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專訪丨從19歲開始,她做了35年鄉村教師
李敏,四川省李敏名師工作室創始人,紮根偏遠山區農村中學——珙縣上羅初級中學三十二年,現任教于珙縣實驗中學。
從教三十五年,李敏先後獲得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珙縣勞模等諸多榮譽稱號。一路走來,歷經風雨,這位永遠面帶微笑,聲音有些沙啞的老師,已經從“敏姐”變成了“敏媽”,也從一位青澀的鄉村教師,成長為了四川省首批名師名校長工作室中唯一一個來自偏遠山區農村中學的一線教師領銜人。
李敏的華麗蛻變,離不開教育生涯的點點滴滴,讓我們跟隨李敏老師的回憶,回到三十五年前,看看她如何從稚嫩的鄉村教師一步步成長為工作室名師。
在鄉村播種 像花兒一樣綻放
1988年,19歲的李敏從宜賓師範畢業,就被分配到一個鄉村學校初三年級任教,紮根鄉村開啟了自己35年的鄉村教育生涯。初入校園,為了更快地融入到學生當中去,她告訴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上我是你們的老師,課堂下我們是朋友。”做朋友時同學生談天説地,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動態;做老師時嚴厲負責,盡可能的讓學生領悟書本裏的知識,是李敏的教學模式。
由於農村孩子學習慾望不濃烈,結合實際情況,李敏時常家訪,在家訪中了解學生的家庭,從內部激發他們讀書的慾望。雖然家訪很辛苦,但是很快,李敏就成為了同學們的“姐姐老師”。“那時的學生很多都成了我現在的朋友,後來他們的孩子,也成了我的學生。”李敏説。
教育生涯總是會遇到迷茫期,在鄉村待了兩三年,李敏也常常會陷入思考,一個鄉村教師的價值究竟是什麼?同事換了一批又一批,她也思考過,是不是該去大學校的崗位發展?還是應該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一個踏踏實實的鄉村教師?後來的經歷,終於讓她拿定了主意。
“農村中學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兒童,有一些孩子因為缺少關心,心理會産生一些問題。陪伴他們,引導這些來自鄉村的孩子們成為更優秀的人,讓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李敏説道。
李敏向記者展示了她珍藏的一些“寶貝”。5分錢硬幣拓片、各式各樣的便簽紙,都是以前那些留守兒童給她寫的心裏話,這些都是她教育生涯裏陸陸續續收到的“秘密留言”。學生把她當做“自己人”,向她傾訴著自己的故事。
“她是我們的敏媽”“每次見到她都是笑瞇瞇的,像一朵太陽花”“看到她就覺得很親切”……被自己的學生形容成“像花兒一樣”的老師,被自己的學生所信任,這也許就是李敏老師在鄉村堅持了三十二年的最大動力。當初精心播下的種子,如今已然盛開、綻放。
團隊成立 追尋更美好的教育
2018年,李敏成功申報了四川省首批名師鼎興工作室領銜人,也成為了該批領銜人中唯一一個來自偏遠山區農村中學的一線教師領銜人。當年11月,“四川省李敏名師工作室”正式授牌成立。從此,李敏攜手工作室團隊成員,凝心聚力,逐夢前行,去追尋更美好的教育。
2019年11月,李敏及其名師工作室一行22人,經過九個小時的奔波來到了涼山州美姑縣,開展了為期5天的教育精準扶貧系列活動。
一位中途輟學學生木從有西家的家訪,讓李敏記憶尤為深刻。家訪前,李敏曾想像過木從有西家的艱難,但當真正跨進木從有西家的大門,看到家徒四壁、衣衫襤褸的一家人;看著寒冷天氣下,卻還光著腳丫的木從有西和幾個弟弟妹妹,包括李敏在內的所有老師紛紛潸然淚下。
炳途鄉鄉長、曲吉瓦拖村村長向一行人介紹了木從有西一家的境況:其父因病去世,留下她的母親和六個孩子。年齡最大的木從有西年僅13歲,最小的弟弟不到一歲。
聽完村長介紹後,李敏立即決定代表工作室向木從有西捐助1200元現金,作為木從有西本學期週末回家的交通費,並表示工作室將持續關注和幫助木從有西同學完成學業,希望木從有西媽媽支援女兒學習。儘管語言不通,但在村長、鄉長、老師的翻譯和共同勸説下,木從有西的媽媽最終同意她隨一行人回到巴普鎮中學繼續讀書。“回程中我和木從有西坐著同一輛車,她告訴我,一定珍惜機會好好讀書”李敏回憶道。
團隊剛成立,就感受到了充滿了“愛”的教育,這也讓工作室堅定了前行的方向,追尋更美好的教育。
堅守一線 做新時代教育追夢人
隨著自己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李敏被調到珙縣實驗中學擔任副校長一職。“職務有所改變,但是我做的事依舊沒變,每天備課、上課,和我的學生談心,唯一有所變化的只是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李敏自信地説道。
來到珙縣實驗中學,還見證了一位之前所謂的“壞孩子”的蛻變,也是李敏教育生涯的又一收穫。這名學生(化名:小華)在珙縣上羅初級中學,先後“闖”了不少禍。李敏為他定下規矩:“認錯不罰、事不過三。”慢慢地,小華開始主動承認錯誤,犯錯的次數也少了些。如今在珙縣實驗中學師生再次相遇,小華在“敏媽”的幫助下,雖時有犯錯,但總能從中汲取教訓,最終順利考上大學,這也讓李敏感到很欣慰。
李敏告訴記者,小華只是其中的一個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可以引導孩子們自覺走上正軌,自己這個思政老師就算沒白當。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中,李敏雖然年齡一直在增長,卻能“與時俱進”,同每一批學生們友好相處,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如今,近55歲的李敏,依然堅守一線,摯愛著三尺講臺,摯愛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用慧心點亮孩子的希望之燈,用恒心點亮自己的人生之燈,做新時代的教育追夢人”是她的教育心願。
傳播宜賓教育聲音 追夢道路上綻放光彩
三十二年在鄉村勤勤懇懇的工作生活,讓李敏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的教學案例,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的學生走出大山破繭成蝶,見證了教育政策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變遷,成就了自己如今那豐富的教學經驗。
當初的美姑教育扶貧活動,更加堅定了李敏的教育信念,堅定了要將名師工作室做好的決心。她和她的團隊成員盡其所能將宜賓教育聲音傳播到全國各地,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名師的“引領、帶動、輻射”作用,為推動區域教育發展踐行自己的使命擔當,追尋自己的教育夢想。
三十五載匆匆歲月一晃而過,展示的平臺越來越寬廣,李敏的教育初心始終未變。愛無價,情永恒,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教師的發展、為了學校的發展,她始終用自己的愛、自己的情,在教育路上跋涉著、耕耘著、探索著、追求著。(圖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