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裡是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一句鏗鏘有力的聲音,總是給每個需要求助的人送去最及時的關懷。一部電話,一台電腦,就是他們的單警裝備,他們的從警生涯沒有驚心動魄的抓捕追逐,卻可以用聲音傳遞著愛與溫暖,而作為公安機關的“中樞大腦”,他們在人們看不見的戰場守護著轄區的平安與美好——面對每日近千起警情,這是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指揮中心的日常工作。
九龍坡區公安局分局110接處警 圖片由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提供
海量資訊背後,他們用數據分析降低發案
説起指揮中心,民警們最常説起的一個特點是“海量資訊的中樞”。的確,光是九龍坡區每日近千條警情就已經是個不小的數目,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各個科所隊的資訊同樣匯聚於此,指揮中心要處理的資訊量可想而知。面對這些資訊,單單是轉机、下發等各種具體操作已然繁雜,而指揮中心的民輔警們,還要發揮掌握資訊多的優勢,為公安工作賦能。
“我們每年的警情數超過30萬,通過對大數據進行分析研判,我們可以幫助分局在警情的源頭上進行控制,從而實現降低警情發生的效果。”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負責人胡效銓介紹道,拿近年來一直高位運作的電信網路詐騙類警情為例,通過對電詐發案情況的對比碰撞,指揮中心找準轄區電詐發案的類型特點,梳理出易發案區域、時間、人群,對此進行深入研判,生成防範意見,這個“畫像”被下發到各個基層派出所,一所一策,指導民警有針對性地開展反詐防騙工作——楊家坪金融機構多,需要注意線下轉款時的見面勸阻;九龍園區企業密集,可以通過進企業等方式開展精準宣防;黃桷坪高校學生多,網路貸款、兼職刷單等詐騙形式要提高注意。
通過這一系列的警情分析指導精準宣防,今年以來,九龍坡區電詐發案數量下降4.1個百分點,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
針對高發的警情,指揮中心都要做到階段性深度研判,對稍有抬頭趨勢的警情及時扼制,保障轄區平安、有序。民警陳進介紹,儘管隨著技術進步,如今的指揮工作有了許多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但要實現精準分析還是需要大量人工篩查,確保分析研判有針對性、有實戰價值。
不直面群眾,他們卻最了解群眾的需求
“説起來,我們不直接面對群眾,但我們離群眾也可以很近。”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民警祝偉倫説起了自己這套“理論”:“市民遇到需要向警方求助的情況,通常不會去查派出所的電話,而是直接撥打110,可以説第一時間就找到了我們指揮中心。”誠如他所説,由於市民的訴求都會通過110電話接入指揮中心,他們直面群眾的需求,只要在110接處警崗位上幹久了,都不用梳理數據,就知道轄區有哪些影響市民安全或便利的情況存在。
據指揮中心分析,在每日近千起警情中,幾乎有一半都是交通類警情,“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提高,路面上的車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行車安全、停放秩序等問題也日益困擾市民。”民警介紹,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屬於“擋道挪車”的需求,按照以往的辦法,指揮中心會將警情推送到交巡警基層勤務大隊處,由民警出警處理。民警雖然能處理好這事,可由於該類求助量大、處理耗時且易發生在早晚高峰時段,勢必影響指揮路面交通的警力調配,而市民常反映的另一個情況又是高峰時段的道路擁擠。如何合理部署警力,這個問題又交到了指揮中心。
今年以來,借助分局警務機制改革、勤務模式優化,指揮中心積極探索110警情分流,針對“擋道類警情”,實現了指揮調度有資質的專業公司處置,僅此一項就承擔了交巡警警情的50.4%。通過前面盤活資源,提高了警務工作效率,困擾群眾的“擋道類警情”能夠有效處置,道路交通擁堵情況的改善也被群眾看在眼裏。
阻擊疫情,他們也是幕後英雄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指揮中心全體民輔警既是“智囊團”,又是“勤務兵”,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戰時工作制度,利用大數據、視頻巡邏、應急指揮等資訊化手段快速、有效地收集、研判、核查、處置各類涉疫資訊,充分發揮了指揮中心作為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指揮中樞”的作用。
本月初,九龍坡區報告新增一例本土確診病例,疫情即警情,防控即職責,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也立即投入到對相關人員篩查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11月2日,分局民警在配合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確診病例居住地進行環境消殺工作,工作人員在徵得其本人同意後進入其家中,是否需要民警在場進行見證?面對這樣的情況,現場民警也拿不準。指揮中心與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取得聯繫,確定了消殺工作的規範,指導民警穿上防護服、戴好護目鏡,打開4G執法記錄儀,指揮中心對現場情況進行實時指揮,民警對消殺過程錄音錄影,保障現場秩序和居民財産安全,一來讓該居民安心治療,二來避免後續産生糾紛。
儘管日均接警近1000起,指揮中心的民警們始終保持著有警必接、接警必處的作風。本著“服務於基層、服務於民警、服務於人民”的理念, 指揮中心24小時“保持通話”、365天不間斷、多年如一日,給全區人民長情的陪伴和安心的守護。(王海/文,九龍坡區公安分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