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在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4-13 10:28:57 編輯:珍珍

4月12日,記者從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了解到,日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在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官網上線。這是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首個在國家層面推廣的區域“單一窗口”平臺。

2020年11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上,“13+1”省區市(西部所有省區市、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共同簽署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建設合作協議》。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明確,由重慶牽頭建設“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經過一年多的研發,平臺功能日趨完善,並於本月初在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官網正式上線,有望逐步建立數智通道規則標準體系。

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副主任肖文軍介紹,該平臺具備智慧通關、物流協同、數據共用和國際合作四大板塊十余項功能。

智慧通關方面,該平臺採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實現機器人智慧填報報關相關單證,可服務生産、貿易、物流等4大類企業。據測算,企業單證處理效率由每天每人低於50單提高到每人每天數百單,單證成本降低50%以上,耗時降低80%以上,準確率提高到99.99%以上。

物流協同方面,該平臺打通陸海新通道“13+1”省市間物流資訊,構建跨省市物流操作無縫銜接體系;全面梳理口岸和物流作業環節,大幅降低各環節之間銜接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實現了生産、報關、倉儲、物流、貨代等環節有效連結,實現報關、打包、出庫、運輸全流程線上協同進行。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實現業務協同1萬餘票,降低人工成本50%以上。

數據應用方面,該平臺在全國率先與鐵路貨運系統互聯互通,實現鐵路物流和“單一窗口”報關數據復用、業務協同,降低企業成本和差錯率。同時,該平臺借助累積的通關查驗數據,實現了企業預約、海關確認、口岸調箱、結果反饋、補貼統計一口操作,耗時由原來的1天減少到10分鐘。

國際合作方面,該平臺正積極推動以新加坡為代表的東盟國家和以重慶為代表的陸海新通道貿易暢通。例如,該平臺已與新加坡港務集團開展集裝箱、船舶動態數據等8項核心數據共用。截至目前,共計共用交換29萬餘條數據。

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表示,近年來,重慶正打造內陸開放高地,該平臺的建設是重慶立足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定位的體現,也是重慶積極發揮“三個作用”,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體現。該平臺還將探索實現物流、銀行、保險、貿易企業、海船公司、碼頭等多方的數據互認、互信。目前,中新雙方已完成“數字提單”首票業務測試。(楊駿   劉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