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聚焦“船”的情懷!全國融媒點讚武漢船院閃光時刻

2023-05-13 20:52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5月13日訊(記者曾瑞鑫 攝影劉建維)漢水之濱,月湖之畔,坐落著一所國家示範校、國家優質校、國家雙高校——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它是新中國創立的首批(1950年建校)軍工院校之一。73載崢嶸歲月,該校始終秉承“為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而奮鬥”的初心使命,堅持“興船報國育英才”的軍工文化理念與特色發展之路,堅定“立足船舶,服務軍工”的社會面向從未改變。

共同閃光!融媒聚焦船院人愛國之心

高職榜樣,共同閃光。5月12日,“第七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大型主題活動走進武漢船院,40余家全國主流融媒體聚焦該校“船”的情懷,立校之本、強校之基、育才之魂,記錄一代代船院人愛國之心、報國之行的閃光時刻。媒體發佈會由該校黨委委員、副院長王貞志主持。

“武漢船院地處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這裡有俞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的古琴臺,傳承著‘晴川歷歷漢陽樹’的詩賦文脈,還誕生了敢為人先的‘漢陽造’,是一座宜居宜業的‘知音之城’。”

該校黨委書記黃士華在發佈會中向全國的融媒體朋友們推介學校:“建校73年來,學校為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會建設培養輸送了各類人才10萬餘名,先後建設成為國家示範校、國家優質校、國家‘雙高’校,也是目前湖北省唯一一所國家‘雙高’學校建設單位。”

黃士華介紹,該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高位,成為全國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圍繞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服務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持續深入落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涌現出習近平總書記點讚的全國道德模範張寶、中央電視臺專題採訪的遼寧艦電氣系統建造負責人王長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許勇、國際焊接比賽金牌獲得者劉茂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

眼中有光!“雙高”校培育更多“大國工匠”

融媒“出擊”,閃亮精彩。“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已成功舉辦六屆,向全國展示了湖北優質高職形象。此次活動,央視網、央廣網、中國新聞網、新京報等全國融媒體現場采風提問,第七次聚焦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

“今年是雙高建設的收官之年,貴校如何有效推動雙高建設,有哪些特色和亮點?”人民日報出版社記者現場提問。該校教務處處長、雙高辦主任徐傑介紹,學院聚焦“一加強、四打造、五提升”10項改革發展任務,重點在“三個服務”上下功夫:一是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始終堅持揚長教育,分類編制差異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四融合、多元化”培養模式。二是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牽頭成立湖北省船舶協同設計創新中心、長江流域(湖北)資訊化共用創新中心,使企業擁有更多綠色、高附加值船型接單能力,賦能湖北船舶行業的高品質發展。三是服務國家戰略。與招商局集團、武船集團合作,培養高端大國工匠人才。去年,在教育部中期績效評價中獲評“優秀”。

人民日報出版社記者現場提問。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院長、輪機工程技術專業群帶頭人徐立華在回答安徽線上記者提問時説:“輪機工程技術專業群首創提出並不斷深化實踐‘24個月校內學習培訓+8個月上船實習+4個月返校強化訓練’的新型‘三明治’卓越海員人才培養模式,成立了全國第一家航海類專業‘鑫裕盛産業學院’,牽頭成立了長江轄區卓越海員培養聯盟,通過教學改革促進了專業人才培養品質提升,形成了區域內有影響、行業中有特色、全國可借鑒的卓越海員培養新模式。”

安徽線上記者現場提問。

“‘船舶動力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獲得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船舶智慧製造虛擬倣真實訓基地”榮獲國家級虛擬倣真示範實訓基地培育項目。“數控設備製造與機電聯調”課程入選國家級職業教育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泰國大城船舶工業與技術學院合作成立中泰國際學院(海上絲路學院)暨泰國海外分校,與麒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越南建立麒盛科技越南基地-魯班工坊。”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副院長吳春芳回答中國網記者提問。

中國網記者現場提問。

閃閃發光!五育並舉各美其美“大發展”

“貴校在構建五育並舉整體格局上有什麼舉措?”新京報記者提問。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賈嘉答記者問。該校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五大計劃”:“德育培元,講好船院故事,開發“遠航中國”“課前三分鐘”“萬人同上開學第一課”品牌。智育提質,出臺《“雙師型”教師認定及管理辦法》,高水準專業群産業學院建設全覆蓋。體育強健,形成素質訓練、技能養成、專項培養的遞進式體育育人模式。美育浸潤,持續開展“大美船院”主題活動,開發15門美育實踐課程。勞動教育淬煉,結合産業新業態、勞動新形態,推進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常態化開展。”

新京報記者現場提問。

據了解,該校在雙高計劃建設實施期間,校企合作企業345家,合作專業50個,共建訂單班39個,與世界500強、行業領軍共建專業比例達58%,新增技術先進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42個,合作培養學生數佔比達67%。這也是新京報記者的關注點。

校企合作交流處副處長高文茜向全國融媒體分享,該校建有全國示範性職教集團培育單位1個,國家級産教融合實訓基地3個、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技能名師工作室9個。開辦特色産業學院7個,榮獲教育部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項。

高校畢業生就業已成為我國穩就業工作的“牛鼻子”。“學院做了哪些相關工作?”新華傳媒智庫記者提問。“訪企拓崗,做好線上線下招聘,提供豐富崗位資源,促進畢業生高品質就業。”招生就業指導處處長趙志峰説,近年來,學院面向畢業生的崗位供需比始終超過5:1,讓畢業生“足不出戶,就能就業”。加強就業指導,營造良好就業氛圍。開展就業主題系列班會和“簡歷製作大賽”等系列就業育人活動,“線上+線下”就業諮詢渠道,就業教育指導全覆蓋。精準幫扶,成立就業困難幫扶小組,做好“分層分類”就業指導與精準幫扶,為未就業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不低於3個,幫扶成功率不低於97%。

新華傳媒智庫記者現場提問。

發佈會結束後,融媒體記者采風團共同探訪該校,零距離觀察體驗國家高水準專業群建設。

據了解,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堅持“軍民融合”設置調整專業,面向“工業化與資訊化融合”産業變革持續推進內涵建設,逐步形成海防安全、海河運輸、海洋開發、新型工業化的“三海一工”專業佈局。建成國家級專業24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25個。牽頭組建全國船舶行指委、省國防科工職教集團、省焊接職教集團,參與籌備成立中國海洋科技工業産教融合職教集團。與招商工業、中船重工等大型企業開展工匠訂單班,與海軍、武警聯合開展士官生定向培養。


【責任編輯:曹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