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專訪丨鄉村教師鐘永朋:願做一束光,照亮大山娃
在宜賓市筠連縣的群山白雲下,有一所依山傍田的鄉村學校——蒿壩鎮中心校,藍天下的校園生機勃勃,金桂飄香。鄉村一線教師鐘永朋已經在這片土地上耕耘了千百個日夜,沒有華麗的粉飾,沒有炫目的光環,那三尺講臺和一塊黑板就是他揮灑人生的舞臺。
自投身農村一線教育以來,鐘永朋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關愛學生,團結同事,深受學生、家長、同事的好評,先後榮獲“優秀共青團幹部”“優秀共産黨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德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在第39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循著這些沉甸甸的榮譽,讓我們一起聽聽他的教育故事。
“永遠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我們學校百分之六十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務工,由年邁的、讀書不多的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根本沒有機會幫助、輔導孩子學習。面對這種情況,老師成為了孩子學習的唯一。”在鐘永朋心中,學生永遠是第一位。
面對農村教育觀念落後、留守兒童學習條件差等實際困難,鐘永朋組織老師們成立“留守兒童關愛小分隊”,帶領老師們走鄉入戶,做好每個家庭的工作,與家長交流、跟孩子談心,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家校共育建立了堅實的基礎。老師們的細心關愛,也如一股暖流,感染著整個學校,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是教師的立足之本。鐘永朋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為了更好地走進學生,他幾乎年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這個繁瑣卻責任重大的崗位上,不知疲倦,不厭其煩。他把自己定位成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好夥伴、好朋友,總是用最真誠的愛去關愛和教育學生。
“我就希望,盡我力所能及幫助孩子多學一些知識,走出大山,不要再像父輩們一樣辛苦無助。”鐘永朋語氣堅定,他就像一束光,照亮著山村孩子前行的路。
堅持以身作則“帶頭幹”
一堂三刻累,半生四季忙。教學是繁忙的,教師是艱辛的,備課、上課、聽課、磨課、批改作業、教研活動、培訓學習……作為分管德育和後勤工作的副校長,鐘永朋更是雜務纏身,千頭萬緒。
為做好全校師生各項後勤保障工作,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抓好食堂飯菜品質,鐘永朋總有做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事情。後勤辦公室深夜燈光,見證了他忙碌的身影,但他從未討價還價,從未在職工面前怨天尤人,而是主動擔任兩個班地理課,深入一線為學校排憂解難,為師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為學校和諧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管道堵塞,他不怕苦、不怕臟親自疏通;門窗損壞、燈扇開關更換、地磚鬆動等小修小補他也是自己動手;每次大小活動舞臺搭建、場地佈置親自動手,他幾乎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鐘永朋不僅是後勤工作的管理者,也是後勤工作人員的“領頭雁”,他用實際行動為身邊的人做好表率、當好榜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帶動他們、感動他們、促進他們,讓他們都認識到,後勤崗也是崗。他説:“雖然瑣碎,而且往往有時也會受到質疑,但堅信只要樹立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熱忱服務的信念,用個人真心的付出竭誠為全校師生服務,這個崗就會是一個奉獻的崗、一個服務的崗、一個出色的崗、一個誰都會伸出大拇指的崗!”
無爭、無求,無怨、無悔,鐘永朋如一縷陽光,在鄉村校園散發著自己的熱量。
與學生共同成長,是一種幸福
在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與學生共同成長”已經成為時代賦予教師的一種責任和使命。面對生動活潑、日新月異的孩子,鐘永朋承擔起更多的教育職責和教育任務,以“五育並舉”為中心,以“心中有學生”為導向,積極投身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中,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新時代好青年為己任。
蒿壩鎮中心校是宜賓市德育體育試點校,縣級“五育並舉”試點校,鐘永朋作為這項工作具體負責人,帶領團隊完善《五育並舉課程體系實施方案》《五育並舉科學評價體系實施方案》等制度;常態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優良家風教育。同時,他通過校園廣播、展板、LED屏、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優良家風宣傳教育;通過開展國旗下演講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以各種節日、宣傳日、紀念日為契機,組織師生開展道德實踐活動……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五育並舉”下,學校各班每學期都會開展一次團建活動,老師和學生一起包餃子、抄手、粽子、煮火鍋等。提前幾天,同學們看到鐘永朋就會説:“鍾老師,星期幾,幾點鐘我們班煮餃子吃,你一定要來哦!”如果到了那天,鐘永朋由於工作原因沒有及時去參加,班上就會自發組織的輪流到辦公室邀請,直到他去為止。想起孩子們一張張熱情、天真的笑臉,鐘永朋發自內心的感慨:“與學生共同成長是一種幸福。”
“選擇教師,就是選擇奉獻。我願做一束光,照亮大山孩子前行的路。”鐘永朋,這位平凡的黨員幹部,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人生理念。(圖 鐘永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