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教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討會在桂林召開

2023-05-17 14:1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5月15日,全國教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討會在桂林召開。會議由教育部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承辦,廣西本科高校教育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協辦。來自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河北大學、陜西師範大學等36所高校的代表、教育部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西本科高校教育學類教職委全體成員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出席會議。為深入實施《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進一步做好教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發揮教育學類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在一線教學中的引領作用,研討會圍繞“教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理論設計與實踐轉化”這一主題展開研討。與會代表們通過主旨報告、高層研討,分論壇報告等形式,就教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的系統化設計、全面化建設、多樣化實踐等方面進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

開幕式上,教育部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教授指出課程思政應體現教育規律和教育本質要求,課程思政的建設首先應當著眼於人的培養,著眼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任務,並期待教育部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課程思政設計、課程思政實踐等領域做出獨特貢獻和研究成果。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級巡視員、人文社科教育處處長張慶國強調課程思政建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應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學生處汪維處長介紹了廣西全面推進高等教育課程思政建設中取得的積極成效。將課程思政建設舉措成效列為高校黨委書記述職、普通本科高校等年度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對高校意識形態進行普查中,從教材選用、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考察課程思政建設融入情況;在校長項目立項中優先支援課程思政相關項目等。

廣西師範大學校長、校黨委副書記賀祖斌向與會嘉賓分享了廣西師範大學課程思政的經驗。他指出廣西師範大學一直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於人才培養全過程。學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措施;學校成立課程思政工作小組、課程思政工作中心等,打造六位一體課程思政平臺,著力構建各類大思政課程體系;並充分發揮桂林紅色資源。

大會開幕式由教育部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李曼麗教授主持。

陜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李森教授作了“教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與經驗總結——以《課程與教學論》為例” 的報告。從“深入挖掘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完善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優化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構建課程思政育人模式、創新課程思政教學過程,本課程的特色與創新”五方面分析了教育學類專業課程《課程與教學論》中的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

廣西師範大學副校長、教育學部部長孫傑遠教授在“《教育學》課程思政的文化脈絡”的報告中,從課程思政的文化本質出發,提出課程思政具有文化本質,認為課程知識是一種文化存在,課程思政是一種教育活動和過程,課程思政是文化價值的選擇,是文化整合的樣態,是文化育人的創造。並在報告中對《教育學》課程思政的文化架構與實踐做了深入闡述。

大會主旨報告由教育部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北大學黨委書記郭健教授主持。

5月15日下午,與會代表們在各個分論壇中,圍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課程思政教師團隊構建與培養”、“課程思政課程數字化轉化與應用推廣”的三個分論壇主題,進行學術彙報與交流,深入研討了相關領域的熱點與難點問題。

(分論壇一: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

(分論壇二:課程思政教師團隊構建與培養)

(分論壇三:課程思政課程數字化轉化與應用推廣)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院長司曉宏教授,山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董新良教授等作為嘉賓參與閉幕式。三位分論壇代表分別作了總結發言。

司曉宏教授代表主辦方致閉幕詞,他對承辦方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教師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應善於挖掘教材中的課程思政元素,課程思政要潤物無聲,發揮其在各學科中的育人作用。廣西師範大學副校長孫傑遠教授代表承辦方致閉幕辭,對與會專家深表謝意,並予以祝福。

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戰略舉措,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人才培養品質的重要路徑。本次研討會中專家學者們深刻探討新時代背景下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意義,高度肯定課程思政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與成效,積極探索課程思政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實踐路徑,共用了教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經驗與學術成果。(通訊員:閆若婻、李護君)(圖片由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提供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