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附中初中部蘇明麗:闖進書的世界,遇見萬千美好
10年的閱讀體驗,6年的閱讀推廣經歷,讓四川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語文老師蘇明麗深深認識到閱讀是有力量的。她看見學生在閱讀中成長,驚訝於今天的自己因為閱讀已不再是昨天的自己,更相信閱讀必然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分享閱讀感悟、策劃班級校級閱讀活動、為思辨專欄供稿、做班級閱讀分享交流講座……在蘇明麗老師的大力推廣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師生共讀正當時,校園自此書香溢。
闖進書的世界,足夠愛也足夠相信
“短短幾年間,我讀了近千本書,參加了上百場讀書會,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閱讀者,很多校內外老師向我請教如何閱讀。那時,我感覺自己才算真正走進閱讀的世界。我想真誠地告訴大家:閱讀,從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回顧自己在閱讀中的成長,蘇明麗在反思中總結出以下幾點:閱讀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一個閱讀者就是終身學習者,閱讀的過程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閱讀需要學習;以少兒文學的閱讀推動其他類別書的閱讀。
對於“家長來讀兒童文學,從而去影響自己的孩子”這一理念,蘇明麗深深認同且感觸頗深。通過學習“大人來讀兒童文學”課程,蘇明麗更加領會到兒童文學內含豐富的營養,它蘊含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內容。比如《倩達的秘密》講了非洲的艾滋病,對這種病大家羞于啟齒,但一個女孩大膽地説了出來。這本書拿來做防艾教育就再好不過了,同時它還讓讀者看到了貧窮的本質,這屬於社會學範疇。透過一個故事去看見社會的真相,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著迷的事。於是,蘇明麗以讀繪本、兒童文學為起點,逐步閱讀青少年文學、傳記等,並開始挑戰閱讀理論書工具書。
“感受到閱讀的美好,就再也不能想像沒有閱讀,人生將會多麼蒼白。”面對諸多教育名家對教師閱讀情況堪憂的直言,蘇明麗認為,只要足夠愛,就會有時間閱讀,相信閱讀的力量就會愛上閱讀。
成為閱讀者,每一個你都值得
在艾登·錢伯斯的閱讀迴圈圈中,有能力的成人閱讀者處於正中。“你有很多理由不讀書,但你不讀書,你就無法指導學生讀書。”蘇明麗指出,成人要在閱讀推廣中起到引領作用,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老師理應承擔起這樣的責任,為孩子們的成長而讀書。
教師閱讀,需要解決讀什麼的問題?蘇明麗認為可以用優質兒童文學開啟教師閱讀之路,以此加深對兒童的理解,更好地向孩子們推薦讀物,從而引領學生走上閱讀之路。同時,教師可以從兒童文學中學習如何做老師,《我給天使放個假》《老師,水缸破了》《特別的女生薩哈拉》等作品中的老師形象都能引發教育者的思考。
老師也是由傳統模式教育出來的,也沒有接受過閱讀指導,所以很多老師並沒有體會到閱讀的力量,那麼,怎樣促進教師閱讀呢?蘇明麗的經驗是組織讀書會,在讀書會中共讀共論,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激發閱讀興趣。
2022年暑假前夕,武侯區全員閱讀項目組號召學校向老師推薦幾本有利於專業成長的書籍,適時組織各種形式的讀書會。在學校的支援下,蘇明麗老師組織發起暑期共讀活動,組建共讀小組群,推薦閱讀《教學勇氣》《隱形的天才》等書。歷時一個月的線上共讀共論讓老師們直呼:“這樣讀書有意思,希望這樣的活動能持續下去!”
共讀、同寫、樂聊,遇見成長的美好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閱讀能促進自我教育。”以蘇明麗自己的體驗來看,閱讀者,也就是終身學習者。閱讀、反思、成長,閱讀的過程就是自我教育的過程。在與同學們共讀共成長的日子裏,這一點早已得到印證。
在教學過程中,蘇明麗一直很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她帶孩子們讀書做讀書會,並在遇到“學生不能如期讀完書”這一瓶頸時,及時調整策略:要求同學們每週一次與自己面對面講書,講一講這周你讀了什麼,主要內容是什麼,你的感想是什麼。一學期下來,一些同學在繁忙的初三也能讀二十幾本書,接近期末,蘇明麗讓同學們寫一寫講書的收穫,從學生的文字中,蘇明麗看到了成長,看到了學生在進行自我教育。
“在這一學期的講書過程中,我對書籍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讀後感上面,並且以前認為無可提取精華的書籍,現在也有了更多可能性。”“在講書、讀書的過程中,我會主動思考:我看這本書是為了什麼,以及我看完這本書獲得了什麼,我會刻意尋找一本書的閃光點,思考這本書和我的生活是否有關聯。”……12周的講書,同學們帶給蘇明麗很多感動。“在講書過程中,我深深感到我們的孩子一個個都是有靈魂的人,他們有思想,能夠帶給我生命的滋養。”蘇明麗説到。
沒有閱讀上的引導,孩子們寫不出有思想的文字。讀《蟬》,孩子們領悟到即使卑微,只要堅持,也會有蛻變的一天;讀《緋紅樹》,孩子們發現生命中的緋紅樹一直在,是愛,是書,是內心深處的願望,他們會在你迷惘的時候支援你;讀《我變成了一棵聖誕樹》,孩子們明白失敗也可以回頭……每每帶著繪本走進教室準備上課,蘇明麗總會受到同學們熱烈地歡迎。在課堂上,通過“好用”的繪本,蘇明麗與學生共讀共論之後進行定時寫作,孩子們寫得酣暢淋漓,一段段文字,記錄著閱讀的魅力和閃光的思想。
“採擷書香”、共讀繪本、書香遊園,2022年4月18日,川大附中初中部全員閱讀周活動啟動。這一週,學生聽蘇明麗老師分享閱讀經驗;從同學們的書目導讀、閱讀朗誦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逛書展、選書、靜靜閱讀;受蘇老師影響的同組語文老師章瓊與學生共讀《我沒有做作業是因為》《大人從不這麼做》《馬背上的女圖書館員》《胡蘿蔔種子》等繪本,交流心得;在遊園會活動中回答蘇明麗老師精心挑選編制的70道與課外書有關的題目,感受閱讀的美好。
一場場活動,一本本書籍,一次次翻閱,在閱讀中師生的成長自然發生。“一本書,是不是讀完就完了呢?我的經驗是還要聊,一個人讀書常常就是讀了個情節,有一點點感想也不深入,時間一長就忘了,然後你説,讀了又忘,何必讀?如果參與聊書就不一樣了,書友們一起互相碰撞,就會生出五光十色的火花,那種感覺才叫過癮!”蘇明麗老師這樣説便也這樣做,她堅持和同學們“聊聊”,聊書,也聊社會現象,時至今日,畢業了的學生依舊會線上上與她聊書,閱讀這件事真正走進了學生心裏,成為了終身習慣。
擇書而讀,于大千世界遇心中美好
別林斯基有一句話:“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讀書,並非盲目選擇,別人的推薦,也許並非自己所愛。那麼,該如何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書呢?蘇明麗分享了擇書而讀的方法。
“根據年齡段,兒童文學是主餐,它的適讀對像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廣大的成年人,包含青少年文學;如果對書籍不太了解,有一個捷徑,那就是循著獎項去找,目前,市場上有個系列書長青藤國際大獎小説書係,收納了各類知名大獎小説,適合青少年閱讀,每一本都挺值得推薦;選書也要選作家,當你喜歡一本書,看看作家的名字,再去尋找他的其他作品一般不會有錯;出版社也是選書的參考指標之一,比如讀小庫,選品、排版、紙張、印刷都屬上乘;除小説外,還可以大量閱讀傳記,讀繪本、詩歌、科普、歷史、哲學、心理等。”閱讀要注意營養均衡,不偏食,虛構與非虛構結合。
讀書最美妙的時刻就是與作者産生共鳴。在“擇書而讀”方法的指引下,蘇明麗老師的學生紛紛當起了書籍推薦官,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生活中總有各種各樣的挫折令我們陷入人生的低谷,可生活總是充滿無限可能性,滿懷希望便會所向披靡。”劉紫涵從《回聲》一書體會到了愛和希望;“如果我們是冰棒,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撫養子女的責任孰輕孰重呢?如果我們是塞西,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祖父與父親之間的矛盾呢?如果我們是亞瑟,在突然面對沒有對自己盡到養育責任的父母時,我們能否不計前嫌,諒解並接納他們呢?”麥克·莫波格的作品《逃離香格里拉》給黃韋森帶來了很多思考……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讀一本好書交一個朋友”“閱讀,是驅散黑暗的火焰”“我們要為了人生而讀,為了世上一切美好事物而讀”……孩子們真摯的話語令人動容,這便是閱讀的意義和力量。
6年間,蘇明麗致力於閱讀推廣並初見成效,閱讀不只是語文老師的事,是全員閱讀,全科閱讀。未來,蘇明麗希望教育系統能把閱讀工作做起來,希望自己能為閱讀推廣盡一份綿薄之力,讓更多的人早一點感受到閱讀的美好。“閱讀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可是還有那麼多人不知道,想想都著急啊!希望更多的人看見閱讀的力量!”(圖:蘇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