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雙城記,巴蜀一家親。自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重大決策部署以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下簡稱成渝“雙圈”建設)已經走過三年時間。“在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中,稅收徵管服務一體化是重要組成部分,要緊抓重大戰略機遇,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認真落實。”三年來,川渝兩地稅務部門每年推出新舉措,分三批次實施68項重點合作任務,在政策執行標準化、稅費徵管一體化、辦稅服務便利化取得明顯進展,川渝稅務一體化發展已從夯基壘臺走向成勢見效。
高竹新區打造“樣本”,稅費徵管服務一體推進
沿著210國道,從重慶市渝北城區出發,駕車約30分鐘就到了川渝高竹新區。這個川渝兩省市共同批准設立的跨省域省級新區,目前入駐企業已達144家。南韓人李慶秀在這裡創辦了四川第一秀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第一秀公司”),成為新區創業的一員。
隨著川渝經濟一體化發展,越來越多企業跨省經營,涉稅服務緊跟其後,為其提供良好發展條件。據悉,在高竹新區,兩地稅務部門設立了全國首個實體化運作的跨省域稅費徵管服務中心——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通過主動對接項目、落實稅費優惠、統一稅費服務流程等,實現新區內企業稅費徵管、稅費政策、納稅服務等122個涉稅事項一體化即時辦理,已累計辦理業務超13萬筆,為全國毗鄰地區開展一體化稅費徵管改革探索路徑、積累經驗、作出示範。
“不出新區就能辦稅繳費,省時又省力。”李慶秀説,第一秀公司近兩年發展規模快速壯大,2022年,年銷售收入達到524余萬元,同比增長48%。
設立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只是成渝地區推進稅費徵管一體化、服務便捷化的一方面。四川省稅務局徵管和科技發展處處長胡宇梅介紹,三年來,兩地稅務部門不斷升級電子稅務局功能,電子稅務局“川渝通辦”稅費事項清單從5項擴圍到52項,跨區稅源登記、跨省異地電子繳稅等多個通辦事項可在5分鐘內辦結,兩地市場主體辦稅繳費更加便捷。
註冊地在重慶市九龍坡區的重慶捷旭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廣安市、瀘州市都有工程建設項目,需要異地辦理報驗登記、申報繳稅等。其辦稅人員吳興瓊説:“以前繳稅,我都要去廣安或者瀘州,往返兩地加上辦理時間,至少要花四五個小時。現在可以直接進一個電子稅務局辦理,這很方便。”
同時,川渝稅務部門還實現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存款賬戶賬號報告等20項線下業務“專窗通辦”,聯合製定成渝“雙圈”“最多跑一次”清單,為3400余戶納稅人精準推送跨區域涉稅費事項辦稅指南,讓兩地納稅人繳費人享受到更加精細協同的服務。
數據顯示,2022年,川渝納稅人通過兩地電子稅務局“川渝通辦”專區辦理開辦業務1.3萬戶,辦理稅費業務共計1.4萬筆;通過跨區域涉稅事項“套餐式”功能辦理報驗233戶4268筆業務。2020—2022年,兩地納稅人累計辦理跨省(市)異地電子繳稅1.8萬餘筆。
稅負從輕、拉平尺度,稅費政策執行協同規範
“政策執行一個‘刻度’,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稅務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推動兩地市場主體和要素往來更頻繁、流動更自由。”重慶市稅務局二級巡視員、徵管和科技發展處處長許皓表示,三年來,兩地稅務部門秉持“政策從優、程式從簡、稅負從輕”的原則,統一了部分稅費政策執行標準,逐漸拉平稅收政策執行的尺度,打造川渝之間協同一致的稅收營商環境。
2022年,川渝兩地稅務部門以現有車船稅稅目基準稅額較低的一方為標準,統一了車船稅稅額,並實現了優惠政策的同標執行。四川按照重慶標準降低了6個稅目的稅額,重慶按照四川標準降低了2個稅目的稅額。
以公共交通車輛優惠政策為例,重慶由原來的減半徵收調整為全免車船稅。“我們公司有2500多臺符合車船稅優惠政策的車輛,部分車輛車船稅降低及免征後,我們每年預計可以多減免60多萬元。”重慶兩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春説。
據悉,從2021年3月起,川渝稅務先後統一了水泥行業、汽車4S店等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執行範圍,規範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管理口徑。還統一了城市維護建設稅和耕地佔用稅稅率,以及電力基金屬地化管理、房地産計稅毛利率等稅收政策執行口徑。
此外,川渝稅務部門還聯合編制了《川渝地區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和《川渝地區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統一登記、申報、徵收、發票管理等7大類62項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促進兩地執法標準統一、執法資訊互通、執法結果互認。
“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部分常見違法行為處罰流程嵌入電子稅務局,上線了處罰智控模組。”重慶市稅務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鄧華平介紹,這實現了稅收違法違章行為自動識別、違法違章情節自動判斷、“首違不罰”判斷提醒、集體審議線上留痕、處罰金額自動計算等程式環節的資訊化、智慧化,有效推動川渝兩地“一把尺子量到底”精確執法。
區域統籌、産業互補,聚智打造西部製造業增長極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我國西部産業基礎最雄厚的區域,産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三年來,在多個川渝毗鄰地區,稅務部門跨區域合作,數據共用、徵管互促,更好服務産業跨省域集群式發展。
據介紹,目前已有榮昌內江、江津瀘州、合川南充、北碚綿陽、潼南遂寧、資陽大足潼南、萬州達州開州等川渝兩地23個縣(市)區稅務部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步推進並深化跨省域稅費領域合作,全方位形成發展合力。
以萬(州)達(州)開(州)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為例,重慶市開州區稅務局、萬州區稅務局和四川省達州市稅務局商定形成《稅收服務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建設工作機制》,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協同共建萬(州)達(州)開(州)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全産業鏈發展天然氣綠色精細化工和鋰鉀産業集群。三地稅務部門編寫《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天然氣行業稅收徵管服務工作指引(1.0)》,每年按比例計算分配天然氣開採、銷售環節增值稅及礦區使用費等,營造高效便利的稅收營商環境。
除了支援川渝毗鄰區域協同發展,稅務部門還聚焦汽車産業,打造産業鏈檢測平臺,力促兩地互補配套、延鏈強鏈;深入推進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攜手發展新興製造業,在微電子産業領域聯手做強“中國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資訊産業集群。
重慶地區晶片製造企業密集,電子科技大學選擇落戶重慶西永微電園,成立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微電子産業技術研究院。重慶高新區稅務局提供“稅務管家”服務,為研究院量身定制了稅費優惠政策指引,輔導及時享受稅收優惠,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落地到生産線。目前,該研究院已與聯合微電子、華潤微電子、吉芯科技等多家重慶企業形成合作。
川渝兩地稅務部門負責人表示,將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找準聯結點,聚力抓落實,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形成更多標誌性成果、實現整合整體性躍升,持續開創稅收服務成渝“雙圈”建設的新局面。(田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