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規範研學市場 給孩子們一個“邊遊邊學”的研學之旅

2023-09-05 10:19

來源:工人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給孩子們一個“邊遊邊學”的研學之旅

今年暑假,研學遊異常火爆,各旅遊城市都不乏全國中小學生暑期研學隊伍的身影。而隨著研學遊熱度攀升,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團價過高、導遊資質、“遊而不學”,甚至一些研學團拍個照、打個卡就走,讓孩子們“乘興而來,空手而歸”。今年暑期結束,研學遊是時候降降溫,冷靜思考:如何真正做到“邊遊邊學”,讓學生們可以滿載而歸。

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利好

政策方面,自2016年教育部等11個部門就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時至今日,研學旅行相關的政策紅利仍在持續釋放。多部門關注並支援研學旅行,如共青團中央、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都發佈了研學相關政策,在研學旅行的時間、空間和資源方面都有更多支援。而各個省、市對研學旅行、勞動實踐也越來越重視,學校、老師、家長更是樂於學生走出教室,去更廣闊的天地邊遊邊學。

針對這些需求,旅遊機構在假期將研學旅行、研學遊作為主打産品推出、銷售。有數據顯示,2019年研學旅行人數為480萬人次,2021年達到494萬人次,2022年突破600萬人次。今年以來,假期遊客出行量激增,暑假尤甚。

攜程平臺發佈的數據顯示,研學遊成為眾多學生和家長的熱門選擇。2023年研學暑期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倍,7月訂單量環比前兩個月增長280%。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研學旅行相關企業2.3萬餘家,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利好推動下,今年前7個月新增註冊企業同比上漲78.4%。預計到2026年,我國研學遊整體市場規模將達2422億元。

研學遊“吐槽”層出不窮

《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2023年暑期研學遊,最受歡迎的目的地是北京市,主要是北京的研學團把參觀高校作為亮點,價格也比其他城市研學團貴,一些研學機構甚至打廣告號稱“與清華大學官方合作”以招徠客戶。

河南的劉女士給正讀高中的兒子報名了一個6880元的名校暑期研學項目,“孩子説讀書沒有目標,我們就想讓他到北京的高校逛一逛、看一看,感受一下學習氛圍,也激勵他更加努力”。劉女士告訴記者,報名的研學項目裏包含全天的清華大學參觀,但最後機構以未預約成功為由,僅帶孩子圍著清華大學走了半圈,與校門合影就結束了。在網際網路社交平臺上,類似“吐槽”層出不窮。

儘管如此,記者搜索發現,國慶節假期的研學遊報名依舊熱度不減。大部分機構推出的五天活動,每人收費5000~6000元,主要安排學生參觀清華大學、故宮、圓明園和八達嶺長城等。記者查詢清華大學官網發現,清華大學並沒有舉辦研學活動的通知。個人參觀可提前7日通過“參觀清華”微信小程式進行預約。團隊參觀可提前14日通過“清華大學保衛部”網站 “校園參觀預約”欄目進行預約,而預約主體須為中小學或教育主管部門。

事實上,8月6日,清華大學就結束了暑期參觀預約,目前只有週末和法定節假日可繼續開放校園參觀。

而在7月末,北京大學曾發通報稱,一支名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課”的校外研學團隊,由部分校友通過預約同行人員的方式,拆分預約139名學員入校,每人收費1.08萬元。經研究,北京大學關閉了相關46名校友的校友預約系統使用許可權,不再具有預約本人及同行人員許可權。

“遇到特殊情況進不了清華、北大怎麼辦?”有家長對國慶節假期研學團提出疑問。該旅遊機構工作人員表示:“根據我們以往的實踐經驗,清華、北大至少能進一所。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將協調安排進入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名校。”

越火越需要規範

2019年在研學機構工作過的周先生告訴《工人日報》記者,自己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接洽家長、安排帶隊老師。“50名學生配一名講解老師。”據周先生介紹,儘管現在配置老師人數有所增加,但幾十名學生集體活動,安全風險還是較高。而近年來,研學事故屢見不鮮:車輛突發故障,43名研學小學生被困高速;12歲少年在某景區被石制燈具砸中身亡;16歲學生暑期參加沙漠探險研學中暑,因未及時發現而身亡;參加研學遊的小學生睡在過道……研學遊,亟待行業規範。

更令家長疑惑的是,研學市場並未對教師的個人資質進行硬性要求。“一些帶隊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更沒有導遊證、急救證,孩子出門在外,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劉女士説,北京7月底暴雨,兒子正好在北京跟團研學,她在河南擔驚受怕,一天給兒子打了十幾通電話。

2022年,人社部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增加了“研學旅行指導師”這個職業,意味著研學老師有了官方認可的“身份證”。然而有媒體曝光,這種“研學旅行指導師”也存在貓膩,考取該證書需要報名、培訓學習、參加理論實踐考試等步驟,相應的,市場上出現了眾多“考證培訓機構”,號稱花錢能買考試真題,甚至不用考試就能直接拿證。

對於研學遊過程中出現的亂象問題,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針對研學活動,還沒有相關的行業規範,因此執法部門也只能按照傳統的旅遊服務對其進行管理。

針對研學遊門檻較低,“遊而不學,學而不研”等問題,業內人士表示:期待未來從研學遊從業人員的資質到安全性,都應該有相應的標準和規範,並且加強對研學項目的監管,還孩子們一個“邊遊邊學”的研學之旅。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