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應用型人才培養 重慶科技學院這樣做!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與地方經濟社會緊密交融,成為了當地人才支撐的強勁力量。重慶科技學院,作為其中的優秀代表,在“地方行業性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之下,取得矚目成績:學校成為重慶市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工程學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1%,連續兩年躋身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百強高校,連續兩輪獲得重慶市高水準新工科建設高校……
2014年,自學校正式提出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要求以來,近十年光景,重慶科技學院如何推進高素質應用人才培養?如何實現人才與地方經濟的有效銜接?帶著一眾疑問,5月24日,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新網、中國網、光明網、央廣網、華龍網等40余家全國主流網路媒體奔赴學校,解密重科人才培養的“終極密碼”。
全國主流網路媒體走進重慶科技學院
以學生為中心
聚焦能力輸出, “四大體系”漸成重科“殺手锏”
“在重科,人才的衡量標準,絕對不是冰冷的學分,而是最直觀的能力輸出。”面對記者關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頻繁提問,重慶科技學院校長趙明階向媒體一行人介紹了學校專注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路。正是在學校人才培養頂層設計下,學校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推進的“四大體系”建設,即重構課程體系、升級資源平臺體系、優化創新創業體系、完善評價考核體系等四個方面,這也是貫穿學校人才培養始終的一大“殺手锏”。
重構課程體系的關鍵在於“模組優化、內容迭代和教材更新”三個方向。當前,通過有機融通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重科已建成國家級一流課程8門,重慶市一流課程89門。
升級資源平臺體系時,重科重點打造“大工程、全流程、場景化”的實踐平臺。將“工廠搬進學校”、將“課堂設在生産一線”,其石油與化工專業群建設了“地質-鑽井-採油-集輸-煉化-安全”全流程工業模擬倣真系統;冶金與材料專業群建設了“鐵-鋼-鑄-扎”冶煉全流程工業模擬倣真系統,教學內容源於真實應用場景,“雙師雙能型”教師開展教學……這樣的專業課教學無疑是重慶科技學院推動校企深度融合、協同培育高質素應用型人才的又一個生動縮影。
學校的國家級冶金工程虛擬倣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媒體採訪團體驗模擬教學
優化創新創業體系上,學校依託與企業合作的豐富課題資源和眾創空間平臺,逐步形成了機制完善、富有活力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從面到點,重科每年設立專項經費投入“萬千百十”雙創育人工程,通過層層深入的萬人實踐能力培養工程、數千人學科競賽工程、數百人科研訓練工程、數十人拔尖創新研究培育工程等,使每位學生能得到完整的雙創訓練,實現了“一專一賽、一生一賽”。
重科學生在第六屆全國油氣地質大賽中斬獲21項獎項
完善評價考核體系時,突出“保基本、促改革、重成效”的教育教學評價導向,將教師的教育教學業績充分納入年度考核、績效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任之中,極大地激發了教師教學的能動性和活力,真正使自上而下的行政驅動力和自下而上的基層內生動力形成了學校的育人合力。
以資訊化手段為支撐
完善三大機制,全線跟蹤發現人才發展規律
從在校教學資訊收集、持續5年就業跟蹤,到吸納社會參與,重慶科技學院通過大數據跟蹤、分析,不斷完善“教學過程品質監控機制、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社會評價機制”,展開了一條全維度的人才發展軌跡,並以此反哺學校當前的人才培養改革。
“無論是畢業1年的學生,還是畢業5年的學生,都是我們研究的鮮活案例,從中我們會發現共性,找到短板;也能發現個性,找到某種人才培養的全新模式。”
具體來説,近年來學校充分利用資訊化手段,建立了十分高效的資訊收集、反饋和利用的內部品質監控體系和外部評價體系。自主研發建設了與教務系統整合的課程品質評價資訊平臺,全過程保障了以課程達成評價為核心的教學過程品質監控,有效保障持續改進機制的閉環管理。
建立了校院兩級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學校負責開展畢業5年左右畢業生、畢業1年畢業生的發展情況、就業品質等第三方抽樣調查,各學院針對具體專業開展全體畢業生的發展情況和就業情況調查分析。
同時,通過走訪企業、電話調研、定期需求論證等途徑,針對用人單位開展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合理性和畢業生培養目標實現情況評價。
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
三大機制的有效運轉,不僅確保了培養目標定期校準、課程體系持續完善、教學內容迭代更新和支撐條件改進完善,更助推了學校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目前共有13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評估,10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獲批,數量位居全國同類高校前列。
以高質團隊為牽引
實施“三化工程”,推進教師隊伍“應用型”轉變
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産出高素質應用人才,一支強大的“應用型”教職隊伍無疑就是核心要素。對此,重科更有自己的做法,比如當前已初見成效的教師“三化工程”:即青年教師隊伍工程化、博士化、國際化。
首先,學校優先引入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高層次人才,出臺《“雙師雙能型”教師資格認定辦法》。其次,實施優秀教師攻讀博士學位專項工作,出臺《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獎勵辦法》,鼓勵中青年教師學位提升。同時,積極引進具有國外學習、工作經歷的高層次人才,並通過西部地區人才培養特別項目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訪學研修,提升教師隊伍的國際化水準。
“三化工程”之外,學校更出臺《教師輪訓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專任教師每年至少完成20學時培訓,全校每年輪訓總學時約2.5萬;還建立起了國、省、校三級競賽體系,將教師競賽成績納入學院考核、績效分配和職稱評定。近三年來,教師年均300余人次參加各級教學競賽,使整個教師團隊得到了有效的鍛鍊和提升。
“四大體系”“三大機制”“三化工程”……一連串實際舉措之下,重慶科技學院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建設上逐漸嶄露頭角,或將為其他地方工科院校適應産業變革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可複製、可借鑒的經典示範案例。(重慶科技學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