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慶)科學城科技創新引擎作用顯現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7-06 10:46:52 編輯:珍珍

在日前舉行的西部(重慶)科學城2022年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上,33個項目竣工、總投資329億元,14個項目開工、總投資307億元。這些項目的開竣工,是科學城“科”“産”“城”融合發展的體現,將進一步提升科學城的創新能級、産業能級、開放能級、服務能級、城市能級,塑造科學城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助力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按照今年2月市政府下發的《關於支援西部(重慶)科學城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到2025年,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將達5.5%以上。7月1日,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科學城的R&D經費投入達到4.2%,科技創新新引擎的引領作用正在顯現。

科創出新:

金鳳實驗室成為科學城新地標

“科”是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靈魂。據了解,二季度開竣工項目中,科技創新類開工項目6個、總投資76.4億元,科技創新類竣工項目10個、總投資77.2億元。

“隨著金鳳實驗室、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一期、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一期等一批科創項目落地建成,科學城有了‘壓艙石’。”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個地區的崛起,必須依託強有力的科研支援,通常會表現為高水準的研究實驗基地。坐落在鳳棲湖畔、總投資21.8億元的金鳳實驗室就是代表之一,正在成為科學城新地標。

他介紹,放眼全國,京津冀經濟圈佈局有昌平實驗室,長三角經濟圈佈局有臨港實驗室與西湖實驗室,珠三角經濟圈佈局有廣州實驗室與深圳灣實驗室。金鳳實驗室的亮相,代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也有了對標的高標準實驗室。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金鳳實驗室,將為重慶攻克引領性前沿技術、形成標誌性原創成果、提升生命健康領域的源頭創新動力提供支撐。

據悉,金鳳實驗室的外部建築從開工到建成僅用了半年時間,內部裝修僅用了90天,首批設施購置僅用了不到4個月。今年春節以來,金鳳實驗室擬入駐科研團隊已有40余個,目前首批8個科研團隊已經入駐並開展科研活動,其中包括卞修武、楊正林等中科院院士團隊。

産業出圈:

“一園兩區多點”佈局軟體産業

“西部(重慶)科學城是科技成果轉化及高科技産品生産和服務的重要基地,能夠在全國乃至全球出圈,具備強勁競爭力的産業鏈條至關重要。”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關負責人表示,二季度,科學城産業發展類開工項目4個、總投資98.5億元,竣工類項目9個、總投資136.7億元,包括金鳳軟體園、重慶人工智慧創新中心、重慶金鳳創投中心等重點項目。其中,金鳳軟體園(虎溪園)一期開工,依託22萬平方米已建成載體進行提檔改造,總投資約10.3億元。

軟體産業對於經濟社會各領域有著強大的賦能、賦值、賦智作用,為此,西部(重慶)科學城正以全域産業鏈的格局,全力創建中國軟體名園。

據介紹,西部(重慶)科學城軟體産業圍繞“一園兩區多點”佈局,“一園”即金鳳軟體園,“兩區”即金鳳軟體園東區(西永園)和西區(虎溪園),“多點”即科學谷、中電(重慶)軟體園、光大人工智慧産業基地、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重慶大學科學中心、中國電信數字化産業基地等重點産業及創新載體。

“2021年,科學城核心區軟體業務收入為24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目前已經聚集300余家企業,其中包括重慶最大的軟體企業——中冶賽迪重慶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以及‘獨角獸’物聯網軟體企業特斯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該負責人表示。

城市出彩:

重慶首個醫用重離子中心開建

西部(重慶)科學城圍繞建設“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還在加快高品質生態環境和醫療、教育、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打造,突出智慧智慧、幸福宜居元素,讓未來之城更加出彩。

記者了解到,二季度,科學城城市建設類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132.1億元;竣工類項目14個、總投資115.4億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命健康。目前,科學城正在全力打造‘智慧醫療高地,健康科學新城’。”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關負責人介紹,二季度的開工項目中,重慶首個醫用重離子中心是代表項目之一,這也是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科學城院區一期重點項目。

據悉,重離子治療是一項領先的癌症治療技術,運用了先進的軟硬體設備,綜合了眾多學科的尖端成果。今後,重離子治療中心將充分利用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和西南區域首套“一體機”的優勢資源,建成面向大眾腫瘤患者的治療中心和面向科研人員的創新科技基地。

除了醫療資源,西部(重慶)科學城也在加快教育資源配置,為吸引各方人才到科學城安居樂業提供更優質的配套。( 張亦築、冉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