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大學生返鄉創業田疇上築夢青春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04 15:06:56 編輯:李柯佑

8月3日,在重慶銅梁侶俸鎮文曲村,銅梁區關工委、區老科協負責人正在調研大學生陳列、陳昆返鄉創業發展優質糧食生産的情況。

image.png

站在田坎上望去,連片稻田仿佛金色海洋,微風吹過泛起層層稻浪,飽滿的稻穗低頭搖曳,掀起濃郁的稻香;四週山坡上紅艷燕的高粱穗壓彎了枝頭,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

“水稻種植面積有900多畝,高粱的面積有300多畝,全部採用的是區老科協農技專家推薦的國內最好的優良品種,從水稻測産情況看,平均畝産在600公斤以上,最高田塊的産量達到800公斤。水稻收後還要蓄留再生稻,春高粱收後蓄留秋高粱,通過一季變兩季,效益更好。”公司負責人陳列邊走邊介紹起有關情況。

令人意外的是,規模種田的是陳昆、陳列兩兄弟,二人都是大學生畢業生,也是兩位退伍軍人。

兩位大學生立足土地創業,是當過村幹部的父親陳安中正確引導的結果。

“我們一家出生農村,對土地有很深的情節。兩個孩子大學畢業後,我給他們講糧食是安天下的産業,在農村創業也會有大出息的道理,兩個孩子非常聽話,決定轉變就業觀念,在土地上做一翻事業。”陳安中説。

在父親的支援下,去年底,兄弟倆組建起了重慶耕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銅梁龍裕城鄉建設有限公司接過了侶俸鎮文曲村1200多畝土地種植水稻和高粱,並聘請區老科協農技專家李簌泉擔任技術顧問。

大學生有知識,有文化,特別是觀念新,易於接受新生事物,採納農技專家高起點發展糧食生産的建議,選用超級雜交稻、再生雜交高粱品種,實行了機耕犁地,無人機播種、施肥,機械化收割,大大節省了勞動力和種田成本。

在陳昆、陳列租用的閒置農房裏,擺放著抽水機、旋耕機、無人機等農業機械,更為先進的水稻播種施肥一體化機已經訂購即將運抵家裏。

image.png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堂屋墻上張貼著一幅航拍的土地利用圖,圖上標注有公路、水渠、塘堰、地界等內容,每一塊地按照面積大小做了編號。

“我們叫挂圖作戰,那片地該施肥了,那片地缺水了,那片地該除草了,我們都會在圖上標注。特別是無人機播種、施肥前,先在圖上合計好作業的面積、種子、肥料的用量,達到精準播種、施肥的效果。”陳列説。

今年糧食豐收在望,更加堅定了倆兄弟發展的信心。計劃明年還將擴大土地經營的面積,並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利用現代科技提升作物品質和土地産出的效益。

“説實話,老專家對我們的幫助真大,播種、育苗、施肥、治蟲,每個關鍵時節都要下田指導,把趨利避害增産增收的經驗傳給我們。”陳列説。

在隨後的座談中,區關工委、區老科協介紹解讀了大學生創業扶助的政策,對兩位大學生轉變觀念立足土地創業予以了充分肯定,勉勵兩位青年人爭當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發展現代農業需要科技支撐,區老科協將從政策、資訊、技術、法律等方面不遺餘力為其提供幫助,派出專家到府服務,讓大學生在土地上開出艷麗之花,結出豐碩之果。”區老科協會長張麗娟説。(趙武強 李拉拉/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