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嘉陵濱江生態長廊規劃方案出爐

發佈時間:2021-12-06 10:49:45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珍珍

重慶山環水繞、江峽相擁。為有序推進“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統籌嘉陵江岸線生産、生活、生態“三生”空間,彰顯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部署,近日,《重慶嘉陵濱江生態長廊規劃》方案經重慶市規委會審議通過並印發實施。

這意味著,重慶將再添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風景線。該長廊怎麼來建?要建成什麼樣子?為解答市民疑問,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重慶嘉陵濱江生態長廊規劃》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生態長廊江岸線共長138公里

串起北碚、兩江新區、沙坪壩、江北、渝中等區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嘉陵濱江生態長廊及周邊區域在重慶“兩江四岸”中擁有生態稀缺性、生物多樣性等天然優勢,匯集名人、江城江鎮、農耕、工業等人文鄉愁,以及巴渝創新基因和智慧城市建設實踐,具有建設生態長廊的優良本底條件。


北碚碚石。重慶市規自局供圖

根據規劃方案,重慶嘉陵濱江生態長廊北起北碚與合川交界的草街航電樞紐,南至朝天門,河道中心線長69公里,兩側岸線共長138公里,總面積約4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河道、灘塗、林地等非建設用地及周邊少量公園綠地,其中陸域面積約25平方公里(175米水位線以上計算),水域面積約23平方公里。

目前,嘉陵江兩岸存在自然生態有待保護修復、遊覽可達性不佳等問題。該負責人介紹,規劃以生態優先、保護為主、修復為輔、人水和諧為原則,將嘉陵江生態長廊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生態修復區和生態合理利用區三大區域進行生態建設,將重慶嘉陵濱江生態長廊建成山水生態畫卷、人文風景珠鏈、智慧遊憩秀帶。

構築生態名片

營造層林疊翠濱江立體風景林帶

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項目組負責人介紹,規劃通過江峽相擁、生態島灣、曲流匯江、濕地草甸、田園風光、清江錦石、臨江石崖、水鳥翔集等標誌性場景構築生態名片。


嘉陵江沿線磧石。重慶市規自局供圖

在生態保護方面,規劃保護4處回水沱,6處碚石,12處磧石,3處石崖,11處江灘,17處溪流入江口等特色地貌景觀,維育周邊景觀環境。同時,保護消落帶原生態特質,確保76%的自然岸線比例不減少,逐步修復受損岸線的生態功能;保護濱江濕地生態系統中特有的甜根子草、狗牙根、五節芒等重要組成物種,保護縉雲黃芩等縉雲山模式植物,馬尾松等野生林木,金蕎麥等野生重點保護物種,防治落葵薯等入侵植物。保護與修復中華秋沙鴨、蒼鷺等野生動物棲息地,為野生鳥類、魚類提供繁衍、覓食的多樣生境。

在生態修復方面,結合天然林保護和植被恢復,營造層林疊翠(彩)的濱江立體風景林帶。對沿江具有塌方隱患及土壤裸露區域及時進行地災治理和生態復綠。對因工業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尊重現狀微地形,保持自然起伏,鼓勵運用生態技術,營造雨水花園,消減雨水徑流。對現狀濱江路、隧道口等硬質護坡進行柔化、綠化、美化提升。對沿江外露雨水排放口及外露排污幹管進行治理提升。

佈置多處望山觀水山城陽臺

優化完善濱江步道讓市民親水

“在生態保護、修復的前提下,規劃注重生態合理利用。”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通過人氣江灘、山城陽臺、濱江步道、陵江驛渡等標誌性場景突出智慧遊憩特色。

規劃明確,嘉陵江沿線將建成一個全齡友好的濱江公園示範帶,滿足不同人群的遊憩需求。佈置多處可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山城陽臺。因地制宜,建設地質構造、野生動植物、生態技術等類型的科普營地。在保護與修復區之外,充分考慮市民及遊客活動需要,採取對自然環境影響最小的“輕介入”方式,適度佈置兒童遊樂、康體運動、休閒“打望”等活動場所,以此提升濱江活力。


金海灣公園。重慶市規自局供圖

為讓市民能夠實現親水互動,規劃提出構建遊覽體系,對濱江步道進行優化完善,實現親水步道貫通。同時組織生態長廊內部水陸游憩線路,延伸兩江遊船航線的可能性。營造智慧化場景,構建重慶嘉陵濱江生態長廊智慧管理系統。

北碚至磁器口這段長約92公里江岸線,除溫塘峽區域地形陡峭,難以貫通濱江步道外,建議按照多級濱江步道進行貫通,其中金海灣公園至北碚東陽的路側濱江步道有條件開展馬拉松活動。磁器口至朝天門段江岸線長約30公里,將主要通過對現狀較窄路側濱江步道拓寬來保證大多數區段的步行貫通,同時結合高架橋、高擋墻設置懸挂結構等方式打造特色立體濱江步道。等步道建成貫通後,市民及遊客可以全線欣賞沿江的風光。

串聯岸線人文珠鏈

保護修復蘊含歷史的老街鎮、老碼頭

嘉陵江沿線自古以來水運發達、商賈雲集,因此嘉陵江流域也成為了江鎮的誕生之地。

磁器口、金剛碑、水土老街、悅來場……嘉陵江兩岸不僅分佈著許多歷史文化街區,也蘊含著重慶不少人文歷史。


三勝渡口。重慶市規自局供圖

對此,規劃提出通過鄉愁江鎮、工業記憶等標誌性場景,彰顯城市內涵。

規劃提出保護修復沿江磁器口、金剛碑、澄江3個歷史文化街區及同興傳統風貌區,三勝渡口等碼頭,展現傳統文化特色。對沿線特鋼廠、嘉陵機械廠等有保留價值的舊工廠片區也將進行保護和改造,打造標誌性的工業時尚公共空間,激發工業遺跡活力,以此串聯起嘉陵江沿線的人文珠鏈。

此外,規劃還提出通過提升現狀建築顏值、優化天際輪廓線、控制建築高度、控制沿江建築面寬,加強未建未出讓地塊形態風貌管控,注重生態長廊內設施建築風貌、防洪堤及其他基礎設施風貌管控等,提升生態長廊沿線城市風貌。(陳琦、劉敏    重慶市規自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