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拓展高品質發展新空間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2-16 16:19:46 編輯:珍珍

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論壇峰會、辦好用好“企業之家”、不斷夯實要素保障、精準落實惠企政策、創新推出“八大資金池”……當前,璧山區正著力優環境、強服務、出實招,積極推動民營經濟穩步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2022年,璧山區民營經濟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75.5%,高品質發展動能持續集聚,市場主體發展信心不斷增強,奏響出璧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聽樂章。

民營企業不僅是穩定經濟的重要基礎、創新創業的重要動能,也是一個地方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就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出許多重大論述,為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

民營經濟活則全局活,民營經濟興則全局興。區委十五屆五次全會提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促進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充分運用,放膽、放手、放心支援民營經濟發展,讓民營企業敢幹、敢闖、敢投,讓群眾敢首創。

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權益 激發民營企業家創新熱情

全區新增註冊商標1788件、總量達1.5萬件,新增發明專利249件、總量達1226件,新增PCT國際申請24件、總量達177件……翻開過去一年的成績單,一組組數據見證了璧山區智慧財産權創建的顯著成效。

智慧財産權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近年來,璧山區深入實施“品質立區、品牌興區、智慧財産權強區”發展戰略,將智慧財産權工作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編制印發璧山區智慧財産權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入圍首批國家智慧財産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為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璧山區全力推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試點建設,與市智慧財産權糾紛調委會、市智慧財産權法庭簽訂訴調對接合作協議,“快調+速裁+精審”多元糾紛化解機制持續完善。

在2022年,璧山區不僅開展了2022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誌保護、“藍天”專項整治、非正常專利申請清查等專項行動,還立案查處了36件智慧財産權案件,有效保護了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民營經濟發展的好壞、快慢決定著一個地區的未來,而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對於拓展民營企業發展空間,讓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安心經營、專心發展、全心創新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為此,區委十五屆五次全會提出,樹牢“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和風細雨”理念,嚴格執行負面清單制度,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全力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以建設國家智慧財産權強市試點示範城市為抓手,全面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恪守契約精神,切實激發和保護好民營企業家的創新熱情。

促進全社會創新創業 增強民營經濟發展新活力

對於企業而言,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産力,有創新企業才有發展。而深化創新競賽,無疑是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的需要。

在去年11月25日,璧山區就與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重慶市科學技術局共同主辦了第七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重慶)——新能源汽車産業賽。

此次賽事通過線上方式舉行,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大技術創新需求,面向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和技術團隊尋求解決方案,旨在不斷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切實解決企業技術難題,搭建促進産學研用合作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

在此次比賽中,璧山區共徵集區內外技術創新需求50余項,遴選31項技術創新需求,通過“線下”“線上”形式積極組織開展需求對接。目前,共促成9個項目達成合作或合作意向,其中總意向金額達到3000萬元;完成簽約3個項目,簽約金額553萬元。

事實上,代表重慶首次成功申辦第七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重慶)——新能源汽車産業賽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去年,璧山區還高品質舉辦“院士專家璧山行——中國智慧製造科技創新高峰論壇”活動、申辦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重慶賽區)暨第八屆重慶“高新杯”眾創大賽分賽區、舉辦第五屆中國(國際)Micro LED顯示高峰論壇……在展示和交流中碰撞思維、分享經驗、點亮智慧,不僅更好地激發了創新潛力,集聚了創業資源,也進一步營造和提升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為加快壯大全區民營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天不創新,明天就落後。創新創業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民營企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不斷推動創新創業向縱深發展,是必由之路。

為此,區委十五屆五次全會提出,支援各類市場主體不斷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産品、開拓新市場,完善與創新創造相適應的包容審慎監管方式,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潛能。辦好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論壇峰會,加大創投基金、産投基金對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的投入力度,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誤、允許試錯的良好氛圍。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新産品、新技術應用場景,幫助民營企業搶訂單、擴産能、拓市場。

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因我們公司産能提升,目前急需焊工、普工。同時,也希望能為員工申請到公租房,解決員工住宿問題。”去年10月13日,在秀湖公園的“企業之家”,重慶天鈞焊接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提出了當前的困惑。

針對該公司負責人的苦惱,區人才就業中心、區公共租賃住房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當即提出建立一對一服務的聯繫機制,對企業的招工用工和住房予以保障。

在這場座談會上,重慶市坤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提出的資金壓力、城市管理、放寬門頭廣告製作要求等問題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應,讓企業負責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企業之家”坐落于秀湖公園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裏。每週,區領導、相關職能職責部門負責人都會來到這裡,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零距離”溝通,認真傾聽企業心聲、訴求,現場認領任務,實實在在協調解決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問題。

不止是區級領導定期坐班,結合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的運作理念,“企業之家”還常態化開展“部門擺攤 企業趕場”“政策大講堂”“經管研習社”、講座培訓等一系列活動。

用心用情服務,讓企業“愁容”變“笑臉”。通過環境改變語境,“企業之家”打通了政企之間平等對話和資訊溝通渠道,優化了營商環境,助力了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健康發展。

據統計,在2022年,共計24位區級領導到“企業之家”輪流坐班,開展“部門擺攤 企業趕場”“政策大講堂”活動51場次。其中,收集企業訴求221個,現場協調解決環保審批手續等問題197個,推送到“企業吹哨 部門報到”線上督辦平臺24個。

“親”“清”合力,“鳳凰”自來。事實證明,“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構建,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發展。而要促進政企溝通協商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破解民營經濟發展的難題,釋放民營經濟發展最大活力,主動作為、靠前服務仍是關鍵之所在。

為此,區委十五屆五次全會提出,大力促進“兩個健康”,發揮好工商聯和商會作用,實施“千人助萬企”活動,開展企業滿意度測評,將“企業之家”打造為企業家自己的“家”。精準落實各類穩企惠企政策,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向實體經濟,更好發揮“八大資金池”效用,推動“個轉企、小升規”,傾力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壯大保駕護航。(朱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