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30年的專注,造福十萬餘人
過去,在醫療領域,內鏡曾一度被認為只是一項檢查工具,幫助醫生觀察病變。
30年前,汪明進入簡陽市人民醫院時,面臨的就是如此情況:簡陋的設備、單一的項目。
隨著在內鏡領域不斷深入鑽研,汪明逐漸認識到:小小的內鏡原來大有乾坤。
30年後,在汪明手中,內鏡不僅能輔助檢查診斷,更可以治療越來越多的複雜疾病,他也先後服務患者超過十萬人。
如今,在簡陽市人民醫院,已實現了所有消化內鏡治療技術全涵蓋,推進了微創治療發展。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
6月24日,見到汪明時他剛結束了一台內鏡下結腸息肉切除手術。全身都是汗的他急匆匆趕來,採訪時間緊張,因為像這樣的內鏡手術,汪明及其團隊一天要做十幾臺。
如今的簡陽市人民醫院內鏡中心寬敞、明亮,這裡擁有各種高級設備,每天就診的患者也是“打擁堂”。而這一切放在30年前,汪明直言:“不敢想。”
1992年,汪明畢業來到簡陽市人民醫院,成為該院第一個專職內鏡醫生。“那時候還沒有內鏡中心這個説法,內鏡和超聲等同屬於功能檢查科。”一個小小的房間、一台並不高級的機器,汪明開始了他的“內鏡生涯”。
“那會只做胃鏡檢查診斷,再加上大家對做胃鏡有些恐懼,每天患者也不多。”汪明也一度覺得工作枯燥乏味。後來,他了解到國外和國內部分醫院已經在利用內鏡開展治療。“我覺得很興奮,既然選擇了內鏡,那就把內鏡室做大做強!”為了掌握先進的內鏡技術,汪明先後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等全國知名醫院進修學習,並潛心探索。
從單打獨鬥到人才濟濟,簡陽市人民醫院內鏡診療數量由90年代初期的年均1000余人次,到2021年的24000余人次。內鏡治療技術也從當初的一片空白,到一年開展內鏡微創手術治療3254人次,位於全省同級醫院領先水準。
一把特殊的“手術刀”
刻苦鑽研,練就紮實基本功;突破自我,跟緊前沿醫學發展。從醫30年來,汪明一直緊扣先進技術脈門,他有個目標:要熟練完成內鏡下的各種微創手術,造福基層百姓。
“其實,內鏡是外科手術刀之外的另一把特殊的‘手術刀’。”汪明説,雖然內鏡沒有外科手術刀的鋒利,但是內鏡手術創傷小、痛苦小、療效好,能夠減輕傳統外科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
2019年,汪明完成簡陽市人民醫院第一例賁門失弛緩症內鏡下食管環行肌切開術(POEM),標誌著該院內鏡微創技術水準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所謂的賁門失弛緩症是由於食管賁門部的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的食管下端括約肌弛緩不全,食物無法順利通過而滯留,從而逐漸使食管張力、蠕動減低及食管擴張的疾病。“臨床上,對於這種病症最有效的治療辦法就是切斷食管下段括約肌。”汪明表示,過去,要切斷食管下段括約肌唯有“開刀”一條路,雖然療效確切,但創傷大、並發癥多。
而POEM術就是在薄薄的食管黏膜層“開窗”,建立食管黏膜下“隧道”,在“隧道”中切開食管肌層鬆弛賁門狹窄部位。“因為是胃鏡伸入食管黏膜下,可以達到無切口、微創傷的治療效果。”汪明解釋。
30年鑽研的工匠精神
在醫學上,對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一個永不過時的命題,特別是癌症患者。近年來,汪明專注于消化道早癌的早診早治,努力用先進的醫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
2020年,一名年僅40歲的女性健康體檢做結腸鏡檢查發現直腸下段有一個9.0x9.0cm的側向發育性腫瘤,繞腸管大半周,活檢已有早期癌變。“病變距肛門僅3cm,如果行外科手術,不能保住肛門,需行腹部乙狀結腸造瘺,這對患者來説,術後生活品質極差。”經與患者及家屬反覆溝通,汪明決定為其實施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ESD)。“這是臨床應用前景很好的一項技術,能讓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在內鏡下一次性完全切除。”
在腸鏡下,高頻電刀一毫米一毫米地切除病變。汪明全神貫注,稍不注意就會造成腸穿孔。最終,完整剝離了直腸腫瘤。“後來,她多次檢查也沒有復發,我覺得特別高興,發現一例早癌,拯救一條生命,幸福一個家庭,內鏡下消化道癌早診早治技術為更多患者帶來了福音。”汪明説道。
在很多人看來,汪明極具工匠精神。對此,汪明的理解就是:專注、鑽研,把一件事做到極致。“30年,我就做了這一件事,並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如今,汪明又在琢磨著如何讓先進的內鏡技術向基層延伸。
自2018年以來,汪明科室團隊每年都會舉辦1到2次消化道早癌診治技術手把手培訓,每年專業培訓基層醫院醫生100人次以上。並積極組織學術活動,為提高區域內消化道早癌診治水準作出了較大貢獻。 (文/馬芳 牟津雨 圖/王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