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出臺重大(重點)專項管理實施細則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7-05 10:49:23 編輯:李柯佑

7月4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重慶市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重大(重點)專項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近期由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印發。根據《細則》,單個重大項目、重點項目財政經費資助強度最高分別達到3000萬元和500萬元。

重大專項聚焦我市支柱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需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注重發揮龍頭企業主導和鏈主作用,構建産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推動多方聯動和資源匯聚,以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標誌性重大戰略成果産出為目標,突出科技創新的戰略牽引、帶動示範和支撐引領作用。每個重大專項由若干重大項目組成,每個重大項目財政經費資助強度為1000萬—3000萬元。

重點專項聚焦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突出重慶特色優勢,關注未來技術産業發展需要,重點支援培育科技型企業和優秀人才團隊,突出“創新性、引導性、整合性、應用性”。重點專項由若干重點項目組成,每個重點項目財政經費資助強度為100萬—500萬元。

記者注意到,重大(重點)專項注重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可以採取部門協同、市區(縣)聯動、政企聯動等多種組織實施方式。經費投入可以採取財政資金全額投入、財政資金和其他資金聯合投入、實施單位自主投入等多種形式。

重大(重點)項目可以結合實際採取公開競爭、定向委託(擇優)、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方式遴選項目承擔單位。《細則》還明確了項目立項後的過程管理制度,比如,重大(重點)項目管理全流程實行資訊化記實管理,項目牽頭單位和項目負責人需通過重慶市科技管理資訊系統,按要求如實填報任務進展和經費使用進度等重要資訊,相關進度進展資訊納入科研誠信監督。重大(重點)項目實行全過程跟蹤服務機制。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將會同有關單位,根據重大(重點)項目實施需求,提供技術諮詢、科技金融、人才引進、平臺建設等綜合服務。

《細則》對項目經費管理進行了改革,明確以創新研發為主的項目財政經費首次撥付一般不低於70%,以成果轉化及應用示範為主的不低於50%。今年,我市擬組織實施人工智慧、高端器件與晶片、生物醫藥等5個重大專項,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態環境、人口健康等8個重點專項,佈局解決一批關鍵領域技術問題。 (記者 張亦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