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百姓收穫“穩穩的幸福” 重慶這樣破解“一生一困”就業難題

發佈時間:2021-11-02 10:13:37 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李柯佑
工人們正在生産線工作。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就業,一直以來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之一。

出門,有一份工作;回家,有一口熱飯。生活縱平凡,卻也是溫暖的。然而,畢業了工作還未落實;遇到困難了,如何謀一份工作的難題依然困擾著城市裏的一部分人群。

為了解決他們的問題,重慶市積極聚焦高校畢業生和困難人員(簡稱“一生一困”),以聚合資源、精準服務、持續接力等方式方法,幫助他們通過就業實現人生價值、改變家庭困境。

經過努力,今年重慶市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高於去年同期14個百分點。上半年,幫扶大齡失業人員、低保家庭成員、殘疾人等困難人員就業6.8萬人,完成了全年目標的85.1%。

曾經的“捕魚人”現在的“護漁者”

“我現在很知足,感覺日子又舒心了。”家住沙坪壩的退捕漁民陳在友感嘆,曾經那段“不知何處去”的時光已經過去了,這都要多虧了人社部門的幫助。

2017年,50多歲的陳在友在領取退捕補償款後,一直在家務農,偶爾打打零工,妻子也沒有經濟收入,女兒還在上大學,家庭經濟入不敷出,讓他們的生活十分拮據。

“我沒有一技之長,但我希望能找一份和漁業有關的工作。”2019年,在面對沙坪壩區人力社保局的一次電話回訪時,老陳提出了自己的就業意願。

護漁和捕魚不同,也需要相關的專業技能培訓。為此,沙坪壩區人力社保局了解情況後,立即安排陳在友參加相關的專業培訓,又給他提供了執法船看管的公益崗位,收入達到4000元左右。現在,陳在友的妻子也報名參加了月嫂技能培訓,準備從事月嫂工作,日子有了奔頭。

重慶市榮昌區的禁捕護漁工作隊隊員冉瑞太也是受益者之一。

每天早上,冉瑞太都要騎著電動車,沿著瀨溪河從獅子橋到重慶市榮昌區萬靈古鎮。每天早晚都要往返一次,近90公里路程。途中,遇到違規釣魚者,冉瑞太就上前制止,説政策;遇到不聽勸的人,冉瑞太就“堵”在那裏,不走人。

2020年9月,漁民退捕上岸,冉瑞太面臨“失業”。重慶市榮昌區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員到府,引導退捕漁民轉産安置並開展社會保障工作。但冉瑞太沒有文憑,除了捕魚啥也不會,身體狀況也不佳,上岸後怎樣生活成了大問題。

恰巧當時重慶市榮昌區首支禁捕護漁工作隊成立在即,經重慶市榮昌區人力社保局和重慶市榮昌區農業農村委推薦,冉瑞太成為禁捕護漁工作隊隊員,協助打擊非法捕魚行為。

如今,冉瑞太一身過硬的打漁本領有了“用武之地”——在哪布網撈魚,一早一晚什麼時候打漁,他都一清二楚。非法捕魚者的偷捕行為,都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

從“打漁人”到“護漁人”,不變的是工作地點,變化的是工作方式。冉瑞太説:“用實際行動守護家鄉碧水,這樣的日子更有意義。”

應屆畢業生正在了解就業資訊。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發畢業便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又提供就業崗位

作為“一生一困”的受益者,重慶理工大學的畢業生胡心雨感嘆:“最開心的不僅是自己的團隊‘活了’,也更為別人提供一份職業。”

剛剛從重慶理工大學畢業的胡心雨,在校期間便已走上了創業的道路——她與六位夥伴一起創建起“牧童遊平臺”,為民宿、山莊、農場等經營者提供一站式數字化經營解決方案。

巴南區人力社保部門在得知他們正在打造“牧童遊”平臺後,也主動為其開展創業指導,並提供免費創業工位。

“我們目前就在巴南區先進技術創新中心開展工作。”胡心雨介紹,中心不僅給他們免了1—2年的租金,大家都能使用到免費的工位,而且還積極幫助對接政府相關部門,方便他們及時了解最新的政策。

“人社部門的幫助,讓我們覺得一下子擁有了資源、交流以及合作三大平臺。”胡心雨説,通過參加各種各樣的創業比賽,他們有機會結識到更多優秀的項目,並通過互相交流思想碰撞,最終促成了合作。

如今,“牧童遊”平臺已經匯聚成為一個30余人的團隊,在重慶市鄉村旅遊商戶數量上位居第一,斬獲了40余項創新創業類榮譽,收穫40多項自主智慧財産權,自研網際網路産品8項,並成為重慶市鄉村旅遊協會、重慶市農家樂産業協會、重慶市民宿産業協會等行業協會的副會長單位。

同時,他們在多個貧困村開辦創業富民培訓班,助力1148個扶貧項目增收300多萬元,帶動貧困戶就業2000余人。

創業帶動就業後,老百姓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崗位。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兜底“一生一困”重慶在5個方面下功夫

解決就業問題,根本靠經濟發展。源頭上,重慶實施減負穩崗、財稅紓困、金融支援、以工代訓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更好發展,千方百計穩住市場主體,保住就業崗位。

據重慶市人力社保局表示,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特別是民營經濟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

重慶市對招用高校畢業生和困難人員的企業,按其實際為招用人員繳納的社保費給予全額補貼。對招用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和困難人員且為其繳納社保費超過一年的企業,再給予最高6000元/人的一次性崗位補貼。

為幫助高校畢業生和困難人員順利就業,重慶市對困難家庭學生離校前給予求職補貼,離校後若未就業再給予一定的補貼。對低保家庭人員實現就業的,按其就業人員核減低保金總額給予等額補助。

在優化服務方面。重慶市對“一生一困”人員提供精準崗位。對未就業的開展到府走訪,掌握其就業創業意願、技術技能水準、培訓提升需求等,建立就業幫扶臺賬,制定一人一策幫扶方案。此外,做到線上招聘天天有、線下招聘周周有,持續提供就業機會。

就近就地開發一批基層協管、助殘服務、護林護水、河庫巡管、環境整治等公益性崗位,對難以通過市場渠道實現就業的人員進行托底安置,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毫無疑問,創業是更高層次、更高品質的就業,一人創業可以帶動多人就業。為此,重慶市專門出臺系列扶持政策,針對不同創業階段開展各類培訓。

重慶市也向創業者發放個人最高20萬元、合夥最高11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並由政府貼息。10萬元及以下的個人貸款和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推薦的優秀項目還可以免除反擔保。重慶市建立104家創業孵化基地。同時,每年開發1萬個創業工位,高校畢業生和困難人員可免費拎包入駐,讓他們創業有場地。

據了解,就業難與招工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正成為就業領域的主要矛盾,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關鍵在職業技能培訓。

重慶市大力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將高校畢業生和困難人員作為重點對象,健全急需緊缺和新職業工種目錄,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支援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鼓勵企業和院校共建實訓基地,引導社會培訓機構參與培訓,民辦培訓機構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與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

借助電子社保卡,向有培訓需求的高校畢業生和困難人員發放電子職業培訓券。領券者可根據培訓需求自主選擇培訓項目和培訓機構,免費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改變以往“培訓找人”的傳統做法,構建起“人選培訓”的新模式。(姜念月、來露)