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中國教育學會召開《中國基礎教育》創刊一週年座談會

2023-09-18 15:36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座談會現場 (中國教育學會供圖)

9月11日,中國教育學會在北京召開“頂天立地、理實相生——《中國基礎教育》創刊一週年座談會”。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中國教育學會部分副會長、各分支機構負責人及專家、校長、教師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楊銀付主持。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基礎教育》雜誌總編輯翟博作創刊報告。與會領導、專家、校長和教師代表們對《中國基礎教育》創刊一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結合當前教育工作實際和期刊發展定位,為《中國基礎教育》下一步的工作建言獻策,提出了殷切期望。

“雜誌正在成為一本權威性高、專業性強、高端接地氣的高品質期刊”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發言 (中國教育學會供圖)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充分肯定了《中國基礎教育》雜誌一年來取得的成績和收穫。他在講話中談到,雜誌目前已經建立了穩定的辦刊隊伍,刊發了一批有分量的文章,在全國基礎教育戰線産生了重要影響,正在成為一本權威、專業、高端、接地氣的高品質期刊。他要求雜誌今後要進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堅持正確方向,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旗幟鮮明講政治,尤其要嚴把意識形態關,確保在大是大非上不出任何差錯。二是牢牢把握定位,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教育部黨組重大決策部署,發出權威聲音;密切關注基層實踐,注重刊發反映各地各校典型做法和經驗文章,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實踐。三是創新辦刊思路,發揮好學會優勢,把學會的專家資源、平台資源利用好,將學會事業發展與辦刊工作聯動,形成合力。四是面向基層一線,發現挖掘更多的典型學校、典型人物、典型案例。五是持續擴大影響,在不斷提高文章品質的同時,還需要在發行等方面下功夫。六是完善內部機制,圍繞新的發展目標,持續加強內部建設,尤其是在責任落實、工作協同、績效考核、專業能力提升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內部機制。

“努力將雜誌辦成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風向標”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基礎教育》雜誌總編輯翟博圍繞欄目設置、內容建設、出版發行等方面作創刊一週年工作彙報。翟博指出,《中國基礎教育》始終緊密圍繞當前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焦點、難點問題,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搭建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媒體平臺,為引領推動新時代中國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發揮思想引領、理論指導、智庫諮詢、實踐推動作用。從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雜誌共出版13期,發表284篇文章。丘成桐、鐘南山、潘雲鶴、施一公、張景中等院士,顧明遠、于漪、朱永新等名家大咖雲集論道;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師工作司、教材局、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等各司局領導親自撰稿。雜誌先後對18個省域市域、40多所名校經驗和普通學校辦學成果進行立體展示,連續刊發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獲獎成果,取得很好的宣傳效果。有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和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他表示,要努力將《中國基礎教育》辦成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風向標,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雜誌為引領推動基礎教育理論和實踐創新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指出,《中國基礎教育》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辦刊,是一本導向正確、定位精準、特色鮮明、權威專業、管用實用、廣受歡迎的好雜誌,既接“天線”、又接地氣,為引領推動基礎教育理論和實踐創新作出了積極貢獻。作為基礎教育領域的領軍期刊,《中國基礎教育》可以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其一,緊扣教育強國建設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推動教育戰線把教育強國建設共同謀劃好、實施好、見成效。其二,緊扣基礎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組織專家學者和一線工作者進行研討和探究。其三,緊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主題,多到基層一線去傾聽群眾的呼聲,發揮好橋梁紐帶的作用,提高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

“《中國基礎教育》要引領基礎教育新發展”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指出,《中國基礎教育》緊跟國家教育政策、及時捕捉改革動向、深度聚焦教育熱點難點,推出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新課程·新課標·新進展”“教育強國建設”“2022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等選題,發表了一批權威專家學者文章,提煉並刊出了大量區域、學校層面優秀經驗案例,在業界樹立了良好口碑。他指出,在雜誌以後的工作中,一要做好政策宣傳與解讀,引領基礎教育新發展,做國家聲音的可靠傳遞者;二要聚焦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關鍵領域,策劃重大選題、挖掘典型經驗、推出深度報道;三要用好學會的資源優勢和平臺力量,紮根鮮活教育實踐、切實服務基層需要。

“雜誌要回應我國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進程中的理論渴求和實踐呼喚”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會長、中國農業大學原黨委書記瞿振元作了題為“匯聚智慧 凝聚力量 助力加快中國教育現代化”的發言。他表示,《中國基礎教育》體現了突出的專業性,通過深入報道和研究中國基礎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為教育決策者和一線教師提供了及時、準確的資訊。他提出,未來,雜誌要從實際出發,積極適應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發展要求,增強互動性、提供個性化內容,並不斷拓寬讀者群;要強化思想觀念的突破、教育理論的創新、教育實踐的創新,以中國話語吸收人類最新文明成果,回應我國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進程中的理論渴求和實踐呼喚,傳播先進思想和先進經驗,助力加快推動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雜誌要把基層的創新實踐、創新觀點理論化並予以弘揚”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表達了五點感受:第一,開局良好,不負眾望。雜誌創辦一年以來,立足業界、頂天立地、理實相生、影響較大、贏得認可。第二,國家層面,普遍關切。雜誌要敢於樹立典型、培育典型、甄別典型、推廣典型,讓典型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到星羅棋佈,到引導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創新。第三,適度聚焦,突出重點。雜誌立足新時代基礎教育的重點任務,助力學校提高辦學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質學校。第四,緊盯基層,達濟天下。雜誌要把基層的創新實踐、好的經驗、有創新性的觀點理論化並予以弘揚,把中國好的做法向外推介。第五,讀者友好,行穩致遠。面向未來,繼往開來,雜誌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內容更加豐富,文風更加樸實,樣態更加立體,學會對雜誌要更加支援。

“應對國家的基礎教育改革重要文件進行深入解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楊江林表示,《中國基礎教育》為我國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提供了科學有效的專業發展支撐。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基礎教育工作,明確了基礎教育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地位,教育工作者必須準確把握其定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加快扭轉教育的功利化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這也為辦刊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希望雜誌在以下三個方面多用力:一是組織權威專家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基礎教育的重要論述、對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重要文件進行深入闡釋、解讀;二是對國際國內基礎教育理論研究的最新理論或實踐成果進行更專業報道;三是有組織有系統地宣傳和推廣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雜誌在教師心中就是一所大學校,就是一本教科書”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行知教育集團總校長楊瑞清談到,《中國基礎教育》這本雜誌在教師的心目中是有崇高地位的,在鄉村教師的心目中就是一所大學校,就是一本教科書。越是基層的學校越要跟教育政策、前沿的教育理論相呼應。結合個人體會,他認為雜誌的辦刊理念“頂天立地”中的“天”主要指教育政策,對此雜誌要做好解讀工作,傳導好自上而下的教育政策;“地”指基層學校的探索實踐,雜誌要聚焦在“實驗”兩個字上做文章,引導好自下而上的教育實驗,教育改革應遵循自上而下的宏觀政策推進和自下而上的微觀實踐探索兩條路徑。

“希望雜誌能凝練中國基礎教育創新方向的新範式”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李曉輝談到,他把《中國基礎教育》當作一個權威雜誌來看,特別是基礎教育領域的權威雜誌來看。他認為,《中國基礎教育》聚集了全國基礎教育領域高水準專家,快速、及時、權威、深度地對國家政策進行解讀,對一線校長教師確實有用。他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增強雜誌的權威性、引領性、參與性,特別是凝練中國基礎教育創新方向的新範式,努力構建中國基礎教育話語體系,增強對一線教師的指導,讓更多的一線教師參與進來,激發教師的動力和活力。

“雜誌應縱深式地解決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困惑問題”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一體化集團總校長竇桂梅結合個人體會指出,《中國基礎教育》具有時代風向標的指引作用,影響全國不同類型的學校、不同類型的教育教學改革,把握住了基礎教育本身的功能定位。她建議,雜誌應該避免同質性問題,強化欄目設置的特色性和連續性,縱深式地解決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困惑問題,增強在中國經典案例、中國原創思想方面的貢獻,敢於對欄目進行結構化變革,敢於突破固有的呈現形式,建立有《中國基礎教育》特色的期刊表達方式。

“雜誌要加強資訊化平臺功能的建設,增加互動的空間”

北京小學黨委書記于萍對《中國基礎教育》有四個方面的突出印象:第一,可讀。期刊內容貼近讀者,作者水準高、編輯水準高、設計水準高,一線教師能夠“讀得懂”。第二,促思。選題非常注重聚焦基礎教育發展的時代命題,政治站位高,實踐指導性強。第三,能學。讓實踐者既知道“是什麼”、理解“為什麼”,還能夠明確“怎麼做”。第四,好用。她建議繼續加強資訊化平臺功能的建設,增加互動的空間,讓期刊更好地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助力。

“雜誌講好中國故事,突出中國特色、中國傳統”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教育研究》雜誌原主編高寶立談到,《中國基礎教育》做到了三個“高”、三個“大”,即高站位、高起點、高追求,大格局、大手筆、大規劃。處理好了政策語言、學術語言、大眾語言、媒體語言的關係,處理好了生動性、靈動性、互動性的關係,處理好了宏觀、微觀、中觀的關係。他建議進一步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增強期刊輻射效應;進一步擴大讀者群,強化對教學領域的關注和對一線教師的引領、指導;在基礎教育國際交流方面多做一些工作,講好中國故事,突出中國特色、中國傳統,擴大國際影響力。

“雜誌要走融合發展的道路,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和引導力”

《新華文摘》雜誌編審張學文結合全國學術期刊的發展現狀,談到《中國基礎教育》承載的功能,分析了期刊評價方式的變革。結合教育強國、文化強國建設目標,他認為:一是要牢固樹立問題導向,挖掘海量選題,服務文化強國建設。二是編輯出版隊伍要苦練內功,增強“四力”,提升服務高品質發展的本領。三是要走融合發展的道路,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和引導力。四是要加快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五是加強學術期刊專業人才梯隊的建設與培養。

“雜誌應擴大讀者群、創新辦刊模式,加強對基礎教育提供服務的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黨委委員、基礎教育期刊社社長宣小紅指出,《中國基礎教育》對解決基礎教育領域面臨的一些問題起到了很好的引導和引領作用,推動了中國高品質基礎教育體系的構建,推動了基礎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在理論與實踐、專業化和多元化、同位和錯位的關係上處理得比較好。她建議,應該進一步擴大讀者群、優化欄目設置、創新辦刊模式。要從數字化轉型、新媒體建設等方面來彌補傳統期刊互動性不足的問題。期刊不僅是期刊,還應該是平臺,要加強對基礎教育提供服務的能力。

“建設教育強國,《中國基礎教育》雜誌使命在肩”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楊銀付指出,《中國基礎教育》從誕生之日起,就凝聚了教育部黨組、中國教育學會、社會各界的殷切期待,被賦予助推引領新時代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創新和高品質發展的崇高使命。創刊以來,《中國基礎教育》按照朱之文會長提出的“堅守初心、引領方向,頂天立地、理實相生,繼往開來、守正創新,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的辦刊宗旨勠力前行,正在成為一本權威、專業、高端、接地氣的高品質期刊,逐漸成為我國基礎教育領域高水準、富有影響力的綜合性專業性刊物品牌,正在努力成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風向標。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建設教育強國,《中國基礎教育》雜誌使命在肩。讓我們攜手共進,助力《中國基礎教育》在新的征程中,辦出風格,辦出水準,辦出更大影響力。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