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九龍坡:新農貿市場“有裏有面” 提升居民幸福感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16 16:49:39 編輯:李柯佑

image.png

農貿市場是城區最具煙火氣的地方,這裡人流量較多,一直是創文工作的難點。

重慶市九龍坡區九龍街道轄區內現有農貿市場5個,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的市場有2個,2000年以後建成的市場有3個。5家市場共有固定攤位1123個,總營業面積約35180平方米,這些市場進行規範改造後由第三方負責運營。

怎樣讓農貿市場“裏面”煥新,提升群眾“菜籃子”的幸福感?

農貿市場“有裏有面”

盤龍匯農貿市場于2019年12月開業,營業面積8700平方米,固定攤位91個,是九龍街道轄區內的“新市場”,也是九龍坡區政府重點打造的“菜籃子”工程。

走進市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城口土特産超市,裏面有來自城口當地的臘肉、香腸、山貨。繼續朝前走,一排排寬敞的通道,通道上方是醒目的“蔬菜區域”“肉類區域”“水産區域”“幹副區域”等區位指示牌,統一的裝修風格、井然有序的攤位,市場面貌煥然一新。為方便消費者的購物需求,市場內有覆蓋全場的電子監控系統,還設置了多部自由扶梯、貨物專用梯。

整體看,農貿市場“有裏有面”。

“顏值”“內涵”雙提升

“農貿市場體量大且情況較複雜,一直是創文工作中的難點,街道下了一系列硬功夫。”九龍坡區九龍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創文工作開展以來,街道結合“九大專項行動”,按照“一市場一方案一專班”的要求分市場制定具體子方案,細化明確相關責任、整治要求、工作舉措和完成時限。按照“面上統籌推進,點上分類整改”的模式分層推進轄區內包括盤龍匯農貿市場在內5個市場的專項整治和管理提升工作。

“從整體看,街道出臺‘五個一’措施確保工作力度,”上述負責人解釋,“五個一”即制定一個工作方案、完善一個組織架構、建立一個例會制度、抓實一批問題整治、建立一套督查機制。

農貿市場已成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新窗口”。農貿市場不光在硬體上實現了“更新換代”,更在軟體上管理下硬功夫,有效提升了市場周邊整體形象,讓農貿市場在整治中煥新顏。

目前,九龍坡區九龍街道正在積極開展農貿市場專項整治並成立了整治工作小組,街道黨政主要領導挂帥指揮,分管領導、包片科室、屬地社區、城管隊員下沉到各個市場,協助並督促市場管理方開展專項整治,做到隨時發現問題隨時督促整改。與此同時,街道還落實了由人大工委主任任組長的專項整治工作督查組,每天開展明察暗訪,對巡查發現的問題立即進行通報督查並責令整改,努力讓農貿市場“顏值”“內涵”雙提升。(鄔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