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十八部門聯合發文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 如何為孩子上好一堂科學課?

2023-06-15 09:06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通過3至5年努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學科學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各方資源有機整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科學教育教師規模持續擴大、素質和能力明顯增強,大中小學及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明顯健全,科學教育品質明顯提高,中小學生科學素質明顯提升,科學教育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

為鼓勵更多小學科學教師及研究者重視以科學素養為導向的變革、探索和創新,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近日聯合舉辦了“探究未來——2023科學教育支援計劃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科學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討了他們關心的科學教育話題:如何為孩子上好一堂科學課?

加強對科學課程的研究

時隔多年,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原中國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章鼎兒,仍記得那一節刷新了自己對於“科學觀察”理解的課程。

那是20世紀80年代,一位美國教師在課堂上發了一張A4紙和蠟燭,請大家觀察蠟燭並將獲得的資訊寫在紙上。

通過眼耳鼻觀察到蠟燭的一個特點,給1分;其他變革性觀察方法獲取特點資訊,給5分。那次,章鼎兒提筆就寫了16條資訊,得了16分,而美國教師得了400分。對方採取的變革性觀察方法包括:拿起蠟燭放在嘴巴裏咬一段,咀嚼半分鐘最後吞下去,獲取味道、口感、能否食用等資訊。

“原來觀察有那麼多層次和方法!”章鼎兒表示,他講這個故事,是希望科學教師們能拓寬視野,深入思考觀察、實驗等概念及其方法,加強對於科學課程的研究,更好地指導孩子們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在章鼎兒看來,一堂好的科學課程要讓孩子們感知到科學的有趣嚴謹,並通過實踐活動和交流討論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們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一個優秀科學教師的課堂,是能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的課堂。”他強調。

令章鼎兒感到欣喜的是,這樣的科學課程越來越多了。近期,他在青海西寧聽了一節“認識岩石”的課程,教師把大自然裏的岩石帶到了課堂上,講述自己發現每塊岩石的故事,讓孩子們通過觀察記錄認識岩石的特性。

章鼎兒希望,全國各地的科學教師們能了解更多“好活動”“好課”,並從中得到借鑒。

同時,章鼎兒對科學教師實施科學課程最重要的參考依據——科學教材也提出了建議。“要加強對於科學教材的研究。”章鼎兒説,“建議成立一個全國性的科學教育課程發展、教材編寫研究機構,鼓勵多家出版社及企業、社團、民間資金參與科學教科書的編寫研究,進一步提升科學教材的品質水準。”

提升科學教師專職化水準

小學科學教師是孩子科學夢想的啟蒙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這支激發孩子科學夢想的隊伍越來越壯大。

中國教育統計年鑒顯示,2012年全國小學科學教師共計176931人,2020年增至230201人,增幅達30.11%。同時,科學教師學歷水準與素養顯著提升,科學教育專業教師比例有所提高,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人數和佔比大幅度提升。

當下,科學教師隊伍建設仍有提升空間。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研究員高政指出,當前我國科學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仍不能完全滿足各個學段的現實需要。比如,目前我國小學階段科學教師的專職化率不足30%,有理科背景的小學科學教師佔比僅為27.5%。科學教師的培養培訓還應進一步加強與優化。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持有相同觀點。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提升小學科學教師專職化水準非常重要。當前,全國各地還有不少科學教師缺乏理工科背景,制約了科學教育品質的提升。建議科學教師學習掌握一門理工科專業,學完該專業的大學教材甚至研究生教材。”

鄭永春觀察到,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科學教師專職化的比率較高,很多科學教師都是理工科專業畢業的。“我建議這些地方的教育科研機構,組織不同專業背景科學教師進行經常性的跨學科交流,這有助於提高教師對於科學的綜合性理解。”

2022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小學科學教師培養的通知》,提出“從源頭上加強本科及以上層次高素質專業化小學科學教師供給,提高科學教育水準,夯實創新人才培養基礎”。《意見》也強調,落實小學科學教師崗位編制,加強中小學實驗員、各級教研部門科學教研員配備,逐步推動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教師。(記者 孫瑜)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