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構建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重慶理工大學這樣打好“人才牌”

2023-06-08 16:38

來源:華龍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校作為人才的匯聚地與培養地,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肩負著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輸送優秀人才的重要職責。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為院長劉星頒發聘書

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加盟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爭當表率、爭做示範,學校黨委始終把人才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首要位置,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校戰略,緊密結合高等教育發展形勢、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學校發展需要,持續打造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並取得豐碩成果。現擁有省部級以上高層次優秀人才300余人,其中,國家傑青、人文社科類國家級人才、“青”字號國家級人才以及全國模範教師實現了歷史性重大突破。

作為一所傳統工科優勢高校,重慶理工大學如何在新工科、以及一流本科建設中,構建人才“引、育、用、留”鏈條體系?5月23日,2023第四屆“全國主流網路媒體重慶教育行”走進重慶理工大學,來自全國40余家主流網路媒體記者,實地進行了探訪。

2022年百萬英才興重慶“博士渝行周”走進高校簽約儀式在重慶理工大學舉行

堅持黨管人才

為“高層次的人才”發展服好務

學校黨委在《關於“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和建校百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到建校100週年即2040年,把重慶理工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準應用研究型大學。“大學之大,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特色鮮明的高水準應用研究型大學,需要更多“大師”成就、更多高層次的人才作為支撐。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表示,要強化“科學人才觀”,樹立人才隊伍建設正確導向;要強化“全員人才觀”,匯聚人才工作磅薄力量;要強化“全過程人才觀”,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其中,對於強化“科學人才觀”,實施士繼英才培育計劃,揭榜挂帥,賽馬比拼,以目標為導向,任務為驅動,構建重慶理工大學人才梯度,繪製士繼英才人才圖譜,制定人才成長路徑,為申報國家、省部級人才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對於強化“全員人才觀”,在“人才二十條”的第四條中,學校精準施策,設立專項獎勵,用以表彰在學校人才引育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激勵教學科研隊伍、幹部職員隊伍、輔導員隊伍等共同形成學校事業發展合力。對於強化“全過程人才觀”,在“人才20條”的16條、19條中,學校提出黨政領導幹部要聯繫關心人才,當好後勤部長。一是校領導“一對一”服務聯繫高層次人才,讓每一位高層次人才都成為一個“人才特區”;二是實行校、院、係、職能部門“多對一”關心青年博士,全方位、全覆蓋、立體式幫扶青年博士。

重慶理工大學2022年“五四”青年節青年人才代表座談會

重慶理工大學于鏷老師獲得重慶市第十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技能大賽本科組特等獎(組內第一名)

人才引進“再發力”

營造引進、重用、成就人才濃厚氛圍

以學科建設為引領,重慶理工大學不斷完善人才引進機制,營造引進人才、重用人才、成就人才的濃厚氛圍。

實施學科對接産業計劃,圍繞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目標為牽引,以信任為基礎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待遇制度,淡化人才以往的論文、獎勵、職稱、稱號等,不拘一格廣納四海英才。配套打出特殊學科特殊政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等吸引人才的組合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體系。

依託重慶市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首席專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重慶理工大學為一批高層次拔尖人才量身打造事業發展平臺。學校關注科技創新人才主力軍,瞄準汽車、裝備、智慧製造等重點産業前沿人才,聚焦“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團隊,近年來已先後吸引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郭孔輝、胡正寰、張玉利、劉星等一批學科領軍人才加盟,還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引進高水準青年博士300多名。

重慶理工大學召開黨委人才工作會

大力扶持青年人才

支援青年教師“挑大梁”“當主角”

在引進“高精尖”人才的同時,重慶理工大學始終把青年教師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根本,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發展,不遺餘力支援青年教師“挑大梁”“當主角”。

實施青藍結對傳幫帶計劃,安排青年教師加入高水準教學科研團隊,確保青年人才“人人有團隊”,為青年教師配備“教學”和“科研”雙導師,幫助其凝練研究方向,練好基本功,抱團取暖。同時還支援青年人才自主組建團隊,鼓勵組建跨學科、跨單位的學科交叉團隊以及産教融合團隊,對實施效果優秀的團隊,給予獎勵。

開通青年教師立項綠色通道,在學校組織的各類教學、科研、學科建設項目及人才支援計劃項目中,拿出不低於40%的比例,定向支援青年人才。在對外推薦教學、科研類項目及人才計劃項目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青年人才。支援青年教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支援青年教師到地方政府、企業頂崗鍛鍊,給予專項補貼,引導青年人才走進工廠、走進産業園、走進企業,開拓其專業視野、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重慶理工大學中青年幹部能力提升研修班、系主任創新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聯合開班

架設“人才成長橋”

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培養體系

重視人才的成長和發展,重慶理工大學通過實施“金字塔式”培優資助計劃,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發展體系,造就了一批批教學科研梯隊人才。

立足人才成長規律,重慶理工大學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崗位類別的人才,建立了國家級、市級、校級、院級四位一體的培訓體系。採取“集中與分散”“理論與實踐”“線上與線下”“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助教培訓工程、教師教學技能提升工程、骨幹教師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海外進修培訓工程等。每年選派不低於20%的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以五年為一個週期,實現全體教師在一個週期之內實現100%的輪訓,確保每一位教師都能通過某種方式實現知識更新,緊跟學術前沿,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準和能力。設立專項經費,鼓勵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鼓勵教師到國際學術組織、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內學會、協會、研究會等擔任學術職務。

優化整合人才培育計劃,健全人才培養支援體系,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或具有較大培養潛力的人才中,擇優遴選,並培養造就一批批教學科研梯隊人才。對入選人才,設立“專家工作室”,採取一人一策、目標導向、結果考核的方式,通過重點幫扶,精準培育,幫助各類人才儘快入選國家和重慶市重點人才項目。

2020年,重慶理工大學實現人文社科類國家級人才和“青”字號國家級人才零的突破;2021年,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劉小康成為該校首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是重慶地區除重慶大學外,當年唯一擁有傑青項目的高校。據統計,重慶理工大學已擁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重慶市兩江學者、重慶英才、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級以上優秀人才近300人次。

重慶市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先進試驗檢測技術與裝備教師團隊

設好“後勤部”

積極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為構建良好的人才生態,重慶理工大學不斷探索、完善激勵政策,主動適應人才對考核評價和服務需求結構的轉變,持續深化考核評價改革,持續升級人才服務舉措,做到讓人才“生活更舒心、工作更順心、發展更安心”。

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尊重人才個性發展,實行人才多元考核。對新進博士、57歲以上老教師等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崗位類別的教師,建立各有側重、與崗位職責匹配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對取得重要業績、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實行免考核。同時還探索建立了教職工的“全口徑”業績登記制度及團隊考核制度等。

協同提升人才管理服務效能。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建立完善學校、職能部門、二級學院上下協同、互相聯動、共同發力、協同推進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校領導、處級領導幹部直接聯繫服務人才的工作制度,當好人才的“後勤部長”,及時協調解決人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人才更好更快發展。在學院設置科研財務助理崗,協助教師管理經費,處理科研財務中的事務性工作,將教師從繁瑣的財務事務中解放出來,全心全意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産出更多的成果。

康騫表示,面向未來,重慶理工大學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探索高校引才用才新路徑,持續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建成一支符合高水準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階段性要求,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