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區前三季度農業總産值達45.7億元 增長2.7%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1-11 10:37:12 編輯:珍珍

眼下,大興鎮萬民村迎來了“繁花似錦”的美麗時光——種植的65畝金絲皇菊進入采收期,其兼具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畝産值可超過2萬元。遍地“金黃”,是萬民村村民不負農時辛苦勞作的最好表達。

萬民村的發展,是全區農業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璧山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農村“三變”改革,不斷擦亮“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金字招牌,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農業“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前三季度,全區實現農業總産值45.7億元、增長2.7%,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30.3億元、增長2.5%。

抓生産穩供給

初冬時節,在璧北蔬菜基地核心區,村民們正在地裏勞作,忙著採摘各類蔬菜。“這一季蔬菜馬上收尾了,我們得抓緊時間把最後一批菜收回來,為接下來種水白菜、萵筍等葉類菜騰地。”七塘鎮蔬菜種植大戶譚偉介紹,現在每天都會組織六七輛貨車拉往主城,日供蔬菜超3萬斤。

糧穩天下安。今年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産,把糧食安全擺在重要位置,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在春耕備耕、三夏生産、秋收秋種等關鍵農時,狠抓糧食生産不放鬆,確保顆粒歸倉豐收到手,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預計我區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1.5萬畝,增長1.9%,糧食總産量可達16.6萬噸;前三季度,蔬菜産量59.1萬噸,增長1.1%;生豬出欄16.4萬頭,增長6.2%;水果産量12.5萬噸,增長10.1%。

與此同時,今年我區還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推動土地流轉規範化管理。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6萬畝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墾造水田”項目即將完成試點區域建設,預計年底完成3000畝建設任務;完成5畝以上撂荒地綜合整治,復耕面積1153.7畝;5畝以下撂荒地復耕進度86.8%,預計11月底前完成。

推項目強發展

從璧山城區出發,驅車40分鐘,就來到了七塘鎮將軍村。村裏的“蓮花穴”農家院落格外引人注目:十幾棟閒置的老房子,在保留原始建築風貌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化設計改造,並引入博物館、美術館、藝術大師工作室、圖書館、民宿等文旅業態。

同樣,在丁家街道蓮花壩村、正興鎮沙塝村等村莊,住原鄉民宿、購農副特産、賞鄉村民俗,可觀、可食、可賞的鄉村生態旅遊,吸引大批遊客前來休閒度假。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今年以來,我區將城市文旅的觸角向鄉村延伸,以項目建設推進“農文旅體康”深入融合發展,增強農業發展的質效。

實施以“雲霧花澗”為代表的“農文旅體康”開發項目,啟動“萬畝梯田核心區”“浪漫親水步道”等10余個子項目建設。舉辦第二屆重慶“鄉村藝術集”“櫻桃節”“葡萄採摘節”等農業特色節會。與市農科院緊密合作,成立重慶市農科院璧山分院,在原有蔬菜、水果研發中心基礎上,新成立糧油研發中心,通過三個中心的實體化運作,傾力打造農業科技創新示範院地合作標桿。新建標準化果蔬園8個,建成金絲皇菊、優質伏淡季水果等冷鏈及農産品加工項目22個,啟動建設1.5平方公里綠色農産品加工産業園。

重改革促深化

每天早上,在河邊鎮新四村的新四天樞商貿有限公司內,一輛輛滿載蔬菜、土雞、糧油等食材的配送車就完成分裝,有序駛向城區各合作單位的食堂。“我們依託村裏的農産品資源開展‘菜籃子’直通車直銷配送,2021年便實現經營性收入69.58萬元,佔全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的93%,今年預計全年經營性收入將超300萬元。”新四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冉太偉介紹説。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今年以來,我區以改革為抓手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通過實施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涉農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集體經濟組織實體化運營改革、農村閒置宅基地(房屋)利用改革等,進一步放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手腳”,激活了農村集體經濟的“一池春水”。

目前,全區“三變”改革試點村佔比達到35.1%;前三季度,村均經營收益達7.9萬元;新申報認證“綠色食品”32個、重慶名牌農産品12個。

産業興旺、環境更美,今年我區還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整體效能,使農業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前三季度共投入資金3500萬元,改造提升8條主幹道、10條鄉村旅遊路;全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3.1%,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92.1%,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100%。(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