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探針、熱力地圖、客流統計攝像頭……5月5日,在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技術人員忙著升級景區智慧文旅系統,一系列“黑科技”被安裝到關鍵節點位置。
“洪崖洞景區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5天時間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並精準科學地作出了分時段限流、封橋等措施,智慧文旅系統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洪崖洞景區管理公司總經理張奇稱。
前不久,我市召開數字重慶建設大會,對重慶數字化建設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
“我們既是數字化建設的受益者,也是踐行者。”張奇介紹,洪崖洞在原有“智慧景區”系統的基礎上,全面升級景區智慧文旅系統,以提高旅遊管理水準、景區影響力及旅遊服務品質、體驗品質。
“該升級系統對景區的數字化運用作出了諸多創新,具有很強的可靠性、先進性和可複製性,預計今年內投入運營。”承擔洪崖洞智慧文旅系統升級項目的長嘉文旅公司運營總監王飛表示。
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基礎層建設、感知層建設、數據層建設和應用層建設,包括景區全域管控大平臺、景區大數據中心、安全管控體系、運營管理體系、遊客服務體系、財務管理體系等。以遊客服務體系為例,不僅可為遊客提供預約停車、導遊導覽、資訊發佈等,還將提供機器人服務、智慧步道服務等,可謂未來感、科技感十足。
洪崖洞的數字建設,是我市紮實推進數字文旅建設的縮影。近年來,數字化廣泛應用於我市各地文旅場所。如,大足石刻的數字旅遊系統,將歷史悠久的石刻和光影雷達互動、3D數字圖書館、MR交互等數字新技術融合起來,讓遊客隨時隨地“雲遊”大足石刻;武陵山智慧旅遊資訊平臺,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GIS、軟體系統整合等多項技術,將文旅數據採集和治理、視頻監控匯集、網際網路數據匯聚、遊客公共服務等整合融為一體,集資源展示、數據監測、公共服務等功能于一身;“一機遊武隆”平臺,通過個性線路定制、達人推薦、智慧定制、智慧導覽等功能,為遊客在旅遊資訊獲取、行程規劃、産品預訂、遊記分享、特色電商購買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智慧化服務。
“數字文旅建設是文旅行業發展的方向。”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稱,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全面實施數字文旅建設行動計劃,包括推進智慧文旅廣電雲建設、完善文化旅遊數據發佈機制、積極推進成渝兩地文化旅遊政務數據共用、推進文獻數字化建設、推進示範區文化館數字建設、完成應急廣播系統市級平臺建設等,著力提升全市文化旅遊數字資源應用水準。(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