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列,中歐班列提升亞歐大陸互聯互通水準
汽笛聲起,班列開動。
第10萬列!15日10時20分,隨著X8083次中歐班列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駛向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跑出全新紀錄。
刷新紀錄!5月,突破9萬列;11月,突破10萬列,數據顯示,中歐班列開行萬列所需時間由開行之初的90個月縮短為現在的6個月。
千年前,絡繹不絕的駝鈴商隊串起古絲綢之路盛景;如今,呼嘯穿梭的中歐班列鋪展合作共贏的時代圖景。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歐班列應運而生。10餘年發展,中歐班列路網越織越密——
在境內,93條時速120公里圖定中歐班列運作線聯通125個城市;在境外,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7個城市以及11個亞洲國家超過100個城市。
物流,經濟的血脈,暢通經濟迴圈的重要環節。賓士不息、聯通萬里的中歐班列“鋼鐵駝隊”,促進貿易聯通,助力經貿發展。
每週“去7回6”,雙向開行基本均衡,10萬列班列裝載超1100萬標箱貨物往來亞歐大陸,貨值超4200億美元,貨物品類達53大類5萬餘種。
每週,一列列搭載著歐洲商品的中歐班列從荷蘭發車,穿越山河,向東前行,抵達我國口岸。荷蘭新絲綢之路物流公司醫療保健運輸銷售主管傑夫·莫萊納爾斯點讚:“中歐班列能同時滿足企業開拓歐洲和亞洲市場的需求,帶來全新發展機會。”
德國的汽車、波蘭的蘋果、荷蘭的奶酪、哈薩克的麵粉……越來越多的班列沿線國家共用中國市場紅利。2023年中波蘋果貿易值同比增長23.2%。
與此同時,中歐班列讓更多電子産品、家電、新能源汽車等“中國製造”以更快速度、更優價格到達中亞、歐洲,讓中國製造揚帆出海。
中歐班列彰顯開放魅力。
在國內,一批不靠海不沿邊的城市,依託中歐班列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山城重慶,依託中歐班列,外向型産業産值實現年均30%的增長;成都、鄭州,成為進出口商品交易中心、現代化國際物流中心。
在國外,中歐班列催生了許多新的物流、工業、商貿中心和産業園區,為當地民眾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德國杜伊斯堡港,因中歐班列的開通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業落戶,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機會;波蘭馬拉舍維奇口岸站,因中歐班列的開行業務量成倍增長,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歐班列開行以來,保持安全穩定暢通運作,開創了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臺,有力保障了國際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歐班列映照開放決心。
一趟班列,串聯上百個城市、多種鐵路運輸規則,中歐班列的開行離不開我國推進高水準制度型開放的不懈努力。先後成立國內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七國鐵路中歐班列運輸聯合工作組,中國有力推動國際鐵路運輸規則“軟聯通”;海關、鐵路部門積極協作,研發投用95306數字口岸系統,大幅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和便利化水準……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中歐班列提升了亞歐大陸互聯互通水準。
鋪畫“每日一班”跨裏海中歐班列圖定線路,擴大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開行規模;推動中歐班列、中老鐵路密切合作……日夜兼程的中歐班列,仍在不斷升級,助推高水準對外開放走深走實。
跨越山海,追風趕月。中歐班列一路前行,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李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