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從異鄉人到“致富明星” 夫妻創業帶動村民增收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11 16:28:40 編輯:珍珍

近日,天還沒亮,重慶市大足區古龍鎮忠義村村民李麗輝和丈夫顏臺可早早地起床,煮豬食、做飯、喂豬……做完這些剛好7點半,兩人又拿起剪刀、鋤頭,趕忙去自家火龍果基地修枝、除草。

6年前,結束漂泊無依的打工生活,李麗輝選擇回鄉發展種植業。她憑藉踏實肯幹,讓原本不被看好的火龍果種植業發展得有聲有色,日子也越發紅火,成為了村裏小有名氣的“致富明星”。

李麗輝在火龍果基地勞作。記者毛雙攝
李麗輝在火龍果基地勞作。毛雙   攝

孤注一擲種植火龍果

李麗輝今年52歲,雲南彌勒縣人。2011年,李麗輝嫁給古龍鎮忠義村村民顏臺可。為了生計,兩人四處打工,入不敷出的窘境和漂泊無依的生活讓李麗輝想到回鄉創業。

“我一直都想自己做點事情。年輕的時候也創過業,但是都失敗了。”李麗輝説。

初中學歷的李麗輝身上有一股幹勁,想到就做,而且敢於投資。

2016年,李麗輝拿出自己僅有的10萬元,在忠義村承包了20畝土地。先後種植了少量葡萄和蔬菜,效果都不是很好。李麗輝開始犯難,種什麼成了她面臨的頭等難題。

在參加一次新型農民培訓的過程中,李麗輝參觀了本地的一家火龍果種植基地,當時市場價15元一斤的紅心火龍果,讓她十分看好火龍果的市場前景。

“火龍果不僅價格好,它還是分批成熟,産量大,採摘期長達4到5個月,種植一次可以成活10到15年。”李麗輝説。

學習結束後,李麗輝便和丈夫商量先去看看火龍果市場。第二天,她去到銅梁、璧山火龍果基地考察學習,確認“市場銷售不用愁”後,李麗輝的信心倍增。

2018年,李麗輝説服丈夫貸款投資15萬元,從璧山引進“京都一號”種苗,正式開始了火龍果種植事業。

“外地人要在村裏種火龍果”的消息不脛而走,村民一時議論紛紛。資金的短缺和對火龍果栽種的不了解,讓李麗輝的種植事業一開始並不被看好。擔心拿不到工錢,大家不願意為她家做工。

艱難的創業之路

好不容易找人將火龍果苗種下,此時又遇到了新的問題——火龍果需要大棚種植,不然冬天難以存活。開弓沒有回頭箭,李麗輝只好硬著頭皮再去銀行貸款,一次性建好17個大棚。

為了節約資金,基地需要的水泥樁全部由李麗輝和丈夫自己製作,1200多根水泥樁,他們足足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兩個多月每天天不見亮就開始幹,晚上天黑收工。”李麗輝説。

這些艱辛對於過慣了苦日子的李麗輝來説,都不算什麼。她一心想要種好火龍果,為了學習種植技術,不論多遠,只要有培訓都去,每次都會認真做筆記,破舊的筆電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此外,她還買了許多農業方面的書籍。

“不懂就要多學,只有掌握了種植技術,火龍果才能種得好。”李麗輝説。

夫婦倆每天起早貪黑,在他們的精心管護下,火龍果當年便陸續挂果,300多斤火龍果以每斤15元的價格賣了5000余元。

“如果以這個行情發展下去,我想3年就能回本。”李麗輝説。

等到第二年火龍果正式挂果,每斤的價格卻跌到8元,所幸過來採摘的人多,當年6批次火龍果全部以採摘體驗的形式售出。

2020年,火龍果一度滯銷,儘管有區婦聯等部門助其銷售,但仍有上千斤火龍果因為無人採摘爛在了地裏。

李麗輝急得差點哭出來,她痛定思痛,意識到要拓寬銷售渠道,不能僅僅依靠採摘。

日子越過越紅火

6點半起床,捆枝、剪枝、施肥……是她和丈夫每天的必修課。

去年7月,火龍果再次迎來採摘期。這一次,除了到府採摘的銷售模式,李麗輝還通過線上銷售平臺和到外地售賣的形式,讓火龍果全部售賣一空。

“初級農産品價格低,今後我想嘗試用火龍果釀酒,增加産品附加值。”李麗輝説。

除了種植火龍果,李麗輝還喂豬,最多的時候喂了60余頭。火龍果加養豬的收入,讓李麗輝家的生活有了明顯的起色。去年,家里加蓋了樓房,還買了車。

看著李麗輝家的變化,村民對這個“外鄉人”的看法有了改觀,她的勤勞也感染了更多的人。只要她家有農活,大家都會優先考慮。

近年火龍果市場的不穩定,讓李麗輝開始謀劃其他的種植項目。她和丈夫後來又租了30畝地,嘗試過種植百香果、柑橘、草莓。前年,在朋友的幫助下,李麗輝引種了30畝黃精。

黃精是一種中藥材,也是當下備受歡迎的滋補品,市場前景可觀。“聽説黃精的市場需求和價格都比較穩定,我們也是第一次種,先種種看。”李麗輝説,黃精三年采收,采收後還可以輪種其他的農作物。

李麗輝説,如今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她也想帶動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只要村民願意栽種,她可以免費傳授火龍果種植技術,同時還可以提供火龍果苗。“只要肯幹,勤勞一定能有收穫。”李麗輝説。(毛雙  趙元元/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