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樂山縣街小學援彝支教教師田蓉:傾情援教路,助力教育夢

2023-06-09 16:4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她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為人師表,團結奮進,成為彝漢一家親的踐行者。奔赴峨邊彝族自治縣近一年來,她用實際行動兌現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承諾,踐行了熱愛學生、摯愛教育的錚錚誓言。她,就是樂山市縣街小學黨員教師田蓉。

2022年8月,作為市級骨幹教師的田蓉老師主動報名參加赴峨邊支教工作,當時同事對她的選擇不理解,家人也是顧慮重重。但希望為彝族聚居區教育奉獻出一份綿薄之力的簡單想法,激勵著她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夢想中的小涼山區。

教育教學兢兢業業

雖然對彝族聚居區生活做了準備,但初到小涼山,面臨的挑戰還是超出了她的想像。由於支教的峨邊縣沙坪小學學生多,師資力量薄弱,田蓉老師要擔任兩個班的數學課教學,包括科學,社會實踐課,總課時達到26節,學生大多是從周邊山上下來的,基本全彝,語言關都還沒過,教學難度可想而知。兩個班級的孩子,只有5個是漢族,其餘的都是彝族。同學們雖然很淳樸,但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弱,在家都是和家人用彝語交流,新入學首先要過語言關。加上上課隨意講話、注意力不夠集中,孩子們良好習慣亟待養成,教育教學工作困難重重。開學一週,諸多的不適應還是讓她累得病倒了。為了不耽誤教學,田蓉老師硬是沒有請過一天假,上午到醫院打點滴,下午又堅持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繼續上課。為了彝族聚居區的孩子,她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堅持。

面對困難和挑戰,她沒有退縮,沒有埋怨,立足現實,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做好示範。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擬定每節課的學習目標,逐步樹立學生目標達成意識。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利用課餘時間自己一題一題地講,手把手教。對於課堂作業和課後作業及時批改,認真分析。她經常和當地的同事探討,備學生、備教材,努力做到使課堂教學符合當地學生實情,使得課堂效果精彩高效,使得同學們樂學,願學,善學。

結對幫扶傾情傾力

她主動和本校教師結對子,開展“傳、幫、帶、學”活動。邀請本校老師到她的課堂上觀摩、學習,自己主動到本校老師課堂上聽課、評課,一同交流教學方法和手段,探討教學心得體會。開展結對幫扶的同時,她還主動請纓開設公開課,到峨邊的第一個月,她就為全縣的數學教師上了一節高品質的網路研討課,毫無保留地與更多的老師分享自己的教學成果和經驗。她的課,充分體現了聚焦核心素養的“三會”,啟發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生生交流碰撞中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用簡潔的數學語言表達交流,讓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地。

用一份師者之愛,收穫滿滿的溫暖和幸福

田蓉老師所支教的學校校門口就是306省道,平時運礦石的大卡車特別多,學生上學和放學期間,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彝族聚居區的孩子從一年級就是自己上學的,家長們很少接送。由於住在學校,她就每天起的很早,穿上交通衣,從公交站臺把孩子們接到學校。小涼山區經濟比較落後,年輕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大多把家中的幾個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們。放學後,田蓉老師就到那些留守孩子的家裏,與留守兒童和他們的監護人傾心交談,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給與更多的關愛。田蓉老師每次對孩子的噓寒問暖及耐心為孩子講解各種知識,每次和孩子妙趣橫生的互動,孩子們臉上都露出燦爛的笑臉。為了讓彝族聚居區的孩子愛上學習,田蓉老師還經常自掏腰包,為孩子們購買學習資料和獎品,讓這些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歲月總是匆匆,不知不覺中,田蓉老師近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將結束,在她的心中卻是“援彝支教行,一生不了情!”峨邊的高山流水,熱情的彝族同胞,朝夕相處的沙小師生,都是田蓉老師一生最美的遇見。(文/圖:李娟)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