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精雕細琢下功夫做靚綠色“公園城”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3-08 14:37:16 編輯:李柯佑

春暖花開,草木萌發。位於大足區棠香街道的香國公園迎來了眾多市民,大家前來踏青、賞花,邂逅一抹春色。為加快做靚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近年來,大足區科學謀劃、加大投入,使大足成為顏值、氣質、品質、特質俱佳的地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多措並舉下,大足區逐步實現了從“城市公園”到“公園城市”的華麗蛻變,一座“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的綠色城市會客廳雛形初現。

提升綠化品質

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駛下高速,進入大足城區,靚麗的城市環境暫態映入眼簾,令人倍感舒暢。

寬敞乾淨的大道、修剪整齊的草坪、整潔典雅的生態步道、嬌艷絢麗的鮮花……特別是路旁擺放的石雕藝術小品,尤為吸引眼球。這些石雕選取自大足石刻中具有代表性的養雞女、貓鼠圖、牧牛圖、吹笛女等造像元素,細節滿滿、獨具匠心,叫人看得移不開眼。

石刻大道又被市民稱為“迎賓大道”,既是大足門戶,也是群眾出行的交通要道。為了擦亮這一城市門戶,去年以來,大足區下足“繡花”功夫,細心、耐心、巧心聚焦細微之處,對石刻大道文化景觀全面提質升級。

如今,大道沿線新增上千株海棠、烏桕、黃連木等開花色葉喬木,燈座等硬體設施採用“大足印”“大足磚”文化符號,不但實現了“喬、灌、花、草、石”分層佈局、立體搭配,更以大足石刻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植根賦魂,形成了一條集文化、園林、生態于一體的景觀大道,將城市環境扮靚一新。

“我就住在石刻大道邊上,每天打開窗戶就能看到綠景,安逸得很。”居民張鳳霞感受極為直觀,她笑道:“這幾年變化太大了,環境舒適、空氣好,日子越過越舒服了。”

置身大足城區,越來越多的居民感受到了身邊居住環境的可喜變化。

“為打造留得住美好記憶、有溫度、有品味的綠色開放空間,我們積極行動,見縫插綠、優化城市景觀,大力提升園林綠化品質內涵。”據大足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足區先後提升了南北山旅遊公路沿線綠化景觀,建成香山綠道,實施清明橋路、二環南路、石刻大道等街頭綠地提質,完成潼大榮高速大足三環連接線、吾悅廣場周邊、三環南路昌州隧道等道路綠化補缺提質,綠化美化北山不穩定斜坡等坡坎崖,在城區河道、公園水體栽植大量水生植物,效果顯著。

2022年,大足區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穩中有升。五星大道、區人民醫院、香山美地、藍湖國際分別成功創建市級園林市街、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

突出公園特色

彰顯城市獨特氣質

近日,大足區香國公園內,各類時令開花植物爭奇鬥艷,到處是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伴隨著愜意的暖陽,市民們或在步道上散步閒聊,或在帝師橋頭俯瞰全景,或在人氣景點“打卡”留念,用手機記錄下美好時刻。

“我是朋友推薦來的,果然不虛此行。”

“聽説公園的夜景也是一絕,我們吃了晚飯還要來看燈光秀、逛夜市。”

……

據了解,香國公園以培育城市生態綠心、展示健康生活方式、彰顯自然人文山水為原則,以大足歷史文化、海棠文化為主線索,運用山石、水體、植物等景觀元素,打造集休閒、旅遊、娛樂、商業等功能于一體的市民綜合性公園。

自開園以來,公園憑著超高顏值贏得好評如潮,已成功創建4A級旅遊景區,成為廣為人知的人氣“打卡地”。

實際上,在大足區,類似這樣的“寶藏公園”不止一個。

將“福”字作為景觀元素,展現傳統美學,弘揚傳統文化的百福苑;以蜿蜒小徑串聯竹林空間,呈現“夾路修篁君子竹”意境的翠屏禮園;坐溪流亭臺間,可觀花鳥蟲魚、品水景的北禪雙擁遊園……

近年來,大足區高度重視園林綠化和公園建設工作,著力做到景景相連、景藝融合,展示大足特有文化魅力的同時進一步夯實城市生態基底,築牢了城市生態屏障,塑造了大足城市特色品牌,得到廣大群眾一致好評。

當前,在近40平方公里的建成區內,大足區累計建成公園20個、廣場16個、遊園14個,公園綠地面積逾700公頃。其中,北山公園被評定為首批“重慶曆史名園”、香國公園獲“重慶最美公園”、聖跡公園清水溪獲“重慶公園最美景點”、同心公園獲“重慶最美社區公園”,充分彰顯了美麗棠城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極大提升了市民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