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為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搭建“立交橋”

發佈時間:2021-11-10 10:01:41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珍珍
11月9日,軌道2號線“重慶英才”專列行駛在牛角沱至李子壩路段。“重慶英才”專列以“重慶英才·近悅遠來”為設計主題,共有6節車廂,整體以漫畫形式,在車身上呈現重慶標誌性建築景觀,同時融入正在打造的城市新名片,形象展示重慶宜創宜業宜居宜遊的良好環境,寓意誠摯歡迎八方英才來渝發展、建功立業。記者   陳國棟  攝影報道/視覺重慶



日前,重慶建工集團2300余名工程技術領域專業技術人才集中參加高技能人才評價,有1500余人通過評價獲得技師或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是我市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以來,一次性評審認定人數最多的一次。

這也是我市打通“專業技術職稱+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雙向通道,實現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融合貫通的成功典型。

近年來,為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我市人力社保部門大力推動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落地落實,建立起以職業資格鑒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為主的技能人才多元評價體系。尤其是在全國率先貫通了工程技術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與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立交橋”,讓人才吃了“定心丸”,得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充分肯定。

技術先行

2300名專技人才“試水”

“現在拿到了高技能人才等級證書,我們落地各種項目就更方便了。”重慶建工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丁波説,這項舉措對走技術路線的他來説,無疑是莫大的鼓舞,讓他更加安心紮根下來,把手中的工作幹好。

同樣參與了此次認定的重慶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劉宗勇也表示,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不僅是對人才的鼓舞,也打破了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與職業技能評價界限,解決了人才職業發展中出現的“獨木橋”“天花板”等問題。

“我們拿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後,將有助於項目獲得技術領域方面的政策支援,參加全國各項相關技術類獎項評選也更方便。”劉宗勇説,以前這是兩條通道,現在職業發展“立交橋”貫通以後,對企業發展與人才穩定,都無疑是“強心劑”。

如今的技能人才只要奮鬥實幹,擰螺絲可以“擰”成全國勞模,操控機床也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甚至可以登上國際大賽的領獎臺。

“正因如此,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重慶建工集團面向電工、架子工、鋼筋工、砌築工、防水工、築路工、起重裝卸機械工、混凝土工8個職業(工種),組織2300名工程技術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參加高技能人才評價,最終評審通過的1500人獲得相應的技師或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成為該集團首批同時持有專業技術職稱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複合型人才。

建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促進兩類人才深度融合,對集團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創新改革

全國先試先行

此前,我市制定出臺了《關於在工程技術領域實現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關於工程技術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參加高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通知》,全國率先對暢通工程技術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與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進行試點,旨在加快我市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截至目前,在全市企業、職業院校共開展了6批評審,近2000名工程技術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取得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兩類人才的貫通融合工作先試先行、推進有力,得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充分肯定,相關文件被轉發全國各省市借鑒學習。

具體來看,我市在積極探索推進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高技能人才評審工作中,明確了申報條件、評價方式和評價工作制度。

首先,在工程技術領域,技能崗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取得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的,或職業院校教學專業方向為工程技術領域的教師取得初級、中級、高級職稱的,均可分別申報參加與現崗位相關或相近職業(工種)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高技能人才評價。

從評價方式來看,在開展職業貫通評定過程中,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行業企業評價規範等要求,依據專業技術人才取得業績條件和評價等級不同,對申報人員資格等情況進行審查,採取直接認定、綜合評審和考核評價三種評價方式。

此外,全市還建立了雙月受理申報資料,單月開展評審的工作制度。

持續推進

擴大貫通領域

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健全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是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重要舉措。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有利於激發企業職工技能提升熱情,為專技人才創造了更多深入現場的操作機會;有利於企業職工把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使他們的綜合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為教師取得更高等級的一體化教師資格創造了條件,讓他們更能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學教研工作中去。專業技術人才與高技能人才的職業貫通,為兩類人才搭建起了通暢的成長“立交橋”。

下一步,我市將完善工作流程,充分發揮評價機構主體作用,建立品質監督機制,保證評價的公信力。暢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相互評審渠道,將兩類人才貫通的領域從工程技術擴大到農業、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育等,以擴展技術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激發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楊鈮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