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家網路媒體走進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探秘“重電模式”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韋燕)5月24日早晨,重慶市高新區一輛大巴車,穿越大學城行至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西門。車上是滿心期待,慧眼如炬的全國40余家主流網路媒體記者。
2023第四屆“全國主流網路媒體重慶教育行”走進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這是2023第四屆“全國主流網路媒體重慶教育行”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的第五站。當天,他們將走進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參觀電子與物聯網學院工作室、重電-華為ICT學院、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工程中心、世界技能大賽光電技術項目重慶市集訓基地,就辦學特色、校園文化、專業群建設、産教融合等話題進行深入採訪。
“擺”重電,必須“重慶言子兒”!
直擊優勢專業,觸摸重電校園“數智脈動”
“霸道”“膩害”“安逸……”“嘞所學校‘嘿不錯’!”雖然重慶教育“行走之旅”才過去兩天,但不少記者很快便能“入鄉隨俗”,用“嘿地道”的重慶言子兒説出自己對重電的“初印象”。
校園參觀
漫步重電校園,一步一景。穿梭“知識長廊”、打卡“網紅墻”、走過“風雨籃球場”、路過錯落有致的教學樓……來自天南海北的教育媒體人,齊聚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兵分幾路,感觸“智聯六合信安九州”的辦學文化,觸摸重電校園的數智脈動,直擊優勢專業、青春活力的“重電young氣”。
記者團一行走進電子與物聯網學院工作室
走進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電子與物聯網學院工作室,陳良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團隊成員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項目推進。“電子座牌和建築工人項目”“危險源智慧線上監控系統”“電力變壓器繞組監測項目”這些日常不常見的內容,引起了央視網記者魏曼等人的好奇。為解答記者們心中的疑惑,師生逐一為記者團成員們進行了現場演示與講解。
記者團深入參觀電子與物聯網學院
隨後,一行人繼續參觀了學員培訓室、技術技能創新室和成果展覽室,聽取了工作室的工作機制和主要舉措,及工作室在高技能人才培養、技術攻關、社會服務所取得的成果,了解了教練和學員的工作現狀等。
在東方網記者劉軼琳的提問下,該團隊負責人介紹,這裡是一個師生技術技能提昇平臺,該平臺依託創新團隊負責人的陳良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團隊成員許磊的市級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城市建築智慧運維管理重慶市高校工程中心建立。團隊以“大師帶導師,導師帶學員”的技術技能團隊為建設模式,要求導師依託實際的縱橫向科研項目,在具體項目中對學生開展技術技能培訓。
近幾年,平臺培養的學員38人全面參與了團隊科研項目,授權專利16項,發表論文12篇,參加國家級技能大賽18項,獲獎42人次。
“西部職教‘排頭兵’果然名不虛傳”!
攜手華為打造“重電模式”,ICT學院産教融合做法“讚”
數字時代,職業教育為何“大有可為”?在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通信工程學院院長陶亞雄看來,數字經濟時代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全新課題,需要每一位新時代的“職教人”上下求索。
記者團走進通信工程學院
學校老師正在詳細介紹科研成果
在通信工程學院,“數字化”“ICT”“需求”是參觀的高頻詞彙。據陶亞雄介紹,早在2012年,學院就啟動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是全國首批與華為開展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捐建重電-華為智慧創新中心,主要著力於與學校在智慧技術領域的創新合作。
記者團感受大數據可視化的魅力
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工程中心,記者團感受著大數據可視化的魅力。中國青年網記者王龍龍震撼不已,他表示,“將數據轉變成具體的圖表和符號,展現在大螢幕上,供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決策和使用,這樣的場景不僅僅出現在科幻電影中,它也正在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上演’。”
記者團參觀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工程中心
據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工程中心是學校“雙高”建設資訊安全與管理專業群重點實訓基地。該中心依託沈昌祥院士工作站,由沈昌祥院士團隊指導建立,包括15個協同創新中心。
“重電中開司法鑒定所是經司法部批准成立的,是學校與企業共建的新型産教融合體。”“智慧網聯交通安全創新平臺研究中心,採用了無人駕駛技術,採用機器視覺實現路徑規劃,擺脫了傳統的巡線技術。”“世界技能大賽網路安全賽項中國集訓基地以提升網路安全行業人才培養品質、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為宗旨,聚焦産教深度合作,突出賽教資源融合,注重真實項目實踐,倡導資源開放共用。”……在新一代資訊技術協同發展創新中心,記者團再次感慨“西部職教‘排頭兵’果然名不虛傳”!
記者團與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李小松合影
在世界技能大賽光電技術項目中國集訓基地,記者團了解到,基地培養的學生李小松榮獲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光電技術項目金牌,是我國在該賽項上的第一塊金牌,是重電自建校以來的首塊世界技能大賽金牌。值得一提是,該賽項還是中國發起的第一個世界技能大賽新賽項。它的申報成功,也讓中國技術技能標準走向世界。
記者實地了解學生項目
辦學實力“超級霸道”!
國家“雙高”院校,助力區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作為首批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學校建設單位,近年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主動把握數智時代的變革機遇,以數智技術賦能人才培養與治理改革,在辦學探索中不斷凝聚“數智重電”特色,助力區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座談會交流環節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龔小勇致辭
華龍網集團教育頻道主編、重慶教育輿情研究院院長王大倫介紹活動背景
在與全國主流媒體記者的座談交流會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龔小勇在致辭中向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央及省級重點新聞門戶網站的知名教育主編、編輯記者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對學校辦學成果進行了簡單介紹。
龔小勇表示,學校建於1965年,是國家佈局在西部地區重點建設的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學校建設單位,是一所“電子資訊”辦學特色凸顯、為重慶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的公辦高職院校。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738人,教職工1526人,其中,博士(含在讀)247人、正高級職稱133人。引進院士等國家高端領軍人才4人,自主培養國家級教學名師等省部級以上傑出人才100余人。先後獲“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等榮譽稱號。
交流環節,來自荊楚網的記者何鵬,將關注點聚焦在人才培養上,他很好奇,重電涌現了以“世賽冠軍”李小松為代表的優秀學子,學校在“人才培養”上有哪些獨樹一幟的“教育秘笈”?
記者提問
“眾所週知,高水準專業群是‘雙高’建設工作的核心任務之一。我了解到,重電作為首批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實力雄厚。能否詳細介紹一下學校的‘高水準專業群’建設情況?”來自紅網的記者曾擁璇,關注的焦點放在雙高專業群建設層面。
在媒體記者互動提問環節中,光明網、央廣網、中國網、大眾網、雲南網、西部網、南海網等記者朋友們圍繞學校人才培養、“雙高”專業群建設、産教融合、“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大思政等方面進行了提問,學校相關負責人就提問進行詳細解答。
“學校現有兩個國家級‘雙高’專業群: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資訊安全技術應用專業群;兩個省級‘雙高’專業群:汽車製造與試驗技術專業群、建築智慧化工程技術專業群……”“學校構建了通專融合的‘2平臺+3模組’的隨産業發展而動態調整的專業群課程體系,並在2019級開始在各專業群推廣實施……”
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記者團一行對重電以專業特色統領辦學特色的做法讚不絕口,紛紛表示“被重電的獨特魅力深深折服”“超級霸道”“大飽眼福”“不虛此行”!(圖片由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