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基教研專家權威解析北京市2023年中考歷史試卷

2023-06-27 10:4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學業水準考試歷史試卷以義務教育歷史統編教材為依託,以《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為導向,強調學科本位的同時又嘗試跨學科拓展。試卷整體觀感圖文並茂、資料呈現豐富多樣、試題情境自然活潑,符合首都義務教育歷史教學水準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寓教于考 立德樹人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學業水準考試歷史試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標準,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關注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大命題、關注戰爭與和平交織的人類歷史進程,考查學生對自身、家鄉、對祖國、對人類命運的責任意識和擔當,寓教于考,有利於學生成長。

第2題使用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規範作為素材;第6題考查科舉制度的創立和完善;第21題第(1)問引導學生關注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影響,上述題目從思想、制度、科技等諸多角度凸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22題主題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通過總結中國早期現代化探索的教訓、概括共産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歷程的特點、對比中西現代化道路的不同,引導學生充分理解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偉大成就。第13題、第18題、第20題、第23題第(2)問和第(3)問,考查了抗日戰爭、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一戰”、美國內戰、“二戰”的相關內容,有助於學生理解“戰爭與和平”的時代主題,堅定“珍愛和平、反對戰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第11題使用近代美國教育家的原始史料創設情境,讓學生與一百多年前為國家命運奔走抗爭的青年學子共情,考查五四運動中青年知識分子的使命擔當,也激發當代年輕人報國為民的青春熱血。第21題第(1)問和第(3)問,分別使用中國古代和當代科技成就塑造學生的民族自信與驕傲,也傳遞科技創新的發展理念。

二、五位一體 涵育素養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學業水準考試歷史試卷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凸顯唯物史觀在初中歷史課程素養中的理論指導地位,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時空觀察、解讀史料、解釋現象、評價人物,最終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落位於歷史學習的價值追求。

第1題,要求學生通過對北京人、河姆渡遺址等人類文化遺存進行辨別,提取其中蘊含的原始農耕資訊,體現了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第 3 題,闡述鐵制工具發展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體現了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要求學生初步學會在唯物史觀指導下看待歷史。

第12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時空結合意識,要將歷史地圖中的文字資訊與工農武裝割據等所學內容建立起聯繫,從而把握國共從合作到對立的發展脈絡。第6題,要求學生借助所學知識,推測文物所處時代,並得出合乎邏輯的解釋,綜合考查了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素養。

第9題通過了解明朝和清朝中央政權在台灣地區的各種舉措,認識台灣及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的領土,理解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強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第21題第(1)問、第(3)問通過了解中國古代計時文明和現代原子鐘的輝煌成就,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價值及其對中國現代化、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有助於學生樹立科技報國的崇高理想,凸顯家國情懷。

三、滲透“課標” 引導教學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學業考試歷史試題充分體現了2022年新頒布的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精神。試題以素養為導向,注重歷史發展的各種聯繫,充分體現了學業品質標準的要求。

1.試題緊扣《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突出考查主幹知識,包括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第9題,通過結構示意圖,考查不同時代中央政府對台灣的有效管轄,體現了“通過了解中央政權在邊疆地區的各個舉措,認識台灣是中國的領土”。第10題,通過創設“舉辦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主題故事會”的情境,考查了中國古代和近代反侵略的歷史線索:晚清時期救亡圖存的探索。第16題,通過考查明代《農政全書》記載的馬鈴薯的世界背景,體現了“了解明清時期的經濟改革和全球性經濟互動”。這些考查立足義務教育歷史課程學業品質要求,考查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理解,對於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與學習起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2.《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了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加強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2023年北京市初中學業考試歷史試題充分滲透了這一理念。第4題,通過考古工作者對秦始皇陵的考古,將歷史與化學學科相結合。第6題,以新“課標”中的“小錢幣,大歷史”這一學習主題創設情境,考查了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第24題,以歷史社團“探尋北京城市遺址公園”主題實踐活動作為線索,將歷史學習與學生的北京城市發展與更新有機關聯,促使學生將學科知識與社會問題的解決聯繫起來,實現學習的有效遷移。

3.《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減少簡單考查機械記憶能力的題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創新性題型的比例。2023年北京市初中學業考試歷史試題通過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提供不同類型的歷史材料,設計了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的多元選擇和學業水準的發揮搭建了廣闊的舞臺。第21題第(3)問讓學生談談對我國原子鐘發展的認識,第24題第(3)問談談對北京城市規劃調整的看法,體現了作答的開放。第23題第(3)問讓學生從所提供的八張照片中任意選擇兩張照片,對其所反映史事的因果關係進行説明,為學生的作答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體現了方法的開放。

四、學業品質 評價標準

學業品質標準依據學習內容的不同層次,綜合評定學生面對真實情境,在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過程中所體現核心素養的發展水準和課程目標的實現程度。學業品質標準是考試評價的重要標準,指引著命題的方向。

1.掌握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史事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學業水準考試歷史試卷依據課程內容要求考查了中外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史事、時代特徵等主幹知識。第1題,考查原始農業的發展,了解原始農業發展的特徵。第9題,考查中央政府對台灣的管轄措施,聚焦邊疆管理主題。第11題,通過青年學生在五四運動中的作用,考查近代化探索主題。第15題,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第16題,考查新航路的開闢,突出走向近代主題。

2.了解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聯繫

學習歷史要了解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聯繫,能夠了解並初步認識四種重要的歷史聯繫。第一、歷史發展的古今聯繫。第24題第(2)問,以圓明園的古今變化為例,分析圓明園遺址公園的歷史價值。第二、不同史事的因果聯繫。第23題第(3)問提供了20世紀的中外歷史重大史事,要求學生選取具有因果關係的兩件史事,並對其內在聯繫進行闡釋。 第三、不同領域的橫向聯繫。第5題,以“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歷史為例,能夠對特定時空條件下的政治、經濟、民族等領域之間的相互關係與相互影響作出合理的解釋。第四、中國與世界的聯繫。第16題,考查我國明代出現馬鈴薯記載的世界歷史背景,體現了中外歷史聯繫。

3.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大趨勢

能夠在了解歷史發展的重要史事和各種聯繫的基礎上,簡要説明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徵,初步把握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規律。第13題,考查了北京地區的抗日鬥爭,第22題第(2)問,考查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實踐歷程。通過中國近代史上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鬥爭歷史,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艱巨性,認識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道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五、首都特色 通達古今

1.千年古都,文化地標,歷史積澱厚重寬廣。

第24題,以某校歷史社團開展“探尋北京城市遺址公園”主題實踐活動為情境。第24題第(1)問,引導學生挖掘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明城墻遺址公園、金中都公園的歷史文化資訊,在特定的時空聯繫中認識其在歷史發展中的價值。試題選取北京地域文化資源,貼近學生生活,觀今望古,引發對家鄉的由衷熱愛。

2.見證屈辱,奮起抗爭,古都鐫刻一抹紅色。

第24題第(2)問,通過社團學生依據圓明園遺址公園相關材料繪製的示意圖,引導學生概括圓明園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現代的變化,並分析圓明園的歷史價值。該問追溯圓明園的古今變遷,展現了圓明園從繁華到屈辱,由衰敗到重生的歷程,尤其是學生結合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圓明園的保護,作為公園對公眾開放以及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史事,引發對圓明園價值的思考,學生情感昇華真實自然。第13題,以某校學生考察北京近代歷史遺址為情境,分別引入海澱區一二•九運動紀念地、豐台區宛平城和盧溝橋、門頭溝區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順義區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等四處遺址,引導學生分析該考察活動的主題。該題選材涉及地域廣,勾畫出北京地區抗日鬥爭壯闊畫卷的輪廓,對革命文化的認同水到渠成。

3.通達古今,關注現實,彰顯首都文化自信。

第24題第(3)問,以社團學生依據路縣故城遺址公園相關資料進行研討為情境,展現了北京路縣故城西漢遺址的考古成果和建立遺址公園的經過,引導學生分析路縣名稱由來所反映的時代特徵,並讓學生談談對調整城市規劃建立遺址公園的看法。該問引發學生對古跡保護與北京城市發展相協調的思考,引導學生關心家鄉巨大變化的同時,加深學生對首都歷史文化的理解、認同和熱愛,增強文化自信。

丁丁 教研員 高級教師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張一帥 教研員 高級教師 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

楊紅麗 教研員 高級教師 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

陳化鋒 歷史教師 高級教師 北京市三帆中學

鄔麗麗 歷史教師 高級教師 北京市昌平區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