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合川:高效推動“雙減”工作 整體提升區域教育品質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0-12 15:41:42 編輯:李柯佑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重慶市合川區從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探尋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能,在課堂教學上提質增效,在特色課程中做精做實,更在課後服務上出招創特,有力推動了基礎教育回歸育人本質,釋放學生創造活力,整體提升區域教育品質。

金秋開學起勞動課正式納入了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合川區育才學校充分整合社會資源,構建學校加基地,校內加校外的勞動教育大課堂,開發日常生活勞動、生産生活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課程體系,目前同學們已掌握收稻穀、加工大米,煮飯、炒菜、擺放果盤等10多項勞動技能,讓學生自由體驗勞動的創造全過程。

image.png

“我覺得勞動課很有趣,我回去要幫爸爸媽媽多做一些家務”。合川區育才學校學生陳紫珊説。

以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區域化和本土化落地為目標,合川區始終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深入推進“行知品質”課堂教學改革,將“生活即教育”等思想融入校本課程和學校課後服務課程,高效推動“雙減”工作。

“我們從管理、宣傳、監管三個方面入手,構建‘三個體系’,組建工作專班,落實專項制度,加強宣傳,健全監管制度,全面夯實‘雙減’保障。”合川區委教育工委委員秦雅軍説道。

“雙減”雖是減負,但也意味著對教學品質有著更高的要求。如何通過教學提質鞏固“雙減”實效?合川區久長街小學的做法是:從創新作業設計入手,把作業分為必做、選做、創新做三個層次,滿足孩子們對作業的不同需求,激發孩子學習動能。通過優選學生在作業分享課上分享經驗、大家評價、老師亮點評價三步法,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喜悅中堅定學習方向。

image.png

合川區久長街小學探究分層式作業,合川巴蜀小學則在利用課後服務中積極打造合韻個性定制課程。按照學生興趣愛好,合川巴蜀小學已開設了合韻花燈、合韻兵道、合韻圍棋、合韻籃球等28門課程,收穫國家級、市級、區級大獎近1000個,榮獲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讓孩子們在豐富多元的課程中,遇見幸福,收穫成長。”合川巴蜀小學校長李宏潤表示。

一年以來,合川區各中小學利用課後服務,打造特色項目,凸顯校園文化品牌,形成了軍旅、農耕、科技、小先生等文化特色,開發如:南坪中學數學與橋牌思維、創新作文,合師附小《今天你光碟了嗎?》少先隊特色精品課,釣魚城小學《數字看成就》等眾多優秀精品課,30門課程獲市級精品選修課程,基本形成“一校一品”教學格局,建設特色校本課程1000余門,成功探究“雙減”背景下,行知品質教育的生動實踐。(屈堯、王羚先/文 圖片由合川區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