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過後,正是春播好時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集中支援適宜區域、重點品種、經營服務主體,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這幾日,在位於毓青山脈嵐槽山上的重慶市銅梁區舊縣街道九塘村,剛開墾出來的幾十畝曾經的閒置土地上,村裏的合作社組織了附近村民在此進行玉米大豆地間套種,起壟、開溝、打窩、點播……田間地頭一片熱火朝天景象。
“大豆行距30乘30,玉米行距40乘40,打好丁字窩,大豆和玉米要錯開丟喲。”九塘村黨支部書記彭開華一邊和村民們往播種完的地上覆蓋農用膜,一邊指導著旁邊地里正在打窩的村民。
九塘村是舊縣街道最偏遠的村之一,全村海拔400米到600米。在過去,春季旱糧主要種植玉米。隨著大豆市場前景看好,今年,街道根據各村社情況在適合種植的地區推行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在不影響玉米生産的情況下套種大豆,增加農民收入。
“作為村裏的集體經濟,今年我們通過合作社整治出村裏50畝閒置土地來進行‘玉豆’套種。”彭開華告訴筆者,高山農業的優勢是成熟時間錯開高峰,“我們種的早黃豆和早黑豆,三個月就能有收成了,比壩下大豆早上市,價格比‘十月黃’還高。玉米又比壩下晚上市,口感也好,價格上就能有優勢。”
正在往窩溝裏撒種的九塘村2組村民彭棟蘭家裏也有兩畝地入股合作社。“以前這些地都閒置起,看到可惜又沒有人耕種。”彭棟蘭説,“技術指導有了,經濟效益應該也可以。”
不僅是九塘村,同樣在嵐槽山上的舊縣街道中峰村,村民們也趁著大好春光把零散的閒置土地開墾出來,準備儘快開始進行“玉豆”套種。
“對於街道和村裏統一把閒置土地開墾出來種糧食,還能在家門口務工,村民們普遍感到很滿意。”中峰村黨支部書記童梅説,“通過政策宣傳和技術培訓,村民們以土地入股來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很高。”
“舊縣街道的500余畝閒置土地,2020年以來已整治完成300余畝。”舊縣街道黨工委書記蔣明河介紹,舊縣街道正集中力量動員各村社盤活農村閒置土地,栽種大豆、玉米等農作物,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潛力,在實現“一畝地兩收益”的同時,確保農民增産增收,為集體經濟增效創收。(李慧敏 李承舜/文 圖片由銅梁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