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要加強磷、鉀元素的供給,施肥時沿著竹叢週邊,距離不要太遠……”7月4日,伴隨著沙沙的竹葉聲,豐都縣三建鄉綠春壩村村支書廖志偉蹬著腳踏車,將一袋袋肥料運到雷竹基地後,又現場向村民示範雷竹的管護要領。
忙完了,他向記者細數發展雷竹産業後村裏的變化,最後忍不住感嘆一句:“産業興則鄉村興。鄉村要振興,必須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産業。”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實施千億級優勢特色産業培育行動,做強特色農業産業集群,是重慶市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動農民持續增收的現實需要,也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全市各地不少鄉鎮、村(居)立足自身優勢,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形成了一個個符合自身定位,又具有差異化的特色産業,在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創新發展模式、延伸農業産業鏈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巴渝大地描繪了一幅幅強村富民的新畫卷。
立足資源
蹚出差異化特色化産業之路
群山環繞的綠春壩村,曾是三建鄉有名的“三無”村莊,村裏無集體經濟、無産業、無人才,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務工。在家村民栽過青蒿,種過中藥材,可都因土壤、氣候等不適宜,失敗了。
“直到我們選準了雷竹産業。”廖志偉説,三建鄉緊鄰龍河,山坡上原本就生長著大片野生雷竹林,依託這些野生雷竹資源,鄉里決定規模發展雷竹産業。找準産業定位後,村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目前已發展了3000余畝,每畝産量1000公斤,畝産值超過1.5萬元,帶動鄉里的農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種什麼、養什麼,是山區鄉鎮謀劃主導産業時普遍遇到的問題。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説,近年來,利用獨有的立體氣候和豐富的物種資源,我市不斷尋找農業産業升級的突破口,支援山區村鎮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優勢特色産業,逐漸蹚出了一條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之路。
特色産業,讓種養結構進一步優化——
初夏時節,奉節縣吐祥鎮槽心村,一茬茬甜豌豆長勢喜人。“這裡獨特的高海拔氣候非常適宜反季節蔬菜種植,一季就能收好幾茬。”村支書向光華説。
去年,我市出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十四五”規劃》,將推動産業升級作為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農戶內生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放眼全市,我市已發展起以柑橘、榨菜、特色水果、特色糧油等為主的特色優質産業集群,創建涪陵榨菜、奉節臍橙、萬州種養迴圈、豐都畜禽等4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一批優勢特色産業品牌不斷叫響。
“一村一品”,讓産業佈局更加科學、合理——
圍繞特而專、新而奇、精而美,我市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特色産業發展格局,先後建立了1000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得益於産業的差異化發展,不少昔日的貧困村實現了向“産業村”的蛻變。2022年,我市第一産業增加值為1921.91億元,同比增長7.8%;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9313元,同比增長6.7%。
科技驅動
特色産業跑出現代農業“加速度”
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近日,位於墊江縣沙坪鎮紅旗村的市農技總站再生稻示範基地傳來好消息,由我市自主培育的優質稻品種“甬優4949”已進入抽穗揚花期,這意味著,中稻收割後,蓄留再生稻的時間將較往年提前,從而保證再生稻生長期能有充足光照。
“好種子帶來好收成,種質創新一直是我們做優特色産業的重要抓手。”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説,依託市農科院和區縣農技推廣站的科研力量,各地重點開展了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遺傳育種科研攻關、改良和良種繁育等工作,向種養大戶培育推廣了一批高産優質、多抗廣適的突破性新品種,為特色産業發展提供了種子支撐。
截至目前,我市自育農作物新品種佔比已超過四成,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5%,併為大足黑山羊、榮昌豬等優異農業種質資源建立了“基因庫+保種場+保護區”的保護體系,基本實現地方種質資源“應保盡保”。
農機開進丘陵地,新技術落地“巴掌田”,特色産業蓬勃發展的背後是科技的力量。近年來,我市堅持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研發和推廣力度,以科技創新破解傳統農業效益低下、“望天吃飯”的難題,讓特色産業跑出現代農業“加速度”。
作為巫溪洋芋的主産區,尖山鎮大包村的特色産業就是洋芋。種植戶曾友海就率先嘗到了“機器換人”的甜頭,“一台播種機相當於100個勞動力,每天能播種30畝以上。”今年,村裏添置了4台馬鈴薯播種機,得益於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民成了職業工人,他再也不用擔心農忙時節請不到人幹活。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説,接下來將一手抓農業機械化提升,一手抓大數據智慧化發展,堅持“改地適機”與“改機適地”相結合,大力推動丘陵山地農機裝備研發推廣和智慧化改造,加快發展以資訊技術為支撐的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為現代農業賦能。
創新經營模式
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獨特性、地域性是鄉村特色産業最鮮明的標誌,但縱觀全市,農村特色産業還不同程度存在規模小、鏈條短,特而不強的問題。
對此,近年來,各地通過創新經營模式、貫通産加銷、融合農文旅、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鄉村業態不斷豐富、鄉村産業不斷興旺,力爭為鄉村全面振興、村民共同富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合川區太和鎮曬經村通過農村“三變”改革,將3400多畝土地集約起來,發展起花椒特色種植,曾經的“空殼村”搖身一變成了“産業村”。今年初,村集體經濟組織拿出17萬元進行分紅,大家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依託特色産業,我市各地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村民分得更多集體發展的“蛋糕”。去年,全市農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20億元,其中4000多個村收入在10萬元以上,同比增幅均達到10%以上。
而三産融合,則讓“特色路”越走越寬。
巫山脆李火了,曲尺鄉權發村村支書孫祖勇也更忙了。今年,權發村將十余間閒置農房集中起來,打造了懸崖太空艙旅遊民宿,“依託千畝脆李産業,我們形成了‘春賞花、夏摘果’的鄉村旅遊格局,今年李花盛開時,民宿一季收入就有20多萬元,還帶動了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以一産帶動二産,催生三産,各地全面整合資源要素,不斷補齊農産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産品銷售等短板,將特色産業與文化、體育和旅遊有機融合,重點推出了百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打造各具特色的地標項目200余個、多元素地域産品近500個。
“全産業鏈發展是現代農業的新趨勢。”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還將高品質建設一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國家農業産業強鎮,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向農村地區匯集,為推動産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匯聚力量。同時,平衡好優勢産業與農業經營主體間的關係,繼續以“三變”改革為抓手,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成果。(記者 左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