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教師節專訪丨守候青山三十載 嘔心瀝血育新人——山區教師羅能友

2023-08-28 16:48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看到一批又一批學生從我班上走出去,成功、成才,我感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從教三十二載,宜賓市敘州區商州鎮曬金小學羅能友老師想要通過教育改變山區落後面貌的初心始終未曾改變。

羅能友正在輔導學生

1991年,羅能友畢業于宜賓學院,同年8月分配到宜賓縣(現敘州區)最偏遠的商州鎮雙河小學任教,從此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三十二年來,他一直在商州這塊土地上從事山區教育工作,對山區教育充滿了激情,將畢生精力全部奉獻給山區教育。

耕耘三十載,桃李滿商州

在工作的第三年,羅能友因為工作努力成績優異被任命到商州鎮銅鑼村小任校長。這個學校只有四個教學班,四名老師,除了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外,他還帶領老師把這個村小建設得越來越好,特別是“普六”、“普九”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讚揚,他在這個村小一待就是五年。

曬金小學舊校舍

曬金小學新校舍

1998年9月,羅能友被調到了商州鎮中峰小學任校長,在這個村小工作了四年,期間于2000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了一名中共黨員。由於工作業績卓越,羅能友於2002年8月調到現在的曬金小學任校長。曬金小學是一所片區學校,負責整個曬金片區的教育教學工作,擔子更重了,責任更大了。工作中,他不斷加強學習,虛心請教,在這個學校擔任校長十八年,他處處走在前頭,率先示範。由於身體原因,經他多次申請,于2020年辭去校長職務。在這十八年裏,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建、改建了不少教學場地。整個學校完全變了,如今學校環境優美,各種設備設施齊全。羅能友看到學校一點一滴地變好,學生們在更好的環境中學習,感到十分欣慰。

從1991年到2023年,羅能友在商州教書育人三十二年,始終不忘初心,帶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學習成長,部分學生的家長也是他曾經教育過的孩子,他做到了“耕耘三十載,桃李滿商州”。

讓學校成為教師的進修校

曬金小學是一所偏遠的鄉村小學,外地教師居多,教師變動頻繁,很多新老師來到這裡工作幾年後就調離,要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必須先要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在老師的培養上羅能友想了很多辦法,如“結對子”,“一幫一”,“訂目標”,為教師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又一個的成長平臺,給老師們提供了許多學習和展示的機會,還經常派老師參加各種培訓、學習,鼓勵老師們參加各種講課、技能比賽,讓一大批的年輕教師很快地成長起來,先後為區內各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骨幹教師,培養了很多學校領導幹部。羅能友説:“曬金小學也是一所縣上的教師進修學校”。

老師們正在進行教學探究

在自身的教學上,羅能友也從不落下,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提升自己。面對新的資訊化課堂,他沒有退縮,勇敢嘗試。近年來他所任的學科成績優異,多次獲得了區上教學品質獎。

不讓學生因辦學條件而失學

早些年間,由於山區辦學條件差,學校教學全靠粉筆加黑板,學生桌凳破爛陳舊,教學設施落後。村小的老師都是老年老師和一些臨時代課老師,年輕老師大多不願意去,師資力量也比較薄弱。山路崎嶇,村小的學生上學非常困難,早出晚歸,學校又沒有食堂,有的學生上學單程就要走十多裏山路。到了冬天更加困難,雨水多,路難走,學生經常衣服都是濕的,饑餓和寒冷讓學生們無法安心上學,導致于部分學生輟學。

曬金小學新生活區

看到這一現狀,羅能友非常焦慮。在2011年國家推行小學寄宿制時,他深入到各村小、學生家庭進行充分調研,覺得在山區開展小學寄宿制有利於學校的發展,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於是他親自到府做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建成了當時全市公辦學校中最大的小學寄宿制學校,住校生高達三百多人。

村小的學生能安心到校上課,不再為饑餓、寒冷而擔憂,學校優質資源得到了共用,學生不再因為辦學條件而失學。如今曬金小學的寄宿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得到了家長的認可,解決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放心地將學生交到學校,安心地在外工作。寄宿制學校的成績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看到學校的發展,羅能友覺得為山區教育付出了一份真情,再苦再累也值得。

紮根山區,以校為家

工作三十多年來,羅能友以校為家,他長期住在學校,學校的一切都記在他心裏。學校沒有水電工,他就是學校的水電工,水管破了他要親自去修,燈壞了他要去換,學校的每一個地方都能見到他的身影,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但他從不與老師們爭榮譽。他説,學校的成績是老師們做出來的,更多的獎勵和榮譽應該屬於老師,儘管學校多次獲獎,但每次評獎時他都會考慮給老師,自己卻從未評過區級及以上骨幹、優秀教師。

羅能友正在進行課堂教學

2007年,學校迎來了兩位特殊的學生,讓羅能友印象深刻。兩姐弟父母雙亡,由年老體弱的爺爺送到學校,家庭非常困難。看到弱小的姐弟倆,羅能友心情十分沉重,都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姐姐弱小的身子擔負起了照顧爺爺和弟弟的重任,每天早上很早就要做早飯給他們吃,然後來學校讀書,放學回家還要做一些家務活。

看到兩個孩子這麼懂事,羅能友經常從學習上、生活上關心他們,讓他們能在學校安心讀書。後來姐姐被評為“四川省美德少年”,如今入讀了幼兒師範學校,如今馬上就要畢業了。去年她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參加實習,她説:“畢業後我要回到家鄉,做一名教師,教育更多的孩子,讓他們從這裡走出去,回報社會。”教育的火炬得到傳遞,教育的意義得到體現,看到這些孩子的成長,羅能友深受感動。

三十多年來,羅能友一直以“天生我材必有用,拼搏贏得好人生”這句名言來勉勵自己、激勵老師和學生。他做事認真、負責,待人和善、真誠,愛生如子,以學生終身發展為己任,是一名真正紮根在山區的優秀教師。(文/林源明 圖/羅能友)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