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力爭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5%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6-27 10:11:22 編輯:珍珍

6月25日,市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了《重慶市科學綠化試點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全面提升我市科學綠化水準,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力爭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5%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2.8億立方米。

針對森林品質不夠高,林種和樹種組成不優、抵禦森林病蟲害能力弱等問題,我市計劃用5年時間,實施造林285萬畝以上,森林品質精準提升1000萬畝,通過引入鄉土樹種、珍貴樹種等,逐步培育復層異齡混交林,完成對馬尾松純林的改造。

《方案》對不同功能區域進行分類指導,科學佈局。主城都市區將圍繞“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四山”森林品質提升、礦山生態修復等,擴大珍貴樹種種植規模,著力構建規模適度、集中連片、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有效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森林城市群建設;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將依託重要河流和山脈,打造高山生態防護林帶、中山生態産業發展帶、濱江生態隔離帶、消落區固土涵養生態帶,助力森林、濕地生態旅遊等林業産業融合發展;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將加快推進烏江生態廊道、自然保護地能力建設,打造“秀美武陵·烏江畫廊”生態範例,強化對武隆仙女山、石柱千野草場的生態保護修復,建設以油茶為主的木本油料林基地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助力鄉村振興。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市正加快編制國土綠化相關規劃,做好生態空間頂層設計,在落實耕地紅線的基礎上,深挖綠化造林潛力,促進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協調、融合發展。各地將合理合規利用25°以上坡耕地、石漠化地、污染土地和遺留礦山土地等,以及城市坡坎崖,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實現應綠盡綠。

著眼重點區域的植被恢復,我市將以“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國家儲備林建設、石漠化綜合治理等林業重點工程為牽引,加大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力度,優化森林結構和功能,提高森林生態系統品質、穩定性和碳匯能力。譬如,圍繞健康森林建設,我市將通過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培、中幼林撫育、松材線蟲病疫情林區帶狀改培等方式建設國家儲備林500萬畝,增強森林抵禦病害的能力。

在推進城鄉綠化方面,我市將充分利用城鄉廢棄地、邊角地、房前屋後等見縫插綠,推進立體綠化,構建綠道網路,增強城鄉綠地的系統性、協同性。大力開展農村“四旁”植樹、庭院植樹,在農村房前屋後和公共區域種植一批經濟樹種,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左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