涯教育要跟上。此外,還需要開拓升學路徑,加強區域的教育資源統籌。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司長,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談到,工資制度、勞動制度和社會觀念是當前分配、分工、分層的決定因素。“所以説,學生負擔重,源頭在社會,不在教育”。

王文湛談到,從教材角度來看,我們的教材説難也不難。在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南韓、日本10個國家中,中國教材的難度大多排在第4-6位之間,屬中等水準。

“跟過去相比,當前課程內容分量大了,課程越來越多了。課程難度跟也增加了,過去高中不講微積分,現在講了。現在高中不講三角,把三角挪到初中了。過去小學不講代數,現在講了。”

王文湛介紹,學習時間長也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我們的學生有大量的作業。作業有習題,很多習題是抄書本。還有的習題是編出來的,社會上根本不存在。

同時,校內減負校外補也是中小學生負擔重的原因。王文湛表示,“雙減”政策出臺以後,校外培訓情況有所好轉,但還遠沒有解決。

“課後延時服務”是國家“雙減”政策下的一項實踐措施,其直接目標是幫助家長解決學生放學後無人接送的難題。課後延時服務實施已有2年多,教師、家長和學生感受和評價怎樣?

李鎮西還于近日線上上開展了關於“課後延時服務”的調查。調查共收集有效樣本31205份,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調查結果表明,自從開始延時服務,師生在校時間加長,普遍反映壓力與負擔都在加重。調查中,教師反饋統一的課後延時服務無法實現個別學生的單獨輔導,興趣培訓、社團以及拓展活動等延時服務沒有足夠的師資與場地,延時服務的類別逐漸變成文化課補習,教師願意上有償的延時服務課而不想上正課。

有教師反映工作時間過長,以至於沒有充足的時間備課、教研、充電,甚至晚上和週末的時間被各種會議擠佔,導致無法照顧家人,就連自己的身體健康也受到影響。

對課後延時服務課酬,教師的主要反饋是課酬未發、少發、遲發或發放不合理、不均衡、不公開,經費有挪用情況。同時,教師也反饋課後延時服務課酬太低。

家長們普遍反映自己接孩子的實際難處被解決。一部分家長反映被迫參加延時服務。不少家長對於課後延時服務帶來的問題提出異議,比如戶外活動減少、放學安全隱患、用餐時間推遲、近視問題加劇、睡眠時長不足。

學生對學校課後延時服務絕大多數都認為 “可以學到新知識,很充實”,佔比68.30%。另外,也有一些學生認為“在學校時間太長,約束太多,很疲憊”或“課程單一,內容枯燥無趣”。

李鎮西認為,課後延時服務政策的執行要關注到城鄉差異,因地制宜。可以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引進社會資源,招募志願者或義工。

他建議,課後延時服務可以引進校外專業人員或有資質的教師承擔。同時,應該有充足的經費保證,財政適當補貼學校,家長適量出錢購買服務,支付教師合理的加班課酬。

延時服務要遵循自願原則,時長急需縮短,最好嚴格控制。另外,建設根據夏季和冬季調整作息。在有條件的地區,延時服務的內容可以更加豐富,而不是用講新課和考試取而代之。

實現教育高品質發展,推動教育評價制度改革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明確,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首屆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品質評價指導專委會委員常生龍在12月9日下午召開的“教育評價制度改革”論壇上介紹了國際教育評價改革的四代範式。

常生龍介紹,以價值為導向,共建為特徵的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的提出,在美國引起了很大反響。第四代評價的基本方法是質性研究方法和多元評價技術,其特點在於不是以單一的測試方法,而是以觀察、記錄學生完成的作品或任務、口頭演説、實驗等質性方式進行。第四代評價是怎樣讓教育的利益相關方參與到評價之中,實現共同成長。

當下,人工智慧迅猛發展,不確定性成為常態,工業時代的教育模式,大統一、規模化,在今天的新的轉型時期已經完全不能適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如何培養學生具備面向未來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務。

智慧時代需要智慧教育,智慧教育需要智慧評價。常生龍介紹,教育評價將轉向以服務導向、智慧化為特徵的第五代評價。未來,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之後,教育評價將逐漸成為深化改革的主旋律。無感測量和評價結果的及時反饋,將在學習活動中得到廣泛運用。未來的教育評價會嵌入到學生真實的學情境之中,而不是在學習之外單獨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個性化成長,將逐漸成為現實。

張志勇談到,國際第四代教育評價改革提倡協商、對話和認同。這對我國評價改革有很大的啟示,就是我們要淡化教育功利性。評價主體和被評價者相互進行對話、目標認同、價值認同,找到發展方向,找到前進方向。這是我們評價當中比較欠缺的部分。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生認為,在新的素質教育變革背景下,教育評價更多是在學習過程中的伴隨式,評價和學習活動交叉進行,融為一體。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大量的伴隨式數據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成為教育評價改革的新方向。

山東省濰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杜全平在論壇上介紹了濰坊在深化評價改革,構建輕負優質教育生態的一些做法。

他談到,濰坊市全面實施教師管理“三定三聘三評”改革。“三定”將激勵資源打包給學校、引導學校自主辦學。“三聘”“三評”在評聘中調動教師教學育人、專業發展的積極性 。同時,建立覆蓋全市10萬名教師的線上師德考核庫,制定師德考核10條意見,劃出教師不得逾越的“36條紅線”,業績考核、職稱競聘、評先樹優等一律實行師德“前置體檢”。

給老師明確工作量、教學品質、育人成效等關鍵指標,摒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評比。制定20條教師減負落實清單,探索開展教師關愛十大行動,嚴格規範“進校園”事項,保障教師心無旁騖抓育人。還根據層級合理確定教師評價週期和指標,加強過程跟蹤和增值評價。

在學生層面,濰坊市聚焦“多維多元”深化學生全面成長評價,採取多項改革。例如,出臺新中考方案,建立“等級表達、多次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中考招生制度;學科成績由分數全部轉化為等級表達,有效解決“題海戰術”“反覆訓練”“無限拔高”等問題,減輕了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考試次數由一次變為多次,一定程度上有效減輕了學生考試壓力。並以最好成績作為最終成績,解決了家長學生對考試過度焦慮的問題;尊重高中學校招生自主權,採取特長錄取與綜合錄取相結合,有效促進了學生個性化成長,助力了高中特色化發展;設立職教高考班,創新開展綜合高中試點,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可能等。

教師是教育高品質發展的第一資源,如何通過教師評價改革來把教育辦好?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太城學校校長周建華認為,傳統教師評價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缺乏較為客觀的標準,注重教學成績評價,忽視綜合評價和差異評價,注重獎懲性評價,缺少發展性評價和對教師的反饋指導與人文關懷等。

周建華表示,現在對教師評價認識,首先是評價的功能。教師評價的診斷性工作,仲介性評價在評優、評職方面要引用。特別重視教師評價的發展性功能,這裡更重視過程性評價,要對老師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更重要的是為老師更好的發展,能提供一些診斷性的意見和建議。而且這種意見和建議往往是個性化的,沒有辦法大面積進行,這需要我們深入工作。

周建華認為,要用“五育並舉”的新品質觀引領教師評價。 “破五唯”,重點破除“唯分數論”,注重教師在分數之外對學生發展的貢獻,考察教師在立德樹人、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上的努力與成就。

周建華表示,分數是體現教師教學實績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打破“唯分數論”不是不要分數。探索命題改革,聚焦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全面發展。這樣的評價才能真正發揮導向、診斷和發展作用,使教師不再搞“題海戰術”,切實減輕學生負擔。他介紹,在對老師的評價中,需要特別注重“減負”和“留白”。減去非教師教育教學的工作負擔,為老師個性發展提供留白,讓他們有自己的方向。

教育高品質發展,地方教育管理者在行動

本屆年會,邀請到了六位來自不同經濟條件和教育發展狀況的教育局長,他們圍繞教育高品質發展,分享了他們因地制宜、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經驗。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教育局黨組成員、總督學延鑫首先分享了該縣堅持城鄉一體發展,在“強鎮築基”改革試點鎮街全覆蓋的基礎上,著力提升義務教育整體水準,為教育高品質均衡發展蓄力賦能。

“永靖縣移民中學成功創建全省17所卓越學校之一,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山區孩子上學遠、上學難的問題得到很好解決。”作為民族地區的教育局長,甘肅省臨夏州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小林介紹了臨夏州教育扶貧鞏固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成果。

天津市和平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明建平介紹了該區以“智慧教育 奠基未來”教育核心理念引領教育評價的成功做法。通過教育評價,提升了學校的自主發展力,增強了校長的評價領導力,培養了教師的評價實施力,提高了學生及家長的評價參與度。

安徽省蕪湖市灣址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章斌側重介紹了該區聚焦産業佈局,全方位政策支援,助推各類職業學校快速發展,實現職業教育與産業發展共進互贏的經驗和做法。

做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全國唯一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標準實驗區,江蘇省常州市政協副主席、教育局局長完利梅介紹了該市通過錨定頂層設計“圓心”、延伸課程體系“半徑”、用好方式變革“圓規”、把準素養評價“尺規”、完善保障機制“網路”,構建適切性“常享勞動”育人體系,打造高品質“常有優學”城市名片的經驗。

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工委委員、教育事務中心副主任劉小紅重點圍繞該區新智慧教育聚焦“人的智慧化”、推動育人方式深刻變革,聚焦“技術的智慧化”、夯實數字教育全新基座,聚焦“生態的協同化”、構建多跨協同教育體系“三化協同”,介紹了數字變革引領教育高品質發展進行的有益探索。

鄉村教育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路徑

年會的“鄉村教育振興論壇”由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苗青主持,匯聚了教育界眾多專家學者,旨在探討鄉村教育與鄉村振興的協同發展路徑。

國務院參事、友成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深入剖析了鄉村教育面臨的挑戰,包括學生規模減少、優秀教師流失和教育模式更新等問題,並呼籲共同探討解決方案。華東師範大學開放教育學院院長閆寒冰教授強調,鄉村教育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從面向知識技能的因材施教轉向面向核心素養的因材施教。她提出,通過成本可控、成熟技術、解決重難點問題和驗證佈局等方式,可實現鄉村教育的數字化賦能,進而實現高位教育公平。廣西師範大學羅星凱教授闡述了鄉村學校在綜合理科“3.0”課程和創新實踐模式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心和合作能力。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我國鄉村教育面臨著鄉村學校的撤並潮和鄉村教師對未來發展的迷茫等挑戰。他強調,加強鄉村教師教育、提升鄉村教師待遇和減輕教師的非教學負擔,才能真正縮小鄉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差距。

論壇還設有兩個圓桌分論壇。由中國科教工作者協會人工智慧普及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劉欣老師主持的《鄉村科技教育如何破局》的圓桌論壇中,圍繞“鄉村科技教育與鄉村産業振興的協同發展”和“鄉村科技教育的現狀與破局”的話題,高通、亞馬遜、華為等企業代表分享了他們在鄉村科技教育中的實踐經驗。曹楠女士表示,科技企業在鄉村教育中擔當著協作分享的角色。周建國先生提出,鄉村科技教育不僅指硬體設備的升級,更是要讓這些設備作為基礎支撐,真正支援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最終使更多的學生受益。閻妍女士指出,科技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業務特點,開展相關培訓課程,提升鄉村教師的教學能力,並在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葉兆寧老師認為,科技企業在鄉村科技教育中需要做好“重品質”和“重持久”兩個方面,把眼光放在科技教育的高品質發展上,聚焦于鄉村科技教師的成長。潘昆峰表示,科技企業在鄉村進行的産業幫扶和科技教育存在著內在的關聯,鄉村基礎設施等可以作為科技教育的載體或實驗基地。

洋蔥學園的社會責任總監崔英子主持了《鄉村小規模學校的挑戰和機遇》的圓桌論壇,各位校長和教師代表就“鄉村小規模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和“鄉村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王富貴校長提出鄉村教育的三點關鍵:校長不是管理者,而是實踐者和引領者;學校的任何動作都不能求大求全,而要符合人性;只要是對師生有益的,就要勇敢去做、堅持去做。張平原校長提出,校本課程的建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素養。潘海建校長從生源和教師兩方面闡述了鄉村學校的困境,認為鄉村學校可以通過引進公益項目來抓住機遇。孫殿英老師作為項目受益教師表示,項目提供的教師培訓、教師交流平臺使他充滿歸屬感,資訊技術課程中和學生的同成長使他體會到編程的快樂。

最後,友成基金會副秘書長苗青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推動鄉村教育的高品質發展,祝願各位嘉賓及所有教育從業者在新的一年裏事業順利,龍馬精神。她強調,在鄉村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將攜手共進,共創美好未來。

師生幸福的教育就是高品質教育

幸福不僅來自需求滿足的愉悅感,更是源自於真愛、奉獻、盡責、成長等帶來的價值感、意義感,促進師生不斷向上向善、共同成長是幸福教育的真諦。

“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應該是為了他人和社會更幸福。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不忘初心,主動為師生謀幸福。師生幸福的教育就是高品質教育,師生幸福既是高品質教育的結果,也是高品質教育的前提”。在年會的“幸福教育論壇”開幕式上,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心安幸福教育發起人、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文東茅開宗明義。

如何對學齡前兒童實施幸福教育,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獵德幼

兒園園長陳蓓蓓有她切身的感受,“走進兒童的世界,順應兒童的成長節奏,在理解兒童的前提下,將‘幸福’具體、形象、直觀化。換言之,對學齡前兒童實施幸福教育的前提是基於兒童視角。”

作為當地的幸福教育實驗樣本培育學校,浙江省余姚市城南小學的副校長陳雪媛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就是結合余姚地域文化特色,啟動了陽明心學智慧指導下的幸福教育實驗樣本學校的培育研究。通過研究找到方法,推動孩子在上中學之前完成自覺自主、幸福成長的關鍵任務,實現“讓每個孩子的微笑”的辦學目標。

都説高三是一場經烈焰受鉗錘般的冶煉,高三階段如何進行幸福教育呢?唐倩茹,北大附中高三的一名首席導師和語文老師認為,通過高三這個熔爐來冶煉真金品德,在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績優主義盛行的當下,回歸教育的本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向著人人皆有所獲、人人皆可成功、人人皆能幸福的美好願景不懈努力。

生成式人工智慧如何促進未來教育變革

12月8日下午,本屆年會還召開了生成式人工智慧教育變革研討會。會議圍繞生成式人工智慧教育變革的機遇挑戰、應用場景、實踐創新等主題,邀請教育和人工智慧領域的知名專家、青年學者及地方教育部門負責同志作了十余場主旨報告和專題分享,介紹了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前沿,分享了教育改革創新思路和區域實踐案例,提出了政策建議,為促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智慧化升級提供了智力支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永智出席會議並作主旨報告。李永智在主旨報告中談到,科技進步促進教育變革貫穿人類社會發展全過程。生成式人工智慧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其歷史意義不亞於蒸汽機、電力、網際網路等技術,將對社會産生顛覆性影響。它已具備多模態資訊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呈現出“智慧涌現”特徵,為解決人類剛需提供了全新機遇。但生成式人工智慧仍然是基於概率推理,還存在知識幻想等問題,其強大的生成能力與數據偏向,會對人類高階思維能力和社會倫理道德體系帶來不可預知的影響。

李永智認為,教育是受生成式人工智慧衝擊最為直接的領域,將對師生關係、教學方式、教育內容等産生深遠影響,甚至會引發教育目標和教育發展戰略的重大轉型。為此,要加快開展有組織的人工智慧認知教育,由政府主導建立適合未成年人的安全、公益、可控的“純凈”人工智慧訓練模型,深入開展有組織科研,跟蹤關注國際前沿實踐,培養智慧時代的新型校長教師隊伍,鼓勵開展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努力以數字化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劉偲從圖像、音樂、語言等不同類型生成模型的研究現狀入手,介紹了人工智慧大模型的技術發展歷程和教育賦能路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曹培傑認為生成式人工智慧使人類知識獲取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發生變革,要圍繞賦能、變革、重塑三個階段,打造區別於工業時代的教育新形態。

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盧宇表示,目前多模態教育數據與教育領域知識共同為生成式教育大模型提供了基礎性支撐,可對教學智慧輔助,資源自動生成,以及人機協同教學構成支援。

北京市海澱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杜榮貞介紹了海澱區堅持實用化、實踐化發展,積極探索生成式人工智慧與教育的融合路徑。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局局長熊秋菊分享了長寧區堅持“活力教育”的價值追求,及在智慧時代實現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經驗。之江實驗室研究專家謝陽斌認為,教育專用大模型要以師生實際需求為導向,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技術整合,形成共建共用的創新生態。博雅雲課堂創始人梅也以AI數智課堂為例,介紹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在數智學伴、數智助教等方面的應用。

主旨報告後,根據參會代表在會上的互動評論情況,特別邀請重慶市九龍坡區教師進修學院、北京市中關村第一小學等單位的參會代表分享現場生成微報告。

會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曹培傑、之江實驗室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黃寶忠共同發佈了《重構教育圖景:教育專用大模型研究報告》。報告聚焦教育專用大模型,從技術基礎、應用現狀、潛在挑戰、創新構思、落地場景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研究,旨在推動教育專用大模型發展,進一步深化人工智慧時代教育變革。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