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強弱項補短板 老舊小區換新顏

發佈時間:2021-11-03 15:58:54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柯佑

“小區路面剛做了硬化平整,再也不用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泥坑回家了。”儘管連日陰雨,家住豐都縣南天湖中路社區中華路小區的王女士卻不用再為出行發愁。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城市品質,一頭係著民生福祉。

當前,豐都縣正在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推動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強化“山城風格、江城特色、水城神韻”山水濱江文化旅遊城市定位,增強老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怎麼改?老百姓説了算

“外立面的瓷磚脫落容易砸到車和人,安全隱患很大,建議率先整改。”“人行道上的地磚鬆動了,一落雨就會積水,不小心踩上去就濺一身。”“現在買私家車的居民越來越多,停車是個大問題,希望能夠及時解決”……

三合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通過召開院壩會、入戶走訪等方式,收集了轄區內上千條居民意見,通過研判、篩選、整理,最後形成23條整改意見,制定整改清單和整改方案,作為該轄區現階段老舊小區改造的重點工作。

三合街道是豐都縣移民搬遷後的新縣城所在地,眾多居民住宅建於2000年左右,舊房改造需求量特別大。據統計,轄區內12個社區1918棟房屋有改造需求,涉及群眾10萬餘人。但眼前,該街道乃至全縣的老舊小區改造相關經費都相對有限,無法做到“一擁而上、全面鋪開”,需要有重點、分階段地實施和推進。

如何在堅持盡力而為、應改盡改的同時,做到合理配置、量力而行,既符合縣情實際,又讓老百姓滿意,考驗著當地執政者的智慧。

“哪些是雪中送炭的事,哪些是錦上添花的事,老百姓最清楚。一方面,我們通過探索院壩會、代表團等群策群力的議事機制和平臺,充分徵求轄區居民的改造意見,率先把群眾急難愁盼的工作做好;另一方面,我們還邀請居民代表全程參與到改造建設中來,一起開展協調、監督工作。”三合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充分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讓老百姓把老舊小區改造當成“自家事”,為後續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內生動力。

將老舊小區改造的決策權和監督權交給居民,讓居民“看功能表點菜”,正是豐都開展老舊小區的一大亮點。

“老舊小區改造為的是居民群眾,居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必鬚髮揮好。”在豐都縣住房城鄉建委負責人看來,未來,豐都縣將繼續積極鼓勵和引導居民群眾,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重點發揮三個主體作用:一是前期的決策主體;二是中期的監管主體;三是後期的評價主體。

消隱患、優環境、強功能

“如今不僅小區環境綠化變美了,路面平整了,劃好了停車位,還增加了快遞櫃、公共健身器材等設施。”家住三合街道光大環境小區的陳先生,原計劃這兩年就要買新房搬家,如今卻選擇了留下來。

“過去這邊人行路面都是坑坑洼洼的,外立面瓷磚脫落砸壞車、砸傷人的事情也有發生。”曾女士在黃金坡小區樓下開了一家餐飲店,雖然因為外立面改造需要搭腳手架而暫時影響了當下的生意,但並不影響她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支援和期待。

“不同老舊小區存在著不同情況,因此改造工作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從細處著眼,針對實際情況,以強弱項、補短板為出發點,按照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等不同類別的具體內容,制定‘一區一策’甚至是‘一樓一策’的詳細方案。”豐都縣住房城鄉建委負責人認為,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既要“面子”好看,以優化居住環境,也要“裏子”好用,以完善居住功能,進而儘早圓了百姓安居夢。

近年來,豐都縣重點從消除安全隱患、優化居住環境、強化基本功能等方面著手,通過路面油化、地面鋪裝、垃圾分類、立面改造、樓道地面整治等方式,計劃陸續實施濱江東路、平都東路、平都中路、南天湖中路、南天湖西路、濱江西路等22個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項目,預計受益群眾超2萬戶。

目前,已完工2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2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濱江東路、平都東路、平都中路、中華路和廟坡小區4個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和沙灣小區、劉家堡小區、雪玉小區、關破企業小區、車站交警小區、黃金坡名山小區6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即將完工;南天湖西路、烏龍四方塘、南溪西路、雪玉路農貿市場4個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和濱江西路、南天湖中路、南天湖西路、平都中路4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已開工建設。

“共建共治”新探索

“我們建立了網格員、樓棟長聯動工作制度,讓熱心居民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對小區環境、設施進行監管和維護。”三合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老舊小區改造後的維護、管理責任主體還是在社區,下一步將考慮引入專業的物業團隊,通過“政府補一點、居民出一點、運營賺一點”的方式,對有條件的開放式小區實施相對封閉管理。

“老舊小區改造不是一錘子買賣,改造完成後的管理和維護,是居住品質提升可持續的關鍵。”在豐都縣住房城鄉建委負責人看來,老舊小區改造不僅包括對“硬體”的提升,還要實現社區治理“軟體”的同步升級。

近年來,豐都縣以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為“切入口”,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智慧豐都”建設等多項工作融入其中,在完善城市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準的同時,不斷創新完善基層治理機制,推進形成共建共治共用的基層治理格局。

其中,黨建引領是關鍵支撐。

當前,豐都縣正在積極探索“黨建+物業”的方式,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後的共建共治共用。一方面,將黨支部建在物業上,推行黨的領導進物業、黨的組織進小區、黨小組進樓棟、示範黨員進樓層,把物業企業的黨員找出來、小區業主黨員曬出來、社區居委黨員“沉”下來,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另一方面,對無物業企業的開放式老舊小區,在社區黨組織引領下成立社區物業服務中心或者組建自助物業管理委員會,開發2至3名公益性崗位,明確1名社區幹部牽頭管理,引導居民參與到老舊小區後續管理和維護中來,建設“有清掃保潔、有綠化、有物業管理、有停車管理、有矛盾調處”的“五有”物業。

與此同時,豐都縣還在通過探索“運營+物業”的方式,引導各類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參與到老舊小區的後續物業管理中來。例如引導資本盤活老舊小區公共資源,在低效閒置空間應用、停車管理權運營、戶外廣告、創新社區消費服務等方面創造價值,以提供可持續的物業保障。(王靜、吳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