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寫作與勞動的結合
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科與勞動教育有著較為直接和密切的聯繫。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善於加強勞動教育與語文學科教育之間的融合,幫助學生認識到勞動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自己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一説起寫作文,大部分小學生都會愁眉不展:不僅組織語言是個難題,要想做到內容充實、結構條理就更難了。統編語文教材重在指導學生學會留心觀察生活,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一條有力途徑。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習作要求是“寫觀察日記”,教學目標是“能關注觀察對象的變化,進行連續細緻的觀察,並做好觀察記錄,最終整理成觀察日記。”
為此,我給學生們佈置了一個任務:記錄生豆芽的過程。當時正好值國慶節放假,孩子們可以利用七天假期進行充分的觀察。開學後,孩子們把生好的豆芽帶來了,有的是黃豆生的,有的是綠豆生的,有的是黑豆生的……不僅豆的種類不同,生出的芽也是各有韆鞦:有的芽又細又長,有的芽又短又粗;有的芽直直的,有的芽彎彎曲曲的;有的芽後面沒有根須,有的芽後面長出了長長的根須……
在接下來的交流中,孩子們將自己生豆芽的過程進行了展示。從準備豆子到浸泡、換水,從容器的選擇到時間的把握,整個過程不正是孩子們勞動的過程嗎?在這樣一個有時間節點、有步驟要求的過程中,孩子既觀察了豆芽的生長過程,又得到了勞動的鍛鍊,可謂一舉兩得!有了真實的操作過程和準確記錄,這次的寫作任務完成得很順利,很多孩子在日記的最後都由衷地感慨:生豆芽的過程雖然有點辛苦,但吃著自己生的豆芽心裏很高興!孩子們不僅寫出了精彩的作文,還品嘗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
勞動是語文産生的根源,也是語文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各種各樣的勞動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勞動能力。今後,我們還應不斷深入地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有關勞動的內容,促進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更為深刻地理解勞動、體驗勞動,增強學生的勞動能力,使勞動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作者:山東省濰坊外國語學校 畢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