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積極成效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7-21 10:05:04 編輯:珍珍
image.png
兩江新區悅來美術館停車場,車輛在光伏充電站充電。該光伏充電站全年發電約15萬度,能滿足這裡14個充電位的用電需求。(攝于7月3日)記者 張錦輝 攝

7月12日,江津區華能珞璜電廠燃煤耦合污泥幹化中心二期擴建工程正式動工。

華能珞璜電廠是目前西南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環保型火力發電廠,其燃煤耦合污泥發電項目利用電廠餘熱蒸汽作為熱源,將含水率80%的濕污泥幹化成含水率30%的幹污泥後,送入鍋爐焚燒發電。

“全過程無污染物外泄,為能源綜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徑。”華能珞璜電廠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産,二期工程預計年底建成投産,屆時每年可處置污泥40萬噸,約佔重慶主城污泥生成總量的三分之二,可有效填補重慶市區污泥處置缺口,破解污泥垃圾圍城的社會治理難題。

華能珞璜電廠的低碳技術改造,只是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生動實踐的一個縮影。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重慶正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通過構建“1+2+6+N”政策體系和工作格局,推進實施産業結構綠色低碳升級、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等專項行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積極成效。

煤炭消費佔比下降

能源産品從原煤為主的單一格局向原煤、天然氣、水電、風電等多元化格局發展

記者在華能珞璜電廠了解到,燃煤耦合污泥發電項目不僅處理大量污泥,每年還增加生物質電量5000萬千瓦時,增加供熱消納3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14萬噸。

“我們堅持節能減排和環保改造兩手抓。”江津區相關負責人稱,現在全區綠色製造體系逐步建立健全,正形成以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産品和綠色供應鏈為支撐的綠色製造梯次發展格局。全區累計創建市級綠色園區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7家、市級綠色工廠16家,擁有國家級綠色設計産品10個,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家。

“十三五”期間,全市碳強度累計下降21.9%,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9.4%,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碳強度和能耗強度雙下降的背後,是重慶産業結構的深刻變化——從“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加速轉型,新模式、新業態百花齊放,新舊動能加快釋放,規模效應多點顯現,托舉起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據了解,重慶三産結構已由多年前的6.7:44.9:48.4優化為2020年的7.2:40.0:52.8。重慶高技術和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7.6%和18.0%,增速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11.2和11.6個百分點。

能源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根本保障。現在,重慶能源産品從原煤為主的單一格局向原煤、天然氣、水電、風電等多元化格局發展。全市煤炭消費佔比從2015年的49.1%降低至2020年的45.8%,清潔能源比重進一步提高。

“光伏發電具有顯著的能源、環保和經濟效益。”城口縣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8月,城口縣利用區域太陽能資源豐富、並網條件好、開發建設條件優越等優勢,啟動實施咸宜光伏項目,同年12月實現首臺機組並網發電,一年後全容量並網,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5.32萬噸。

此外,“十三五”期間,重慶城鎮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重提高到57.2%,公共機構單位建築面積能耗累計下降11.8%,中心城區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55%,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

截至2021年底,全市林地面積達到7166萬畝,森林覆蓋率54.5%,位居西部第四並首次進入全國前十,森林蓄積量達2.41億立方米,低碳發展底氣十足。

推進碳排放權交易

讓碳排放指標像普通商品一樣交易,倒逼能源結構和産業結構低碳轉型

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和重大制度創新。

近年來,重慶開州水泥有限公司通過篦冷機節能改造及煤粉燃燒器改造,不僅降低了生産成本,還控制了碳排放總量,富餘的碳排放指標也通過碳市場進行了交易。

早在2014年,重慶就成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之一。作為西部唯一齣資參與全國碳市場聯建的省市,重慶主動融入全國碳市場,抓好全國碳市場控排單位履約工作,優化培育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進修訂《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控碳’只是約束手段,真正目的是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衛介紹,碳排放權交易可以讓碳排放指標像普通商品一樣進入碳市場交易,以較低成本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發揮市場機制優化配置碳排放權等環境資源的作用,倒逼能源結構和産業結構低碳轉型,助推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通過不斷完善制度規範、嚴把數據關口、狠抓履約管理、強化改革創新等一系列有效手段,重慶碳減排效應逐步顯現。”陳衛説。

在忠縣,重慶海螺水泥提出“加速再造綠色智慧新海螺”,投資60億元建設重慶海螺智慧工廠等6個項目,使熟料單位産品綜合能耗優於國家標桿水準,每年可節約標煤2.1萬噸、節約用電27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5萬噸,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綠色礦山、市級能效領跑者。

據了解,2021年是重慶碳交易市場的突破年,重慶年度碳交易額從全國排名靠後躍升至第二,年度履約率由60%提高至94%。陳衛表示,企業履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實施自願減排願望也越來越強。

建立“碳惠通”平臺

集“碳履約”“碳中和”“碳普惠”為一體,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通道

2019年,重慶啟動建立集“碳履約”“碳中和”“碳普惠”為一體的“碳惠通”網際網路+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平臺,建成“2+3+N”的功能體系。其中,“2”即連通供給、消納2個端口,“3”指關聯“碳履約、碳中和、碳普惠”3大功能,“N”就是開發打造N個項目化低碳場景。

“誰低碳誰受益,該平臺打通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通道。”陳衛介紹,“碳惠通”平臺大力促進了重慶自願減排項目的開發,包括以風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項目,通過植樹造林、森林撫育等項目開發林業碳匯,以及其他農業、交通等領域的減排項目。這些項目可以有效替代傳統能源的利用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者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經過相應認證備案與登記程式後,所形成的二氧化碳減排量能夠有序實施交易,進而轉化為經濟收益,實現生態價值的轉化。”陳衛説。

在永川區國有林場內,重慶第一個碳匯造林項目——永川區楨楠碳匯造林項目進展順利,5500余畝楨楠和混交杉木、香樟長勢喜人。

“大力發展林業碳匯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支撐。”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在區域內按照不同碳層設立樣地進行外業調查,開展碳匯量預估,將生態價值轉換成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經初步估算,項目第一個20年計入期內,預計産生碳匯量約8.7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在“碳惠通”平臺,低碳行為被量化成碳積分儲蓄起來,可兌換商品、享受權益;它也是企事業單位開發減排量、參與碳交易的“助推器”,減排量有序流入碳市場,豐富履約方式、實現增值變現;它還是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抵消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供應站”,為活動、會議碳中和源源不斷提供資源。

據了解,“碳惠通”平臺去年10月上線以來,已登記註冊企業50余家,登記備案“碳惠通”項目8個,減排量約155萬噸,納入重慶碳市場的排放單位進行履約清繳16筆,碳中和登記4次,累計實現交易2843噸、6222萬元。

在個人端,“碳惠通”平臺是公眾踐行低碳行為、培養綠色生活方式、分享低碳普惠收益的網際網路平臺。平臺根據公眾踐行綠色出行、低碳電子政務、參與公眾碳惠林、資源節約等低碳行為的相關數據,並參照相應的行為減碳標準,授予用戶相應積分,用戶可以使用積分兌換平臺的各項獎品或者福利,持續激勵用戶踐行低碳行為,培育實現“雙碳”工作目標的公眾性基礎。彭瑜、黃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