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走向科學課”:桂馨基金會榮譽理事章鼎兒老師專題報告

2023-06-27 16:0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5月26-27日,由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聯合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主辦,浙江省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學分會協辦的“探究未來——2023科學教育支援計劃大會”在浙江杭州錦繡·育才中學附屬學校舉行。

大會期間,桂馨基金會榮譽理事、桂馨科學課項目首席專家章鼎兒帶來了專題報告《科學教育支援計劃支援什麼》。下面對章老師的報告內容做出簡要回顧。

科學教育支援計劃的意義:支援改革創新、帶動中西部發展

章鼎兒首先分析了首屆科學教育支援計劃獲選成果的內容和類型,並向參與申請和評選各方代表表達了致謝。他介紹到,“科學教育支援計劃支援什麼?獲選的12個支援項目已經做出具體的回答,就是做出這樣的課,這樣的改革,這樣的研究探索,這樣的創新實踐項目。”

在本屆支援計劃的籌劃、實施過程中有過一些預想,希望盡可能支援到中西部縣域及農村的老師開展科學教學研究,還設想過這些地區可否佔到三分之一的比例,但實際結果已不止三分之一了,今後希望盡可能支援到更廣泛的地域、中西部、農村的科學教學研究。

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教育標準不明、研究環節缺失

章鼎兒指出,現在的科學教育缺少一個標準。雖然在新版科學課程上的標準有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目標,但如果把科學課程標準作為科學課的評價標準,目前的科學課都沒有達到。

那麼一堂好的科學課應該是什麼樣的標準呢?當前的科學課面臨著教學目標落實、落地的任務,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未來20年,標準的修訂、教科書的編寫、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施……這些科學教育課的環節都面臨著一場脫胎換骨般的深刻改革。

在章鼎兒看來,現在的科學課似乎就是將原來的“自然課”換了一個“科學課”的名字,本質上缺少了研究的重要過程。雖然教科書上有聚焦、探索、研討、拓展等環節,但是在聚焦環節教科書提出了問題,在探索環節教科書給出了詳細的操作步驟,在研討環節教科書只是問了一些搜尋資料就可以得到結論的簡單問題,在這些環節上教科書只進行了知識的傳遞,卻沒有培養孩子們自己的思考能力。目前的教科書缺乏研究環境,缺乏對小學生認識發展過程的研究,缺乏對科學探究、科學認識活動的研究。

除此之外,當前的教師整體素質也需要得到提高。有一部分教師面對科學教育標準的問題,沒有意識,也沒有改變。面對缺少真正研究過程的教材,只是照本宣科地傳遞知識,而沒有想方設法地將研究思維傳遞給學生,沒有將課堂改革為一場“真正的科學課”,甚至有一部分教師自身在研究過程中的能力都是有所缺失的。章鼎兒講述了他和兩位美國科學教育專家的交流時發現,很多中國科學老師自身都缺乏觀察的能力,教育人員自身的科學教育背景出現了問題,所以導致科學課達不到較高的水準。

科學教育的改革方向:各界共建教材、落實研究環節

章鼎兒認為,我們中國的小學科學教育應該有一個全國性的課程發展教材編寫的研究機構,要鼓勵多家出版社、企業、社團、民間資金參與科學教材的編寫研究。

科學教科書的編寫,必須要把科學教育目標落實到年級、分冊、單元與課題的內容目標中去,每個科學老師將真切面對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等目標如何落地落實等問題的考驗。

目前教科書的編寫受到單一知識教學目標的影響,從“教知識”的目標中走不出來,教學活動的設計也一直被束縛在知識教學的套路之中,所以才會研究環節缺失。

“我們的科學教育、科學課程、科學教育研究的現狀是全方位缺失研究,支援研究,推動研究,倡導研究,遵從研究,補上研究這個課,這是當下科學教育發展的一個迫切需求。”章鼎兒表示,“希望未來的20年,2023到2043年,我們的科學教育能夠完成‘走向科學課’的改革”。(圖文來源/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 編輯/郭星辰)


【責任編輯:羅天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