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早上6時,張來根和同事們開完班前教育會,就立即奔赴施工現場——在建的重慶東站站房。
張來根是中鐵十一局重慶東站項目負責屋蓋鋼結構桁架拼裝的施工人員。只見他穿著厚厚的工作服,戴著安全帽和手套,乘著登高車,來到離地面23.7米高的屋蓋鋼結構桁架下方。
當天,重慶室外氣溫超過35℃,如此裝扮讓張來根汗如雨下。上午9:00,火辣的太陽光已經照得人睜不開眼,鋼管也被曬得滾燙。
“向左、向右……”吊車將一塊長約14米的樹型柱支撐吊至桁架附近,張來根和同事們根據指令,立即為其定位、矯正位置,確保可以將其精確地拼裝、焊接到桁架上。
隨著鋼管吸熱發燙,工人們置身於鋼管“叢林”中,就像在火上“炙烤”,身上的工作服已經濕透。“若不戴手套,手上瞬間就會被燙出水泡。”張來根説。
中鐵十一局重慶東站項目專職黨支部副書記趙明軍告訴記者,為確保年內完成主體施工任務,項目部500多人奮戰在施工現場戰高溫、拼進度。為應對高溫,項目部錯峰施工,每天5:30到10:00,15:30到19:00。施工區域南北方還各設置了4個休息驛站,供施工人員歇息。
記者走進休息驛站,15平方米見方的空間,整齊有序地放有3個大型熱水器,兩口用於熬製綠豆湯的大鍋,為施工人員供應茶水、綠豆湯。站內設有桌子和凳子用於施工人員歇涼,現場還有各種冰鎮飲料、零食和防暑降溫藥品。
“目前,重慶東站正加快推進,年內站房及配套主體結構將完工。”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座在建重慶最大的鐵路綜合樞紐,在建設過程中進行了多項創新。
重慶東站以“山水千里、黃桷參天”為立意,屋頂的屋蓋由3塊“巨無霸”鋼結構桁架拼裝組成,以直鋼柱和40棵樹型柱為支撐,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
張來根作業的屋蓋鋼結構桁架是首塊已經提升到屋頂上的,安裝在屋頂最中間,也是最大的一塊——跨度達72米、重4400噸、投影面積5.4萬平方米。
要把這塊“龐然大物”從地面精確地架到屋頂上,高度需提升23.775米,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確保提升過程定位精確,項目團隊採用電腦全自動控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現場用了74台液壓提升泵,其力量相當於把2930輛小轎車並排提升23.7米;設置了74個提升點,並布測了46個提升監測點和23個撓度(彎曲變形程度的度量)監測點,對提升過程中的應力、撓度、標高、垂直、位移等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報警,並邀請了第三方健康監測機構監測數據進行印證,最終誤差在3毫米以內。
目前屋蓋第二塊鋼結構桁架正在地面拼裝,預計最快本月就可完成拼裝並架設到屋頂上。
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重慶東站正加快建設,站房及CTC(重慶東站北側交通換乘中心)已全面封頂,較原計劃分別提前了4個半月和3個月,有望2025年與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同步建成投用。屆時,重慶可實現1小時到達成都、萬州、黔江、貴陽,3小時到達武漢、昆明、長沙,6小時到達上海、北京。這對加快構建重慶“米”字形高鐵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楊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