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英才聚長壽 乘風揚帆正當時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2-22 10:48:22 編輯:夏婷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翻開重慶市長壽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壯美畫卷,人才工作精彩紛呈:一項項人才引進計劃相繼落地,一個個人才培養計劃陸續實施,一批批行業領軍人物、創新團隊、青年才俊在長壽這座城市立業、成長,為長壽區高品質發展打牢堅實的人才支撐。

近年來,長壽區深入落實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創新,抓創新就是抓發展”的思路,聚焦服務重點産業發展,深入實施“十萬英才聚長壽”育才計劃,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走出了一條以“人才引領産業、以産業集聚人才”的高品質發展之路。截至2020年底,全區人才總量達12.7萬餘人。長壽,正逐步成為人才嚮往之地、集聚之地、創業之地。

image.png
長壽區。長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打好“育人牌”多措並舉育良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近年來,長壽區緊緊圍繞工作大局和發展需要,在著力引進人才的同時,持續加大人才培育力度,讓各類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著力提升人才培育品質。從拓寬培養渠道、完善評價體系和健全激勵機制等方面入手,先後與中科院、清華大學、重慶大學等2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技術依託和協作關係,通過設立教育培訓基地、人才實訓基地、專題研修班等方式,2021年培訓各行各業專家人才3.98萬人次,為長壽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培育了一大批業務技術骨幹。加強長壽經開區、重慶望變電氣公司等博士後工作站建設,積極培養博士後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開展創新創業培訓。2021年組織青年人才開展GYB創業意識培訓25期742人,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積極做好市級及以上人才項目人選的選培推薦工作,7名個人及4個創新團隊入選重慶英才計劃;44人入選重慶鴻雁計劃。

夯實人才發展平臺建設。圍繞企業創新創造、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援創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區級企業研發創新中心等各級各類研發平臺。紮實推進長壽經開區科技創新園、中科未來城、國家企業研發中心、海智工作站等平臺建設,長壽經開區聯合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武漢工程大學、重慶國復等組建長江上游新材料産業協同創新聯盟。

總投資5.6億元的長壽經開區科技創新園正式開園,近37萬平方米的科創孵化苗圃和加速基地建成投用,長江低碳産業技術研究院等11家高校院所和科研企業簽約入駐。目前,全區已累計培育研發機構106家、科技型企業666家、高新企業145家。

打好“聚人牌”廣開門路聚賢才

“這裡的環境非常適合做企業,營商環境、生活環境都很好!”

“選擇來長壽發展,是因為長壽人民的熱情及領導對高層次、高學歷人才的尊重和渴望。”

……

在長壽,發出同樣感慨的引進人才不在少數。

近年來,長壽區聚焦體制內外,暢通各類人才引進,針對高端人才和急需專業人才缺乏的實際,不斷拓寬引才渠道,擴大引才半徑,大力引進聚集各類人才來長創新創業,努力營造全社會尊才愛才敬才的氛圍。

創新人才政策,優化完善政策體系,是長壽區突破人才工作瓶頸的關鍵一招。出臺《長壽區人才引進培養和激勵辦法(試行)》等系列人才政策,形成“1+5+N”的政策體系,涵蓋各領域各行業。出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專項扶持辦法》等多項鼓勵創新政策,對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單位或個人,給予一次性獎勵800萬元。印發《重慶市長壽區重慶英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持卡的高層次人才享受科技諮詢、職稱評審、戶籍辦理等10項基礎服務和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6項專屬服務,進一步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探索建立“一企一策”“一院一策”聚才機制,區人民醫院、重鋼公司等重點企事業單位紛紛建立人才引進培養措施。

加強高精尖缺人才集聚。開展實施“十萬英才聚長壽”育才計劃,積極組織企事業單位參加重慶英才大會、“百萬英才興重慶”、高校雙選會等引才活動,2021年全區引進緊缺優秀人才35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人,碩士研究生269人。對區內100余家重點企業開展用工監測,安排10余名工作人員擔任“用工管家”,實行“點對點”服務。柔性引進中科院院士2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4人,聘請四川省新材料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斌等20名全國各地專家為長壽經開區創新創業智庫專家。

此外,長壽區還堅持“招才引智”“招商引資”組團式引才,2021年共引進項目及團隊117個,合同引資714億元,其中簽約市外項目64個,合同引資587億元。堅持國內國際人才並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目前,在長壽區工作的境外人才有44人,來自美國、南韓等5個國家。

打好“用才牌”緊貼發展用英才

科學發展以人為本,人才發展以用為本。近年來,長壽區堅持把用好用活人才作為人才工作的核心環節,不斷優化完善人才激勵政策,通過搭建各種平臺,在使用中培養,以使用來激勵,為推動長壽區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一三五十百千”工程,2021年全社會R&D經費投入24.9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2.9%,高於全市全國平均水準,EVOH、超薄鋰電池隔膜成功填補國內空白。設立2.5億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用於科技創新獎勵、資助和補貼。2020年,實施區級創新驅動專項獎勵666個項目,兌付資金4868萬元。設立1億元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184家科技型企業累計獲得貸款3.82億元。

搶抓機遇,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組織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主動同廣安市、攀枝花市、鄰水縣等地合作。選派2名創業導師前往廣安為創業者開展創業創新大賽賽前輔導和項目巡診指導、邀請鄰水縣15名考官來長對招錄社區工作者進行面試、鄰水縣選派10名中青年幹部參加長壽區為期一個月的第五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自貢市沿灘高新區選派10名幹部到長壽經開區進行為期3個月的頂崗鍛鍊等,進一步增強川渝兩地幹部人才交流互動。與廣安聯合舉辦“創啟未來”創業創新大賽暨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長壽區選拔賽,長廣兩地129個項目報名參選。

積極推動“一區兩群”人才協同發展。合作編制《長壽區、墊江縣協同發展五年實施方案》,對“十四五”時期兩地協同發展作出總體性安排,其中人才協同作為各項工作重點。加強幹部人才交流合作,選派區醫院、區中醫院等區級醫療單位的5名醫護人員前往墊江縣永安鎮等開展互派交流,教師互派10名,墊江縣50名村(社區)幹部和致富帶頭人參加2021年長壽區墊江縣對口協同發展村(社區)幹部集中培訓。

打好“留人牌”真情服務留人才

實現人才集聚不僅要在吸引人才上“快人一步”,更體現在禮遇人才上的“超常力度”。當前,長壽正瞄準人才引進“後半篇”文章,以最大力度的服務讓人才感受最厚重的溫度,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下。

“此心安處是吾鄉,來了就是長壽人。”今年32歲的高孝麟,2020年9月來到長壽經開區博士後工作站工作。他表示:“長壽關心關愛人才,在這裡工作很溫暖,很順心,也很有歸屬感,來了就不想走了。”

近年來,長壽區不斷完善落實黨委聯繫服務專家人才制度,區委聯繫服務專家100名,主動加強與專家人才的思想交流,每年召開黨外專家人才暑期談心會,收集專家人才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在國慶、春節等重要節日,走訪慰問有突出貢獻專家人才100余名。

堅持需求為導向,搭建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合作、學術交流、決策諮詢平臺,提升區級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服務品質,採取“線上+線下”服務模式,全天候為引進人才的配偶隨調、子女就學、就醫等方面提供服務,努力當好人才發展的“後勤部長”和“店小二”。

打造人才安居工程,通過企業自籌、存量住房改造等方式籌集“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700套。

如今,長壽愛才敬才的社會環境日益濃厚,“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不斷向好。

千帆匯海闊,風好正揚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長壽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集聚人才、激勵人才、服務人才上下更大功夫,努力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集聚環境,為長壽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張申欣/文,長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