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非博覽會看重慶開放的“非洲機遇”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7-03 10:27:00 編輯:李柯佑

7月2日,為期4天的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下稱中非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落下帷幕。

重慶組織了11家企業參展,並在現場設置主題展館。今年前5個月,重慶與非洲進出口貿易額超過118億元。

打造內陸開放高地,重慶能夠從這場展會上獲取哪些資訊,又將如何抓住屬於重慶開放的“非洲機遇”?對此,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重慶與非洲的合作,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W1館,位於“C位”的,是中非高品質建設“一帶一路”成果展。

展區資料顯示,非洲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參與方,目前已有52個非洲國家及非盟委員會與中國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非往來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比如貿易上,中非貿易額較10年前增長了42%,2022年達282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非出口1645億美元,自非進口1175億美元,三項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準,中國也連續14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

中非越來越緊密的經貿合作關係,對重慶而言,機遇幾何?

重慶是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匯聚了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物流通道,肩負著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的使命。重慶,自當加速擴大與非洲的經貿往來。

不過,就目前而言,重慶與非洲的經貿往來相對較少。

數據顯示,2022年,重慶與非洲外貿進出口額為246.37億元。重慶在非洲貿易排名前兩位的國家為南非和剛果,貨值分別為41.1億元、20.6億元。無論是外貿總量還是貿易國的貨值,都不算大。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重慶與非洲的合作,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當前,外貿下行壓力大。重慶不僅要保證東盟、歐美等地區的貿易“存量”,也應開拓市場“增量”,非洲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同時,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不斷完善,其路線已能覆蓋非洲主要港口,增進貿易,未來可期。

非洲和重慶有“雙向奔赴”的條件

重慶應該從哪些領域發力,加深與非洲的經貿關係?中非博覽會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中非高品質建設“一帶一路”成果展中,介紹了很多中國與非洲的代表項目,其中有不少都值得重慶學習。

比如,2014年,中國一汽與中非發展基金攜手投資建設了“中國一汽南非庫哈工廠”。如今,該廠已輻射非洲10余個國家,銷量逐年攀升。這樣的路徑和模式,值得重慶汽車産業借鑒。

再如,2017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參與非洲“綠色長城”計劃,在模里西斯、衣索比亞等國家分享治沙技術與經驗。重慶交通大學的“沙變土”技術已在多地得到了實證,也可以在非洲探索合作應用。

記者在逛展時還發現,現場眾多非洲國家展區的“需求清單”中,有不少都是重慶的強項——

幾乎所有非洲國家都對基礎設施建設有較大需求,而重慶在橋梁、隧道、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準;

大部分非洲國家工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對工業設備、技術都比較依賴其他國家,重慶作為工業重鎮,有較大發揮空間;

汽摩、手機、電腦等産品在非洲市場有很大潛力,重慶恰好是全國重要的汽車、摩托車、筆電、手機製造基地。

當然,非洲也有很多産品是重慶所需要的,比如豐富礦産資源、金屬資源等,都是重慶製造業的原材料。

此外,非洲的特色香料、咖啡、肉類全球知名,廣闊神秘的地域空間、絢麗多姿的人文風情,重慶與非洲在文旅交往方面也大有空間。

“看重慶與非洲外貿貨物種類,就能判斷後續雙方經貿往來的主要趨勢在哪。”市商務委外貿管理處處長李國田介紹,2022年,重慶出口非洲主要貨物為筆電、汽車、摩托車、手機等,進口則主要為礦産品、金屬及其製品。他表示,從目前的外貿情況來看,重慶與非洲的經貿往來,是可以實現“雙向奔赴”的。

市場主體已向非洲市場拓展

本屆中非博覽會上,重慶組織了11家企業參展,其中傳音手機、宗申等已經在非洲有業務往來。

“我們很早就把産品賣到了非洲,前兩年受疫情影響,銷量有些下滑,但今年正在不斷恢復。”宗申展區的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宗申向非洲埃及等國家出口摩托車約1萬輛。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慶組織的11家企業,也有像峰米科技這樣還未在非洲佈局的,希望助力這些企業擴大在非洲的市場。

春江水暖鴨先知。事實上,重慶很多市場主體已經動了起來。

中冶建工、中冶賽迪等在渝央企很早就在非洲有所佈局。其中,中冶建工參加了阿爾及利亞援建項目,不少重慶人也前往當地從事援建工作。

在南非,重慶企業家組成的南非重慶總商會,涉及飲食、文化、花木、物流、肉類等多個經營領域。這些企業家中,有將重慶的火鍋、川菜以及榮昌豬帶到非洲的,也有將南非的藍花楹、牛羊肉等産品引入重慶的。

美聯物流總經理何道國表示,目前,美聯物流正在參與中國援助衣索比亞水廠項目,負責運輸包括水管、泵、閥等物資,貨值大約3000萬元。同時,美聯物流今年也在運輸汽車前往突尼西亞,貨值約2000萬元。

還有一些企業,雖然未在非洲佈局,卻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我們的産品在東盟、拉美等國家都賣得很好,現在也想去非洲闖闖。”重慶艾德旺斯總經理鄭力説,他們的産品主要是小型柴油發動機,非洲對公司而言是一個沒有開拓的市場。今年,他們就打算前往非洲考察,尋求合作夥伴,將産品帶到非洲。(楊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