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繪製千億級空天資訊産業集群藍圖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3-14 10:08:13 編輯:珍珍

上周,重慶市政府發佈《關於加快推進以衛星網際網路為引領的空天資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兩步走”目標:到2025年,創建國家級衛星網際網路産業創新中心;到2030年,全面建成衛星網際網路綜合應用示範區,形成千億級空天資訊産業集群。

《意見》提及的衛星網際網路與空天資訊産業,均為戰略性新興産業,前者是指通過衛星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其産業鏈涉及衛星設計製造、發射、運營服務等多個環節;後者是指運用航空航太基礎設施和技術,收集、存儲、處理和分析來自航空航太領域的資訊,其産業鏈涉及航太運輸服務、衛星應用服務和空間站應用等。

當前重慶航空航太、衛星網際網路産業發展現狀以及人才培養情況如何?圍繞《意見》,後續如何發力?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航空航太産業從“無中生有”到集群發展

去年10月31日,搭載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夢天實驗艙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在此次發射任務中,西南鋁分別向夢天實驗艙和長征火箭提供了大量關鍵鋁合金材料,用於實驗艙表面結構和運載火箭的過渡環、轉接框等關鍵部位。

“鋁合金材料一度是我國航空航太事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如今越來越多的國之重器用上了‘重慶造’,表明重慶航空航太産業自主研發及配套能力得到了認可。”西南鋁技術中心副主任溫慶紅説。

如西南鋁這般,為國家航空航太重大項目提供配套的企業及研發機構,在重慶還有不少:夢天實驗艙採用的對構齒輪傳動,由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配套;“嫦娥四號”巡視器在月球使用的濾光器為重慶聲光電公司配套……

“如果説得益於老工業基地産業底子,讓渝企在國家航空航太産業配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深耕航空航太領域10多年的積澱,則讓重慶航空航太産業得以不斷發展壯大。”市經信委裝備處負責人表示。

以前重慶的航空航太産業佈局幾乎為零,直到2010年國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啟動,重慶抓住契機從通航産業切入航空航太産業,通過成立兩江航空産業投資集團進行産業招商培育,加速集聚通航産業發展要素,相繼成為全國通航全産業鏈發展試點省市和國家發改委通航産業綜合示範區,實現了航空航太産業“從無到有”。

截至目前,重慶基本形成通用航空“整機+核心部件+配套製造+運營+服務+金融”全産業鏈,通過引進航空發動機、航空材料、衛星通信、商業火箭等一批具有行業重要影響力的龍頭項目,形成了通用航空與運輸航空“兩翼齊飛”、航空與航太協同發展的集群式發展格局。

多方位佈局衛星網際網路帶動能級躍升

去年底,位於兩江新區的“中國複眼”一期工程成功拍攝出地基雷達三維月面圖,這個深空探測雷達來自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拓展了人類深空觀測的邊界。

今年初,“中國複眼”二期工程在雲陽開工建設,建成後不僅將為我國近地小行星觀測和行星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支撐,也為雲陽當地的科技創新貼上了新標簽。

近年來,隨著類似“中國複眼”這樣在渝搭建的航空航太平臺項目越來越多,吸引了一大批衛星網際網路領域企業來渝聚集,重慶進一步加快衛星網際網路應用多方位佈局步伐。

去年12月,中國星網集團董事長一行來渝,與重慶就衛星網際網路産業發展等多項戰略合作達成共識。隨後,兩江新區啟動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産業園,並設立100億元規模的衛星網際網路産業投資基金。

實際上,作為承擔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應用産業發展職責的中國星網集團,一直將重慶作為衛星網際網路産業的重要佈局地,此前已在渝設立了中國星網網路應用有限公司、重慶星網網路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

早在2018年,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發起,聯合中國電信、中國電子集團等多家央企聯合成立的東方紅衛星行動通訊有限公司在渝落戶,在兩江新區建立全球總部及運營中心、人才培養基地等,發力全球低軌衛星行動通訊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項目建設。

“當前全市至少有90%的航空航太産業項目落戶在兩江新區。”兩江新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截至去年底,兩江新區航空航太産業功能區已入駐企業近30家,包括中國星網、零壹空間、金世利材料等龍頭企業,形成航太産業“火箭+衛星”、航空産業“製造+運營+服務”、空天動力“整機+零部件”、高端金屬材料“研發+製造”全産業鏈,能夠為衛星網際網路産業發展提供完備支撐。

今年以來,重慶另一個經濟發展“引擎”,西部(重慶)科學城也在積極佈局衛星網際網路領域——2月2日,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在渝戰略合作重大項目,空間電磁頻譜研究院及低軌衛星星座産業化項目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子産業園,將帶動重慶衛星網際網路産業能級躍升。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家航空航太板塊的幾大央企中,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中國星網集團都已入渝。接下來隨著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中國航太工業集團等與重慶加強合作,再佈局一批産業項目,重慶航空航太及衛星網際網路産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

緊跟産業發展需求加速人才培養

以衛星網際網路為引領發展空天資訊産業,重點在於做好科技研發攻關,而攻關的關鍵正是人才。近年來,重慶在推動空天資訊産業鏈完善健全的同時,還注重同步做好創新鏈、人才鏈的引入培育:2018年3月,重慶交通大學航空學院掛牌成立,為重慶航空航太産業發展搭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2019年4月,北京理工大學與兩江新區簽署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合作協議,促進重慶人才培養和科研水準提升;2022年,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中國複眼”落戶重慶……

“發展産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産業,迫切需要集聚人才,圍繞産業鏈部署人才鏈、通過人才鏈提升産業鏈,深化産學研合作,形成1+1>2的效果。”重慶金世利航空材料負責人劉和平表示,重慶圍繞空天資訊産業發展需求做好人才培養,對於産業孵化培育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重慶交通大學航空學院院長張銘認為,航空航太産業是科技含量極高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必須聚焦人才培養,當前重慶空天資訊産業發展勢頭良好,對於技術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目前,重慶交通大學航空學院先後開設“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控制與資訊工程”等專業,將為重慶空天資訊産業提供人才支援。

針對空天資訊産業人才培育,《意見》特別提出,“要依託重點項目、重大平臺、核心園區引進國內外高端研發機構、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加強市內高校相關專業設置,強化龍頭企業與高校聯合培養,鼓勵高校定向培養、定向推薦專業人才”。

可以預見,隨著所有産業項目加速落地,加上人才供給體系不斷完善,重慶繪製的千億級空天資訊産業集群藍圖將逐步實現。(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