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筠連堅持“五育並舉”,助力少年兒童揚帆起航
“叮鈴鈴……”放學鈴聲響起,宜賓市筠連縣勝利街小學的學生卻沒有著急回家,他們或拿上籃球、或攥起畫筆,在社團活動中大放異彩。同一時間,在四十公里外的筠連縣蒿壩鎮中心校,球鞋與地板摩擦的聲音不斷,女籃隊員們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
在家門口“上好學”,是許多家長和孩子心中的夢想。近年來,宜賓市筠連縣教育和體育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素質教育核心要義,“五育”並舉助力7萬餘名學生全面發展。
擎穩德育之“舵”,提升品德修養
愛國教育“引航向”,依託大雪山紅軍墓、革命烈士陵園以及筠連縣黨史館、南絲綢之路文化博物館等“四館”抓好紅色教育,邀請老革命軍人、老幹部到校講述革命故事,培養學生守土愛國情懷。家校社協同發力“組航隊”,教體、婦聯、衛健等部門攜手,開展家長夜校、家長座談等活動,積極營造家校社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格局,提升育人水準。健康教育“護航行”,搭建“1+1+4+N”四級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體系,實現縣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服務學生健康成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目標。
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心理輔導室33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217人,心理健康班委幹部300余人。
築好智育之“艙”,夯實發展根基
多管齊下提品質,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杜絕“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借力“雙減”打造智慧課堂,錘鍊教師教學技能;因材施教,培養學生愛好特長,開展科技創新、機器人大賽、讀書徵文等賽事活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內引外聯,分級擇優培優,提升整體教學品質。交流輪崗強師資,深入實施名師、名校長、名校“三名建設”五年培育計劃和“1+X”名師助力工程,以全員常態化崗位大練兵暨“教學大比武”為抓手,補短板、強弱項,打基礎、固根基。結合實踐保續航,利用假期託管、課後延時服務,填補學生假期家庭教育乏力短板,全面提升教育教學品質。
據統計,近年來筠連縣內優秀生源穩步增長,高考本科上線率持續提升,各級各類學校均衡發展、百花齊放,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更加公平、更加優質的教育。
劃好體育之“漿”,鍛造強健體魄
強化基礎鍛鍊,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將每天鍛鍊一小時列入教學計劃,持續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科學設計訓練,在兩操與體育課外增設每日課外活動,同步組織學生建立籃球隊、足球隊、啦啦操隊,定期開展能力訓練。拓展活動特色,開展體育藝術、花樣跳繩、夏令營等體育賽事活動;結合校園實際,合理創建學校特色體育項目,搭建“人人有機會,人人能出彩”的縣、校、班三級聯動展示平臺,展示學生特長與風采,培養學生體育愛好,增強身體素質。
國際飛碟雙向射擊青年組團體決賽冠軍王丹曾是筠連蒿壩中心校女籃的一員。十餘年來,該校為各級各類學校培養輸送了上百名體育特長生,很多山裏女孩通過學校這個搖籃走出了大山。
建好美育之“窗”,陶冶高尚情操
建強教師隊伍,開足並上好規定課程,確保美育師資“實起來”、課程教學“真起來”、教師學生“動起來”。加強設施配置,建立各類美育社團,開設陶藝、蠟染等民間藝術班和專長提升班,依託本土文化研發精品課程,培育一批美育特色學校、基地學校。打造美育環境,依託筠連縣“一台雙翼”特色課後服務體系,完善校園文化,與書香校園創建相結合,豐富美育展演活動,通過舉辦藝術節、合唱比賽、優秀作品展等活動,把校園打造成學生展示美、創作美的舞臺。
今年,筠連縣成功創建了宜賓市首個“省級書法特色學校”——雲勝小學,為筠連藝術教育搭建了一個更高、更廣闊的平臺。
揚起勞育之“帆”,培養頑強品質
全員參與養習慣,依託《中小學生勞動實踐指導手冊》上好勞動教育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技能教育;注重日常生活技能訓練包括家務清潔與衛生、內務整理與收納等,培養學生勞動習慣的養成。研學實踐長技能,依託巡司“八一”茶山縣域勞動實踐基地、黨史館、南絲綢之路文化博物館等為教育媒介,開展勞育實踐活動。選樹標兵強引領,加強勞育基地建設,將撤並後的閒置村小打造成勞動實踐基地,定期開展勞動標兵、勞動之星等評選,引導學生樹立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正確觀念。
目前,筠連縣已建成縣域勞動實踐基地1個、校園勞動教育實踐基地25個,縣域內各幼兒園更是開展了種植、觀察、採摘、烹飪“一條龍”的勞動實踐活動。
放眼整個筠連縣,筠連中學的苗文化、雙騰小學的茶文化、高坪中心校的苗族大嗩吶……“五育並舉”在校園裏生根發芽,融合民俗傳承,走進課堂、走進文化名館、去往田間地頭,融入學生成長的每一個過程,全面助力新一代少年兒童定錨穩舵揚帆奮楫起航。(胡麗華 朱亞梅)
供圖:宜賓市筠連縣教育和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