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大數據分析實驗室(重慶)掛牌成立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11-08 10:35:15 編輯:珍珍

11月4日,“宏觀經濟大數據分析實驗室(重慶)”揭牌會在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舉行。重慶日報記者從現場獲悉,宏觀經濟大數據分析實驗室(重慶)的前期研究結果顯示,川渝聯繫日益緊密,從今年9月的人口出行數據來看,四川廣安、成都、達州與重慶人口聯繫最緊密,日累計人流量均超過1萬人次,其中廣安與重慶之間的日均出行人數達2.64萬人次。

研究成果形象刻畫川渝兩地人口流動情況

數據還顯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核”聯動充滿活力。成都與重慶主城都市圈間的工作日人流量是休息日的1.6倍。這意味著工作日從成都去往重慶主城都市圈的人較多,休息日則有更多人從重慶主城都市圈“奔赴”成都。

從全國人口流動來看,川渝兩地的人口流動也最為緊密。從全國各省流入重慶的人口中,來自四川的佔44.8%。從全國各省流入四川的人口中,則有39.3%來自重慶。

川渝兩地對大學畢業生同樣極具吸引力。2022年6月的數據顯示,重慶吸引的大學畢業生中,來自四川的最多,約有2.08萬人。四川成都吸引的大學畢業生中,來自重慶的最多,約7353人。

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表示,相關成果形象刻畫了川渝人口的變動和流向特徵,對於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制定精準有效政策措施,按照區域發展要求科學引導人口合理流動,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具有較好的實踐價值。

宏觀經濟大數據分析實驗室(重慶)將從四個方面發力,服務全市社會經濟發展

事實上,這一成果只是宏觀經濟大數據分析實驗室(重慶)能力的一個縮影。據悉,按照《“宏觀經濟大數據分析實驗室(重慶)”建設方案》,實驗室將緊扣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在四個方面開展深入研究。

image.png

▲實驗室揭牌現場。受訪者供圖

一是數據賦能,多源感知。以人口大數據為核心,融合多元數據,圍繞宏觀經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都市經濟、城鄉融合等領域,開展資政研究,形成決策建議系列研究品牌,助力市委市政府宏觀決策。

二是資訊挖掘,態勢研判。建立“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機制,形成與高品質發展相適應的海量多源、高效匯聚、處理靈敏的宏觀經濟決策支撐體系,開展經濟態勢研判、景氣分析、政策管理與評估,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服務和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駕護航。

三是智慧應用,一屏全覽。採用資訊化領域中先進技術與理念,共建宏觀經濟、區域經濟、城鄉融合等監測預測的SaaS(軟體即服務)雲服務平臺,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政府經濟運作精準決策、政策成效評估、資源優化配置提供支撐。

四是擴展服務,轉化應用。基於數據融合和共用應用機制,推進實驗室分析結果數據、專題分析報告、資訊化應用産品等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

合作三方將開展跨學科、跨區域、跨行業研究合作

會上,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中國聯通重慶市分公司、中國聯通智慧足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研究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以服務黨委政府宏觀決策需求為導向,利用三方科研條件和資源,開展跨學科、跨區域、跨行業研究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加強資訊交流,創新合作模式,實現共贏發展。

image.png

▲實驗基地揭牌現場。受訪者供圖

簽約儀式上,“宏觀經濟大數據分析渝東南實驗基地(黔江)”也正式揭牌。據悉,渝東南基地將以黔江為中心節點,重點開展定制化、精準化、智慧化的持續性大數據産品服務,推動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和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高品質發展。

據悉,未來,三方將以經濟運作大數據實驗室為“點”,強化實驗室、科研機構、地方院校等“線”的聯動,推動經濟産業集聚與人才集聚“面”的發展,建設教學實踐基地形成産、學、研、用創新“體”,促進經濟産業集聚與人才集聚“面”的發展,最終實現“點”“線”“面”“體”“圈”協同發展,更好服務於黨委政府決策。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范立新,綜合處副處長楊馨寧;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副院長何靖波,總經濟師丁瑤,總工程師魯英傑;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常務副區長封波,發改委主任付杜;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總經理吳在學,副總經理金濤;中國聯通智慧足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振軍等出席了簽約儀式和揭牌會。

范立新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數據作為基礎性資源、戰略資源和新的生産要素的重要作用愈加凸顯。希望三方在深入合作基礎上,將“宏觀經濟大數據分析實驗室(重慶)”加快建設成為專家人才匯集、技術手段先進的宏觀決策服務平臺。(申曉佳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