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關鍵在於文化倫理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學習中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繫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
近日,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閉幕式在雲端圓滿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組委會、中國網教育頻道共同主辦。紅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怎樣的關係?中華文明為何能夠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綿延至今的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入大中小校園的關鍵是什麼?中國網教育頻道策劃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系列報道,本期採訪了澳門大學中文系主任兼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海外暨港澳台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朱壽桐教授,就上述問題進行解讀。
澳門大學中文系主任兼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海外暨港澳台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朱壽桐教授接受中國網採訪
“以人為本”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
中國網:您如何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朱壽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羅萬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中國古典時期各種思想文化智慧精粹的部分、共同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核,基本可以用“以人為本”的思想來概括。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政治語境下,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核可能會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它體現的精神指向一定是相通的。
中國網:您能否具體闡述“以人為本”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
朱壽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代表,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核的形成,應該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儒家、墨家、道家思想的核心可以簡單概括為“仁”,孔子講“以人為本”,孟子講“仁政”,墨子的“兼愛非攻”也是在講“仁”,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講的是“自然之仁”,不同思想流派之間重合度最高的就是“仁”的思想。
中國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其他民族優秀文化之間是什麼關係?
朱壽桐:世界每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擁有偉大的文化,一個民族的偉大是因為文化的偉大,而偉大的文化的內核,應該都是優秀的、符合人類文明走向的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的思想,包含了“仁者愛人”“兼愛”等價值理念。西方有很多類似的價值理念,如“自由博愛”,雖然中西方文化中“博愛”的表述與內涵差異比較大,但雙方都是指向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親和與愛護。
中國網:在您看來,中華文明為何能夠成為唯一綿延至今的文明?
朱壽桐: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獨中華文明沒有出現文脈斷流、文化斷層的現象。這其中有歷史、地理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同時也與中華文化強有力的精神內核能夠適應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生産方式、不同社會結構的特質密切相關。無論是國際社會公認的3000年的華夏文明史,還是可以被考古資料證明的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中華民族飽經天災和外族侵略,卻總能在曲折中奮勇前行,不絕如線,並且始終能夠保持鮮明的華夏文明的特色。
可以説,中華文明優秀之處在於,對於外來文化有強大的包容力和影響力,中華文明曲折發展歷程中不斷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戰,然而最終多被中華文明所包容,成為新的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因此,中華文明的開放與包容是保持經久不衰的文化生命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各個方面、尤其是宗教領域一直保持著開放和包容的傳統,這也為世界其他文明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借鑒意義。
中國網:您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建議?
朱壽桐:目前,大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某些方面的認知是存在一定程度偏差的。五四運動時期,為了推動新文化運動的發展,當時的知識分子站在現代文明的角度對中華傳統文化提出了很多批評的意見。現在大眾所接觸和認知的傳統文化,大部分是在現代人闡釋的文本的基礎上所接受的各種觀點,而不是中國傳統文化原文本所表達的內容。
也就是説,大眾認知的不是真正的傳統文化的原貌,而是現代人出於各種各樣的時代需要所闡釋的傳統文化,因此會使原本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糟粕性的內容被放大,導致人們對於傳統文化有些內容抱有負面的印象。
這種片面的文化闡釋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如被列入元代“二十四孝”之一的“埋兒奉母”的故事,這是一種違反人性的、扭曲“孝道”精神的闡釋。我認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該回歸到原典上,在文本原典的基礎上閱讀和解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關鍵在於文化倫理
中國網:如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在校園中落地實踐?
朱壽桐:對於不同學段和認知水準的學生來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需要有所區別。閱讀文化原典,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起來是有難度的。
我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一個關鍵詞是“文化倫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沉澱為人的行為、人的價值規範的一種倫理和道德能力。倫理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一種自覺和評判是非曲直的道德感,青少年正處於文化倫理形成的關鍵期,因此需要加以引導。例如“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別人和理解別人,如果同學瞪了自己一眼就要以牙還牙,而家長卻肯定這種做法,從文化倫理的層面上看,這種做法沒有教導孩子做人應該學會寬容和慈愛友善。
中國網:文化倫理應該以何種方式進入校園?
朱壽桐:文化倫理在進校園的時候,需要融入到日常課程之中,而不是採取活動的形式。
對於小學生來説,活動容易流於形式和看熱鬧,比方説學習怎樣尊重父母,給孩子佈置為父母洗腳的任務,如果嘻嘻哈哈的,就失去了文化倫理的影響力了。應該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講解,講述歷史人物的抉擇和故事,讓孩子們在故事中直觀地了解這些歷史人物在當時情境下的權衡和考量,可能歷史人物的抉擇對於他自己而言是吃虧的、甚至會粉身碎骨,但是為什麼這樣的故事能夠流傳千古、為後人所稱頌,是因為他的選擇具有重要的精神價值。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會從文化倫理的層面上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
所以説,本次致敬活動的主題非常好,是“致敬”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向學生們傳遞出一種對於優秀傳統文化保持敬畏之心的態度和觀念。
中國網:您參與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有哪些感受和收穫?
朱壽桐:各參賽團隊秉持著一種非常積極認真、崇敬的心態參加此次致敬活動,從文案的準備、視頻的設置、材料的整理、策劃的展示每一個環節都很認真,反映了此次致敬活動的號召力和內在魅力。
很多人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青少年學生”關係不大,因為前者是專家、文化研究者、老師要做的事,但通過參加此次致敬活動,我們會發現,優秀傳統文化就在青少年身邊,不僅需要青少年去學習,更需要青少年去體驗。這種文化形態是融入到我們中國人血脈之中的、天然的文化資源。
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是保持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中國網:近現代以來,強大的西方文化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您認為西方文化的傳播方式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而言,有哪些可借鑒的地方?
朱壽桐:歷史上,西方國家通過軍事、宗教、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傳播西方文化,對於我們來説,可以借鑒的是以教育、以文化交流的方式來傳播中華文化。五四運動時期,通過引進外國著作和西式教育,使得當時的中國人接受了很多西方的事物。
中國網:在全球文化不斷交流和碰撞的當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朱壽桐:推動文化創新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國家所倡導的“文化自信”的理念非常重要。一個國家要在世界上立住自己的地位、贏得尊嚴,文化的影響力不言而喻。一個具有文化自信的國家,才能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優秀的一面,進而贏得世界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尊重。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每一個民族、每一個中國人都需要提升的素養。
第二,與文化自信密切相關的是文化上包容、開放的姿態。只有懷著充分文化自信的心態的國家,才能真正以開放和包容的姿態去對待其他文化。在立定自我、不失去自我的基礎上,我們完全可以有高度的自信去看待、包容、審視和有條件地接受其他先進文化,因為它同時也是充實和豐富中華文化的重要資源,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是保持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第三,在全球化開放的狀態下,中國學者需要用自己的語言、習慣、東方的思維去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種優勢是任何非漢語母語的文化學者所不具備的,中國學者要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權。(文/姜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