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教育有真情,育人無止境 成都石室雙楠的溫情育人故事仍在續寫

2023-07-05 15:42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編者按:

“蓋聞經師易遇,人師難遭。”關於教書育人,古人早有論述,認為單純傳授知識的老師容易遇見,而為人師表的老師卻難得一見。而在我國義務教育步入“雙新”時代,對教師的師德師風以及教學水準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良師”亦已成為在一所學校當中發揮引領作用的旗幟和標桿。

近日,我們走進成都石室雙楠實驗學校,聆聽了該校九年級六位具有多年教齡的“良師”講述他們與這所學校的不解之緣,在樸實簡單的文字背後,見證了他們在教育事業上所付出的諸多努力。

“敬畏教育、滿懷責任、精細工作、精準管理。”

馮曉川 教齡20年 九年級年級組長 武侯區優秀班主任、武侯區優秀青年教師

作為成都石室雙楠實驗學校2020級九年級年級組長,馮曉川自2006年調入石室雙楠,便開啟了職業生涯的新航程。

“我們都要帶著虔誠的心去履行教育的使命,這種敬畏是由衷的。”在馮曉川看來,教育是可以豐盈師者精神世界的,學生是民族復興的希望,當培育出人格完善、于國家、於民族有貢獻的人才,教師的內心便會充滿驕傲。

馮曉川表示,年級組教師主要由學科備課組和班主任組成,學科組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核心團隊,而班主任,則是引領學生建構精神、充滿行動力量的精神領袖,要同時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不僅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更要重視精細工作、精準管理。“我們通過專業研究和專業探討不斷強化責任心,深化責任意識,我們深知,學生的未來大於一切,這就是敬畏,這就是責任。”

在德育工作方面,馮曉川每月都會根據學校統一安排進行一次班級文化建設,深化班級文化內涵,引領學生思想;針對年級學生出現的不同情況,他在班主任“碰頭會”上及時與大家共商對策;同時充分利用家長會,通過多種方式,盡力做好家校聯動。同時,在學科組工作中,馮曉川與其他老師共同努力探索新課標下教學的新模式,通過集體備課,各備課組研究教材、教法、統一教案,統一內容,統一進度,運用集體智慧,發揮集體優勢,使教學更加有效。

“眾人同心,其利斷金。只要我們同心、齊心、齊力,一定會再獲豐收。”對於未來,馮曉川充滿了希望和動力。

“但願每一趟旅程,我和我的學生們都能盡興而歸。”

王倩玨 教齡8年 語文備課組組長 

2015年,尚未離開大學校園的王倩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名了武侯區教師公招。據她回憶,那次筆試的考場恰好設在成都石室雙楠實驗學校。“走過綠草坪,踏進那幢橙色教學樓的瞬間,我忽然有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我未來還會無數次像今天這般走進這裡。”

一個月以後,王倩玨通過了公招考試,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石室雙楠,與這所學校的緣分由此開始。

“來到雙楠後,我結識了許許多多的良師益友,有博聞強識的李朝國老師、灑脫豁達的曾勁松老師、嚴謹細緻的馮曉川老師……這些優秀的前輩都是我教學路上的引路人,在他們身上,我學到了作為語文老師應有的品質和追求,更得到了無盡的關懷與支援。”回憶起成長道路,王倩玨充滿了感恩,在各位前輩的關懷和支援下,她也一路成長為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八載光陰匆匆而逝,轉眼間,她的第二屆學生已即將畢業。

“猶記得初二上冊語文課本最後一篇是《如夢令》,李清照在詞中回憶自己的少年生活,溪亭飲宴結束,半醉半醒間竟乘著小舟誤闖入藕花深處,一派天真爛漫、恣意快活。”王倩玨談到,學生們學至此處,恰處於詞中所記的那個年紀,而他們身處其中,自然懵然無知,只一心要往前,念著“爭渡,爭渡”,等想起回頭看那天黃昏怎麼也望不見頭的藕花叢時,小舟已劃出去好遠了。而當老師,也許正是這樣來回擺渡,送走一批又一批孩子。如今他們靠岸,而王倩玨也即將再次回航,除了落寞也餘下一絲欣慰,“這一路的好風景,是我帶他們看的,接下來,我還將帶著更多的孩子去領略。”

她説:“我的教育生涯不知能有幾次這樣的來回,但願每一趟旅程,我和我的學生們都能盡興而歸。”

“大音希聲,大愛無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徐丹 教齡19年 數學備課組組長

堅守在教育崗位上19年,徐丹本著“用心靈教書,用大愛育人,俯首凝視,靜待花開”的教育理念,憑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和強烈的責任感,用心地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對待班裏的每一名學生,用全部的愛心去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靈,她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堅信教育好每一名學生才是作為教師最大的榮耀。 

徐丹認為,作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應當因材施教,精益求精,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碰出知識的火花。作為一名班主任,則應當努力去貼近孩子們,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去感受和理解的孩子們的言行,把自己的感受、疑惑分享給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努力。

她表示,“用愛心與陪伴,為孩子們指引前行的方向。希望我能不斷把自己變得更好,把教育當作一場溫暖的修行用愛心與責任教書育人,用愛崗敬業贏得學生的愛戴。”

“默默耕耘,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易嬋娟 教齡16年 英語備課組組長

“我第一次來到石室雙楠,感受到的是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勃勃生機,平靜溫暖的陽光下,古香古色的大廳展示著學生們的優秀詩詞作品,朗朗讀書聲充滿了整個校園,孩子們臉上洋溢著陽光和自信的笑容,從那一刻起,我便愛上了這所學校和學生們。”

從教16載,春華秋實,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易嬋娟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自己對英語教學事業的熱愛,默默耕耘,努力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她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打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個性化教學和激勵機制,用心發掘學生的閃光點。組織發動學生積極參加校、區、市、省英語比賽,幫助學生在各級舞臺上展示風采,在他們擅長的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易嬋娟以“嚴愛”的方式促進學生持續成長,不溺愛不遷就,引導他們克服弱點,揚帆起航;採用“博愛”的方式,千方百計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引領他們提高;以“寵愛”的方式與學生們談心,給予孩子們鼓勵,並在班內實行師生“導師制”和同學“互助制”,多維度引導孩子們共同進步。

“教育教學是一件有耕耘,有收穫又快樂的事。”易嬋娟表示,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她將一如既往堅守內心最初的熱愛與執著,孜孜不卷的探索前行。

一專多能,多重“身份”,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多彩

朱柯宇 教齡20年 化學備課組組長

2007年,正值青春年華的朱柯宇來到了成都石室雙楠實驗學校,在教師崗位上一待就是16年。他的青春在這裡度過,教育生涯也在這裡逐漸生根發芽、豐沛滋潤。

作為一名初三化學教師,朱柯宇從不把自己的工作拘泥于只和升學、考試、分數相關的圈子裏,他熱愛聲樂、主持、旅遊、攝影,幹過德育工作,也在學校需要的“關鍵時刻”接過了班主任的重擔,還首開石室雙楠綜合實踐課程籌劃和實操的先河,他是成都市化學骨幹教師,成都市化學名師工作室成員,武侯區學科中心組成員,擔任多個省市級課題的主研工作,多次應邀承擔專業講座,同時還擔綱重要考試的命題及多個教學輔導資料和專業書刊的編委。

多重身份不僅沒有拖累朱柯宇的主業,相反助力了她的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不搞題海戰術,不靠低效蠻幹換取成績,朱老師的化學課堂時常會給學生們帶去一些“小驚喜”。學生們因為喜歡朱老師而熱愛化學課,進而演化為熱衷思考,崇尚科學探究的可貴精神。這一切,不僅僅是朱柯宇老師的努力,更是石室雙楠一脈相承的教學理念,是學校駛入高速發展、良性迴圈的軌道,是這一代雙楠人向美向善、努力奮鬥的必然結果。

“以愛為底色,做有溫度的教師,關愛學生,助力成長”

陳玲 教齡23年 物理備課組組長

“我是2004年有幸被學校派來學習參加全市的課堂大賽才與雙楠結緣的,當時一走進這所學校,我就被它優美而安靜的學習環境吸引,一天學習下來,更是對這裡有活力、有朝氣、有禮貌的孩子們感到喜愛,心裏暗想,能做他們的老師也是幸福的。”談起和石室雙楠的緣分,陳玲記憶猶新。

也就是在第二年,陳玲通過公招考試走進了石室雙楠,從此在這片沃土上勤耕細作了17載。回首來時路,陳玲感嘆道:“沿著十七年的教壇之路走來,我也曾有年輕氣盛的躁動、有屢遭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慮。經過十七年的磨礪,體驗到了成長的艱辛與歡樂,真正體會到了教師是光榮的、教書是嚴謹的、講臺是神聖的,做一個好教師是不容易的。”

17年裏,陳玲目睹了學校的巨大變遷:辦學規模從多年前的幾百人到今天的幾千莘莘學子,學校教學條件和教師的辦公條件也不斷完善,辦學影響力不斷提高,學科建設跨越發展,師資隊伍不斷壯大,年輕教師逐漸成熟,專業設置日趨合理,管理更加規範有序,教學成績步步輝煌。她表示,“這些成就的獲得,取決於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援,取決於學校領導的英明決策,也離不開全體教職工的紮實工作和無私奉獻。”

“陶行知先生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陳玲表示,熱愛學生,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更多的是傾注了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我們教師最大的樂趣。”

人們常説“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對於教師來講卻可以理解為“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在這年復一年的“送往迎來”中,教師送走了一屆屆“飽讀詩書”的畢業生,又迎來了一批批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陳玲説:“學校是個大家庭,我們為學生取得的成績感到光榮,而學生也會因為在學校裏健康成長而感到驕傲!”

韶華已逝,初心不改,在教育事業的建設道路上,陳玲仍然滿懷教育熱情,以愛為底色,做有溫度的教師,守望一樹花開,助力學生成長!(圖:范輝)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