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出臺“十條措施”支援民營企業發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6-21 17:05:22 編輯:珍珍

重慶北碚作為民營經濟綜合改革示範試點區,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始終堅持把惠企紓困作為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近日,北碚出臺《關於“給力、減負、樹形象”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十條措施》),聚焦當前全區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難點問題,深入做好民營經濟這篇大文章,紮實推動“存量變增量、增量變存量”。

image.png
睿藍汽車生産線。受訪單位供圖

鼓勵技術創新  力促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高品質發展,關鍵靠創新。

為激勵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十條措施》進一步深化金融創新,充分發揮發展基金撬動産業作用,聚焦智慧感測器、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工業網際網路、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設立科技創新、轉型升級以及重點産業招商子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優勢産業、優質項目,不斷拓寬企業資金來源渠道,為技術創新注入“活水”。

《十條措施》還支援、鼓勵民營企業組建研發中心、研究院等研發機構,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市級創新平臺,並拿出“真金白銀”為各類創新平臺提供150萬元到50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獎勵,讓民營企業大膽闖、放心幹。

如今,北碚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62家、總量居全市前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50家,市級科技型企業2854家。為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數字化轉型,《十條措施》鼓勵民營企業實施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改造,加快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産線建設,併為符合條件的國家級、市級項目提供最高1000萬元、500萬元的獎勵、補助。

值得一提的是,北碚將加快“專精特新”産業園建設,優先支援本地企業入園抱團發展,並通過技改補助等方式,對生産經營暫時面臨困難但産品有市場、項目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給予支援。 

提升服務質效  助力民營經濟降本減負

服務民營企業就是服務發展大局。

北碚區不斷優化民營企業服務體系,按照市委“三服務”要求,建立完善北碚區重點企業服務專員制度,31名區領導全覆蓋、直聯“四上”民營企業440家,實現“專員一對一”全覆蓋、“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同時,深入開展“穩擴提”專項行動,定期開展“民企評部門”活動,常態化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服務,把各項穩企惠企政策落實到位,為民營經濟發展助力。

此次發佈的《十條措施》針對企業反映突出的人才緊缺難題,採取“一人一策”支援企業引才育才,對原創能力強、成果價值高、整合能力突出的急需緊缺頂尖人才(團隊),給予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安家補貼、住房保障。同時也將高品質建設卓越工程師半島等平臺,定期開展“碚有引力”巡迴引才活動,探索建立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和民營企業聯合培養人才創新機制,助力企業打造高水準人才團隊。

此外,北碚還將探索開展“綜合查一次”執法檢查,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結合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實現對檢查對象的精準分類和差異化管理,加強對涉企執法檢查計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指導,杜絕濫用行政權力干涉民營市場主體正常經營的行為。

樹立品牌形象  打造民營經濟特色標識

品牌形像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十條措施》支援和幫助民營建築企業資質增項升級,並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資金補助。深化民營企業“賽馬比拼”,推行“畝均效益”改革,對綜合排名前十的“明星企業”,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點對點”聯繫服務,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接下來,北碚將開展民營企業優質産品“大推介、大展銷、大展示”,宣傳推介“明星産品”。同時,北碚還將積極搭建産品産銷對接平臺,拓寬産品行銷渠道,推動更多産品實現本地適配化。

《十條措施》還支援企業改制上市,通過實施企業上市“沃土計劃”,優化企業改制上市“綠色通道”,給予重點培育擬上市企業1000至5000萬元戰略性股權投資,給予成功上市掛牌企業最高1600萬元區級財政資金扶持。

下一步,北碚將持續弘揚盧作孚企業家精神,依託全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強化民營經濟人士教育培訓,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在發展中實現價值、奉獻社會,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尊重民營企業家的濃厚氛圍。(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